晚上加班回到家,儿子房间传来枪击类游戏嗒嗒的声音,饭桌上的盘子碗都没有收,桌布上满是油污和饭粒,快递壳子和臭袜子一地狼藉。我站在洗手台前,看着镜中那个眼神黯淡、满脸疲惫的自己,突然想起去年体检报告上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和甲状腺结节诊断结果,它们像无声的警钟,在寂静的深夜里敲响。
这几年,我仿佛被困在生活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孩子初二,正处于叛逆期,沉迷游戏,作业不写,作息颠倒。我为此摔过两部手机,一个平板,也无数次崩溃的歇斯底里的对他大吼大叫。那些失控的瞬间,不仅伤了孩子,也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裂痕。我试图改变现状,买了一本又一本教育书籍,报名家庭指导课程,可生活、工作与孩子教育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让我精疲力尽。我发现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内心的压抑与痛苦无处排解,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抑郁。

这几天,朱媛媛癌症去世的消息,太过突然,年初大S 的离世还历历在目,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突然消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混沌中的我。我开始反思,这些年究竟在忙些什么?为何将生活过成了一团乱麻,把自己折腾得遍体鳞伤?
我突然意识到,生命如此脆弱,身体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以前总觉得,只要孩子成绩好,未来就能一帆风顺,却忽略了他内心真正的需求,也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难道我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就是为了相互折磨吗?
曾经,我执着于让孩子按照我的规划前行,却忘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那些因为游戏爆发的争吵,那些因教育理念产生的矛盾,不仅让孩子痛苦,也让我失去了生活的快乐。现在想来,或许换一种方式,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少一些强制与要求,我们的关系会有所不同。
生活也许不该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战斗,我们也不必时刻紧绷神经。我也许需要尝试改变,不能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游戏时间,而是与他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倾听他的想法,了解他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与满足。我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之余,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哪怕只是静静地喝一杯茶,读一本书,享受片刻的宁静。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也许并不需要急于求成,也无需事事完美。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现状,与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智慧。那些曾经让我焦虑不安的问题,在换个角度思考后,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在42岁生日到来之前,我认识到,也许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用心感受每一个当下,珍惜身边的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希望,从现在开始,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孩子建立更健康的关系,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治愈。毕竟,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不辜负自己能来到这美好的世界走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