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5座网约公交来了!多地公交改成 “网约车模式”,手机上叫车,5公里仅需2块钱!

出行行业的变革从未停止!最近不少司机师傅发现,部分城市的公交车开始改头换面了,以前都是能坐下几十人的大车,现在一些城市的

出行行业的变革从未停止!

最近不少司机师傅发现,部分城市的公交车开始改头换面了,以前都是能坐下几十人的大车,现在一些城市的公交线路甚至开始用上了小轿车和七座商务车来跑。

以江苏常州为例,今年7月当地的首台5座纯电动公交车开始投入运营。

据了解,当地投入了多台比亚迪秦5座纯电动车作为公交线路车进行运营,这种模式改变之前传统的公交班次定时发车的模式,实行“按需按约”的“云公交”模式。当地的三条线路将使用五座纯电小汽车作为运载工具,乘客需提前预约车辆,公交根据预约订单发车接送乘客,无预约不发车,票价仅需2元。

不只是常州,在海南海口,当地也在探索传统公交的转型之路,今年5月海口交投集团的微公交再添一区运营,以后海甸岛和新埠岛的市民出门也能像打网约车一样用手机“打公交”了。

据悉,海口市的微公交采用预约乘坐和实时响应的模式,与传统公交车需要乘客在站台等车不同,微公交可以在手机上实现预约出行,缩短了乘客的候车时间,目前海口的微公交对于通勤效率提升了30%。

今年9月,武汉定制的一批微公交开始试运营,这些小巧的公交车也被称为“宝宝巴士”。

可能有师傅会纳闷:好好的大公交,为啥非要换成小车?其实这背后全是无奈。这些年网约车、共享单车、地铁、顺风车越来越普及,大家出门能选的方式太多了,谁还愿意在站台死等又慢又绕的大公交?结果就是公交客流一年比一年少,收入跟着锐减,不少城市的公交公司都传出过停运、甚至破产的消息,曾经的城市出行命脉,现在也得琢磨着 “自救”。

就拿咱们网约车行业来说,以前不少短途单都被公交分流,现在公交自己都没人坐了,反过来学网约车搞 “预约制”“小车化”,说白了就是想抢回点客源。毕竟对乘客来说,能手机预约、不用等、票价还便宜的公交,确实比网约车划算,比传统公交方便。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微公交变革也挺有意思。常州的 “云公交” 2 块钱就能预约小车,海口的微公交提升 30% 通勤效率,武汉的 “宝宝巴士” 适配窄路出行,每一种都是针对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前公交公司是 “我发什么车,你就坐什么车”,现在变成了 “你需要什么车,我就提供什么车”,这种转变确实抓住了大家的出行痛点。

其实不止这三个城市,现在不少地方的公交公司都在琢磨转型。毕竟时代变了,乘客的需求也变了 —— 以前追求 “能坐到车就行”,现在更看重 “方便、快捷、便宜”。微公交、宝宝巴士这些个性化尝试,就是公交公司放下 “老大哥” 身段,主动迎合市场的表现。

当然对于网约车行业而言,当这些曾经的“老大哥” 开始放下身段,迎合乘客的出行需求主动变革的时候,对网约车行业而言也会是一种新的挑战。公交车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还是很多乘客日常通勤的首选。长期来看,随着公交开始小型化和网约化,这些价格更低、服务也好的“微公交”势必也会吸引部分乘客作为出行新选择,可能也会分流部分网约车订单。

网约车靠服务和性价比卷起来的市场规模,教育出来的用户出行个性化需求最终或许又会卷回到网约车行业身上。

不过短期来看,微公交主要覆盖的是短途通勤、小区到地铁站这类线路,跟网约车的客群还有些区别,暂时不用太担心抢单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不管是公交还是网约车,都得跟着乘客的需求走,不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这种 “迷你公交”?你觉得这种手机预约、小车跑线的模式能火起来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给咱们跑车的师傅们提提建议,怎么应对这种出行行业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