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敬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暮色漫过敬亭山,飞鸟已归林,唯有一人一峰相对。山不语,人不言,却似有千言万语藏于风间,任时光流淌,这份相望的安然始终未散。
名寓如敬亭山般,守一份从容,与自我、与世界温和相望,不慌不忙,自有风骨。
②「叙言」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唐·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西园的晨光里,他与弟对坐,先说渔樵江上的闲趣,再谈田圃间的农事,字字皆日常,却满是烟火里的真诚。
名寓善用言语,以真诚叙说、联结他人,让每一句 “叙言” 都满含温度,不尚虚言。
③「钟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唐·李白《将进酒》
金钟声动,美玉满堂,世人皆羡这般富贵。可有人举杯轻笑,说这钟鼓馔玉纵是贵重,也抵不过一场酣然的醉意,一份自在的本心。
李白笔下的 “钟玉”,是世间荣华的象征。但他偏说 “不足贵”,不是否定其价值,而是警醒人:别让富贵困住本心,自在才是真珍贵。
名寓看透外在虚荣,如美玉般守品格,不被富贵裹挟,活出本心的澄澈。
④「平乐」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唐·李白《将进酒》
当年陈思王在平乐观设宴,酒过三巡,诗兴大发,众人把酒言欢,不是奢靡放纵,而是坦荡自在,让每一缕酒香都飘着雅致的喜乐。
名寓平凡中得喜乐,不追喧嚣之乐,以平和之心享生活点滴,让快乐从容而长久。
⑤「广成」
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云雾缭绕的山巅,广成子凭栏而立,气质超脱;鲁仲连仗剑而行,洒脱不羁。贤者风骨,似仍在风间流转,让人仰望。
名寓如广成子般,心怀广博、智慧通达,在修身养性中寻得自在。
⑥「云将」
枪枪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云气翻腾,似有使者自天际而来,带着自然的灵韵;可有人说,这般盛景虽好,却莫掩了自身的清雅风骨。
《庄子》中云将向鸿蒙问道,悟 “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却不失本心,云将之名正承此 “顺势守真” 的哲学。
名寓如云朵般灵动自在,顺势而为却不随波逐流,在变化中守持本真。
⑦「 凌风」
鸣凤托高梧,凌风何翩翩。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高梧树上,凤凰振翅,风从腋下掠过,它却不慌不忙,翅尖带起的风都满是翩然,似在说:逆风而行,亦能活出雅致。
名寓如凌风凤凰般,遇顺境不骄,逢逆境不馁,以高洁风骨御世间风雨,活出属于自己的翩然姿态。
⑧「自青」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唐·李白《古风》(其二十)
有人借他一头白鹿,他却自携两条青龙,踏着云气前行。白鹿是闲逸,青龙是生机,而 “自” 字里,藏着不借外物、自成气象的底气。
名寓不依赖外物,自守本真、自带生机,如青芽破土般,在时光里活出属于自己的蓬勃力量。
⑨「安得」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唐·李白《古风》(其二十)
世人追名逐利,像在烈火中煎熬,身心俱疲。有人站在局外轻叹:怎样才能卸下这份枷锁,寻一段闲余时光,让脚步慢下来,让心喘口气?
魏晋名士有 “放达” 之风,如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挣脱束缚寻本心,安得之名正合此寻闲守心的意趣。
名寓常叩问自己:“如何得安宁?” 不被名利裹挟,在忙碌中留一份闲余,让心始终有处安放。
⑩「明尔」
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
——唐·李白 《送殷淑三首》
天快亮了,晨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提醒:你该启程了。风会为你引路,让每一步都走得清朗,不慌不忙。
名寓如晨光般明澈通透,待人温润,遇事明智,无论行至何处,都带着一份清朗,不惹尘埃。
⑪ 「青月」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
——唐·李白 《送殷淑三首》
在龙筇树下举杯痛饮,灯影是青的,月色也带着几分清寒。可这份寒是酒后的清醒,是月色与灯影交织的雅致。
名寓如青月般,在平淡中寻得诗意,于清冷中守持雅致,不追热闹,自有一份独属的清幽风骨。
⑫「登华」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唐·李白《古风》(其二十)
当年他游齐都,一步步登上华不注峰。山风拂过衣襟,脚下是层叠的云,眼前是开阔的天,这 “登” 是与山的对话,与天地的相融。
名寓如李白登华般,不惮攀登,向高远而行,只为在向上的路上,遇见更开阔的自己、更辽阔的世界。
⑬「子合」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唐·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他是个有闲逸情趣的人,眉宇间满是清雅芬芳。我望着他,只觉得这份情趣与我心如此契合,不必多言,便懂彼此的雅致。
名寓如君子般,心怀清雅,遇同道则心意相契,不随俗、不勉强,在相合中寻得真挚的情谊与精神的共鸣。
⑭ 「来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李白《将进酒》
翻开史书,古来的圣贤多是寂寞的,他们守着本心,不与世俗同流。有人说只有饮者留名,可那寂寞里的坚守,才是圣贤真正的光芒 —— 这份光芒,等你来追寻。
名寓以圣贤为镜,不畏寂寞,坚守正道,在追寻圣贤精神的路上,活成自己的光。
文章名字只从寓意上整理 ,仅供娱乐参考!
图 公众号:古韵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