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三维闪电定位
目标:快速发现并预警可能引发雷击火的云地闪,为巡护与扑火争取时间。
关键指标:三维定位精度(水平数十米至 300 m,垂直 300–500 m)、多源融合(与大气电场仪、气象传感器、卫星 / 无人机联动)、预警提前量(10–30 分钟)、环境适应性(-20℃~70℃,IP54/IP65,太阳能供电)。
部署特点:多采用 “多站组网 + 无人机补盲”,站点间距 15–20 km,优先监测高火险区;数据与火险模型、雷击火风险指数联动,发现云地闪后 10 秒内推送位置与风险等级,支持声光、短信、平台弹窗报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
电力系统雷电监测仪
目标:精确判定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的雷击事件,为防雷优化、故障排查与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关键指标:高精度云地闪定位(水平精度常达数十米至 300 m)、高时间同步(纳秒级)、快速响应(回击处理时间 <1 ms)、数据实时性(刷新率高)、抗电磁干扰能力。
部署特点:多采用 “市电 + UPS” 供电,以时差法 / 测向混合法多站组网,站点间距 50–70 km;常与智能防雷监测装置(监测避雷器泄漏电流、绝缘电阻等)联动,实时监测雷击电流强度与波形,便于分析雷击特性与设备状态,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