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式家具经眼录 大红酸枝 四足高束腰三弯腿托泥香几
规格:40*38*88cm
香几自宋代起便是文人雅韵的重要载体,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中勾勒出 “明窗净几,焚香其中,佳客玉立相映” 的雅致场景,道尽其与焚香文化的深厚联结。作为承放香炉的专用家具,它历来讲究 “四无依傍,居中而设”,故形制多追求四面对称的完美观感,曲线灵动的三弯腿与稳重的托泥结构成为经典范式。至明代,香几更从实用器物升华为文化符号,其结构设计既延续宋辽金束腰三弯腿的力学智慧,又融入文人对 “雅器” 的审美追求,成为明式家具中 “形神兼备” 的典型代表。
此香几甄选大红酸枝高油密老料满彻而成,木质坚硬细腻,色泽呈深枣红至紫黑色调,天然纹理如行云流水,部分区域隐现山水纹与金星斑点,抚之温润如玉,久置更能形成醇厚包浆。用料极为考究,仅腿足部位便需选用直径超 20 公分的整料,因三弯腿需一木挖成,且需规避木材结节与纹理缺陷,用料损耗率高达 50% 以上,凸显珍稀性。
香几的器型选自明式家具经眼录款,其结构上完美诠释明式家具的匠心精髓。桌面为攒框嵌独板设计,面心板纹理连贯,四角经细致导圆处理,兼具温润触感与视觉美感。束腰部分采用高束腰形制,分为上下两层并装绦环板,上层开设雅致渔门洞,下层以简练线条收束,两侧衔接托腮过渡自然,宛如美人束腰般兼具挺拔与柔美。四足为经典三弯腿造型,上端直挺承托束腰,下部顺势蜿蜒外撇,弧度流畅精准,末端雕琢小巧圆珠,恰好落于带委角的方形托泥之上,既分散整体重量增强稳定性,又形成 “腿足翘转、拖泥承托” 的层次美感。腿足与束腰衔接处装透雕卷草纹角牙,纹饰舒展灵动,既加固结构又添空灵之趣,与牙板的流畅线条形成虚实对比。
这款香几将大红酸枝的材质之美与明式工艺的形制之妙融为一体,既是焚香品茗时的实用雅器,亦是承载千年香道文化与家具艺术的传世之作。其对称的造型、精妙的榫卯与温润的木性,恰是明式家具 “藏巧于拙” 审美理念的生动诠释,堪称当代复刻明式香几中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