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张学良被软禁后过得如何?一组照片说明一切,奢华至极完全不像囚徒生活

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养活一个团的士兵,住的是豪华别墅,用的是水晶吊灯,铺的是进口羊毛地毯……就是这个生活条件奢华的人,却在1

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养活一个团的士兵,住的是豪华别墅,用的是水晶吊灯,铺的是进口羊毛地毯……

就是这个生活条件奢华的人,却在1947年的台湾山区里差点被活活饿死了。

听起来很矛盾?这个人就是被蒋介石软禁了多年的张学良。张学良多年来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是被优待,还是被“虐待”?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天真地以为能化干戈为玉帛,没想到这一去就是54年。

蒋介石翻脸很快,张学良刚下飞机就被捕了,被法庭判了十年,又获得特赦,交给军委“严加管束”。

张学良想跑?门都没有!无论搬到哪里,外面都是好几道防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守银行金库。最里面一圈守门的,是30多个军统特工,分4个组轮班,24小时盯得死死的。

中间则派了一个连的武装宪兵,荷枪实弹守大门,住得久的地方还要挖战壕、拉铁丝网。就这个样子还不放心,又派了特务去当地方官,县长、乡长都是自己人,张学良插翅也难飞了。

从1936年到1961年,张学良一共搬了5次家,前三次分别在雪窦山、贵州修文县、台湾新竹井上温泉,都是蒋介石安排的。后来两次在阳明山、北投新建别墅,是蒋经国选的。

居住在雪窦山时,当局请来了一个前清老进士,专门讲授四书五经,来进行“思想改造”。张学良听得直打瞌睡,陪着听课的特务坐立不安,都盼着赶紧下课。最后老进士也受不了了,一去不回,这种折磨才算结束。

1946年11月,在新竹居住时,由于远离城镇,很难采购到蔬菜肉类,张学良只得自己种菜、养鸡养鸭。

房间里没有电灯,长期居住后,听力、视力都受到了影响。张学良无法排解自己的苦闷,只能靠养猫来聊以慰藉。

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大暴动,全岛陷入混乱,这个节骨眼上,张学良差点死了两次。第一次差点被“保镖”杀死,特务队长刘乙光接到命令,一旦有暴徒来劫人,立马开枪打死张学良;第二次差点被活活饿死,台湾大乱,山里断了粮,张学良没了食物供应。

关键时刻,高山族原住民种植的番薯救了张学良的命。张学良后来在记录片里说,当时被关在山区里,是靠着吃番薯活下来了,要不然真就饿死了。

蒋经国选房子特别用心,一开始把张学良安排到了台北阳明山,环境好,离蒋介石也近,方便“叙旧”,可张学良却提出要求,要住在半山腰的公墓旁边。

理由也很简单,自己这些年习惯孤独了,在热闹地方不舒服,反正人人都要死,住那里又何妨?蒋经国拒绝了,怎么能让朋友住墓地呢!无奈之下,他在阳明山庄找了座豪华别墅,让人搬了进去。

居住的地方很奢华,羊毛地毯、水晶吊灯、精美家具,样样不缺,甚至越换越豪华,唯一没变过的就是门外荷枪实弹的哨兵。

其实,张学良完全有底气挥霍,张作霖给他留下了巨额家产。东北沦陷后,日本人曾在张学良卧室搜出8万根金条,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1926年的时候,张家资产就超过5000万大洋,说“富可敌国”都不为过。

妻子于凤至是富商的女儿,很有商业头脑,西安事变后,确定丈夫安全了,她带着张家资产跑到美国做投资顺带看病,赚的钱全部归入张学良名下。有蒋介石给生活费,有妻子在美国赚大钱,钱怎么花都花不完。

不过,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自由和快乐,漫长的囚禁岁月里,张学良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只能靠读书打发时间,每次搬家光书就要装好几箱子,好在身边有赵一荻的陪伴。

为了排解苦闷,张学良还培养了各种爱好,登山、散步……

身陷囹圄时,张学良没忘记曾经的历史使命,当抗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激动得不行,告诉身边人自己就是盼着全国人民一起抗日,把侵略者赶出去,这一天终于达成了,“就算死在这里我也愿意!”

如何评价张学良,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日本入侵东北军不抵抗负有重大责任,即便是蒋介石的命令,他是东北三省最高长官是守卫国土之责任。

在抗日问题上,张学良的立场是以民族存亡为己任,冒着生命危险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破坏了蒋介石的“剿共”计划,为国共合作抗日打下了基础,有功于于我党和人民。

参考资料:光明网《张学良在台湾的幽禁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