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刘备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为何还器重他?

在三国时代的蜀汉王朝里,马谡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刘备在永安托孤时,弥留之际还专门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且叮

在三国时代的蜀汉王朝里,马谡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刘备在永安托孤时,弥留之际还专门评价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且叮嘱诸葛亮务必牢记在心。诸葛亮也连连点头称是,让刘备放心。但等到他独揽大权后,却十分看重马谡,不仅当作近臣心腹带在身边出谋划策,还让马谡独当一面镇守街亭要道。那么,马谡到底有没有才华?为何刘备和诸葛亮对待马谡的评价有这么大的反差?

其实,谁都没错,只不过维度不同罢了。刘备是蜀汉集团的皇帝,他看人看事儿都是从宏观角度切入,不可能盯着具体案例来评价。具体来说,刘备更加看重手下的性格、担当等等无形的东西。而马谡恰恰在上述方面存在短板。

根据史料记载,刘备曾经任命马谡当越巂太守,这算是镀金和历练,按理说马谡应该在太守任上努力干出一番成绩来,以便获得刘备的更大认可。但当时马谡竟然滞留在成都,压根就没有越巂郡任职,理由竟然是要留在诸葛亮身边讨论军机。严格来说,这是对刘备的挑衅,砍头示众并不为过。但刘备最后还是妥协了,他派另外的一个大臣去当了越巂太守。

那么,明眼人都知道,马谡是故意不去,很可能他想留在繁华的成都,不想去越巂郡这个偏远贫穷的地区。亦或者是,当时越巂郡不怎么臣服刘备的统治,马谡自认为没有能力平叛,于是干脆就借故不去,从而躲开这场祸事。但问题是,这样的操作注定在刘备眼中扣分严重,连基本的担当都没有,这样的臣下肯定不堪大用。

可诸葛亮为啥又和刘备说马谡才华横溢呢?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马谡的确在具体办事儿上可圈可点。当时,马谡跟在诸葛亮身边参谋军机,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打辅助,提个建议出个主意。比如,当年诸葛亮率军前往南中平乱,临别之际马谡建议诸葛亮“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意在一劳永逸解决南中地区的问题,用怀柔的方式收服人心。诸葛亮对此很赞同,因此更推崇马谡的才华。

事实上,马谡特别像战国时期的赵括,不适合独当一面,但是满肚子学问,在军队参谋这条路上肯定有作为。但是,上限也就是如此了。因此,细品刘备那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评语,实际上他并不否认马谡有才华,只不过必须量才而用,不能把马谡放错位置。

但是,诸葛亮当时却选择坚持让马谡去镇守街亭,把整个北伐的重任都交给了马谡。这简直和战国时期赵王命令赵括直接取代廉颇如出一辙。当时,蜀汉的武将们都不认可,但是诸葛亮认准了马谡,结果还是丢了街亭。倘若,诸葛亮能够派马谡去辅助魏延或者吴懿等久经战阵的武将去守卫街亭,那结局很可能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