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天实录第159期:雨天多车连环相撞 罪魁祸首竟然是它?!

在很多交通事故案件中,发生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需要不同专业的鉴定专家通力配合,才能最终还原事实的真相。微量物证鉴定通

在很多交通事故案件中,发生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需要不同专业的鉴定专家通力配合,才能最终还原事实的真相。微量物证鉴定通过串联多学科证据链,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在事故重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衔接作用。

案件回顾

某年某月,某地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十余辆汽车发生连环相撞,导致多人伤亡。痕迹鉴定专家抵达现场时,发现现场一片狼藉,汽车零件散落一地,天空还在下雨,路面到处都是黄色的淤泥。

事故中导致人员死亡的车辆车头上遍布黄色淤泥,而另外一辆车上正好拖的就是一车黄土。通过综合分析,痕迹鉴定专家判断,黄色淤泥从一辆半挂车车斗泄漏至地面导致后面行驶的汽车失控打滑。于是交警部门便委托南天所微量物证鉴定人对两辆车上的黄色淤泥与溢洒在地面黄色淤泥是否属于同种物质进行鉴定。

经微量物证鉴定专家使用体视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专业仪器设备检验,两车上及事故现场洒落的泥土从形态、成分、组成表现上都十分一致,属于同种物质。再结合痕迹鉴定等相关证据,可以判断黄土就是这起事故的“罪魁祸首”。

微量物证:被碰撞激发的"信息密码"

当车辆发生碰撞、刮擦或碾压时,看似瞬间的物理接触会留下海量微观证据:

01

油漆物证

油漆物证通过碰撞时的物质转移定律,结合对油漆中的树脂、颜料、填料成分的分析,可精准锁定肇事车辆型号、还原撞击角度及轨迹。

02

纤维物证

通过对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事发时所穿的衣服上提取的纤维与取自嫌疑肇事车辆上附着的微量纤维物证进行检验,确认事故个体相互间的接触事实,是认定肇事车辆的重要物证。

03

玻璃物证

事故中对玻璃进行收集并与相关样品进行比对检验,可为案件调查提供帮助:断面吻合玻璃制品的整体分离认定;确定嫌疑人与案件现场的联系;判断肇事车辆的种类、型号,为追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线索。

04

橡胶与塑料物证

刹车痕迹中的轮胎橡胶颗粒、保险杠碰撞脱落的塑料残片,可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配方中的添加剂(如防老剂、硫化剂),从而判断轮胎的磨损程度、生产厂家,甚至车辆是否存在急刹车、急转弯等操作行为。

多学科协作:让微量物证 "拼出" 事故全景

微量物证鉴定从不孤立存在,它与痕迹鉴定、车辆技术鉴定、法医物证鉴定等领域的配合,如同拼图般逐步重构事故现场。

与痕迹鉴定的协同

接触部位的认定在事故责任的判定中十分重要。通过痕迹鉴定对事故现场的勘验、测量,结合微量物证以自身存在的位置反映事故发生时各事故相关客体间的接触点完整的发映出事故发生时相关客体间的相互位置。

与车辆技术鉴定的联动

在疑似 "刹车失灵" 的事故中,鉴定人员一方面拆解制动系统进行机械故障检测,另一方面对刹车油管内残留的液压油进行质谱分析,若发现油液中混入异常添加剂,可佐证是否有人为破坏或维护不当导致的油液污染。

与法医物证的交叉

当事故涉及人员伤亡时,受害者衣物上的油污、纤维、血迹分布,需结合微量物证的空间位置关系:例如,若在死者衣物上发现多层不同颜色的油漆转移,且最内层油漆成分与肇事车辆底漆匹配,外层为路边护栏的反光漆,则可推断碰撞时人体的姿态与受力顺序,为责任认定提供关键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