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那片男人的政治地盘上,出过一位真正的“铁娘子”,她这辈子就干了两件大事,先是跟盟友一块儿把第一任总统给弄下台了,五年过去,又亲手把自己当年的盟友,也就是第二任总统给推翻了,然后自己坐上了总统宝座,这履历,比电影剧本还神,她就是萝扎·奥坦巴耶娃,一个名字叫“玫瑰”,骨子里却是钢铁的女人。
这故事得从头说,奥坦巴耶娃可不是什么草根莽撞人,人家是正经的知识分子,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的,学的还是哲学,毕业回到家乡,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学教授。

本来安安稳稳当个学者挺好,但她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借着苏联时期的那个体制,她一脚就进了政坛,从地方的书记干起来,能力强,又有顶尖学府的光环,很快就进了外交系统,还当过苏联驻外的大使,等到吉尔吉斯斯坦自己独立了,她更成了个宝,被派去当驻美国、英国的大使,还干了两次外交部长,可以说,在那个时候,她就是吉尔吉斯斯坦最懂外面世界的那几个人之一。

那时候吉尔吉斯斯坦的总统是阿卡耶夫,也是个学者出身的总统,俩人一开始关系还行,时间一长,两个人治国的想法,根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眼看着国家的问题越来越多,奥坦巴耶娃最后跟总统掰了,跑到了反对派那边去。
到了2005年,机会就来了,大家对阿卡耶夫政府的不满到了头,一场后来叫“郁金香革命”的运动就爆发了,奥坦巴耶娃是核心头头之一,跟她的政治盟友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一起,成功把阿卡耶夫赶下了台,巴基耶夫顺理成章当了新总统,奥坦巴耶娃就在新政府里当代理外长。

本以为这下国家能好起来了,谁能想到,历史开了个大玩笑。当年一起并肩作战的“屠龙少年”,自己也慢慢变成了“恶龙”,巴基耶夫一上台,没给国家带来什么新气象,腐败问题反而更厉害了,到处都是裙带关系,老百姓的日子一点没好转,怨气比阿卡耶夫那会儿还大,奥坦巴耶娃一看,这哪儿行啊,这不是换了个人还是老样子吗,我当初革命是图这个吗,于是,这位铁娘子又一次硬气起来,她又站到了当权者的对立面,开始反对她以前的盟友巴基耶夫。
五年后的2010年春天,几乎就是“郁金香革命”的重演,场面还更激烈,人们对巴基耶夫政府的火气彻底被点燃,全国都开始乱了,在首都比什凯克,成千上万的示威者冲向总统府,局面完全控制不住,巴基耶夫一看情况不对,也走了他前任阿卡耶夫的老路,赶紧跑了。

权力一下子空了,国家乱成一锅粥,这时候谁能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所有人的眼光都看着这位两次站在革命风口上的女人,萝扎·奥坦巴耶娃,反对派们一起把她推出来组建临时政府,她临危受命,成了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当上总统,对好多人来说是权力的顶峰,可对奥坦巴耶娃来说,这更像是一副重得要命的担子。她接手的是一个快要散架的国家,经济不行,社会撕裂,南边还闹起了严重的民族冲突,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

但这位铁娘子没怕,她上台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忙着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是跟全国人保证,我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总统,我的任务就是重新搞一部宪法,办一场公正的选举,然后我就会把权力交出去,我自己绝对不参加下一次总统选举,在中亚这个流行强人政治的地方,这话简直让人不敢信,她说到做到,在她主持下,吉尔吉斯斯坦通过了新宪法,国家体制从总统制改成了议会制,想从根上限制总统的权力。

2011年底,新总统选出来以后,奥坦巴耶娃干脆利落地兑现了她的诺言,和平交权,潇洒离去,在中亚现代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位眼光独到的女政治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同样聪明,特别是对咱们中国,她的态度非常清楚和积极。有一次演讲她就直接说,中亚五国都特别盼着能早点打通和中国的贸易通道,她心里明白得很,吉尔吉斯斯坦是个内陆山国,资源也不算多,想发展经济,最好的路就是跟旁边这个飞速发展的巨大邻居搞好关系。

她对“一带一路”那是赞不绝口,觉得中国靠修路盖桥帮老百姓脱贫的路子走得太对了,这正是吉尔吉斯斯坦需要的,对中吉乌铁路这样的大项目,她更是充满了期待,觉得这能把整个地区的经济都盘活,她还特别骄傲地提,吉尔吉斯斯坦有很多年轻人在中国留学,使馆里也有很多懂中文的人才,这种想和中国深度来往的想法,可以说是她留给后面政府的一笔宝贵财富。

如今,奥坦巴耶娃早就不是总统了,但她的传奇故事一直在中亚流传,她不是那种迷恋权力的统治者,更像是一个国家危难时站出来的“救火队长”,两次把国家从悬崖边上拉回来,又在完成任务后主动放手,让国家走上更稳的轨道,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真正的强大不是永远抓住权力不放,而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担起责任,又在最恰当的时候选择转身,这位中亚“铁娘子”,一点没白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