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随着11月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加大,秋冬季节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大学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流感、普通感冒、肺炎、诺如病毒感染等疾病易传播扩散,为守护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学院医务室特此温馨提示,邀您共同做好防控工作,筑牢健康防线!
01
11月重点防控疾病及核心特点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症状较普通感冒更严重,表现为突发高热(38.5℃以上)、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咽痛,部分伴随呕吐、腹泻,病程约1-2周,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2.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低热为主要表现,传染性较弱,病程约3-7天,多数可自愈。
3.肺炎:常由细菌、病毒感染引发,可继发于流感或感冒之后。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咳痰(可带血丝)、胸痛、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4.诺如病毒感染: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核心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部分伴随低热,病程较短但易造成集体传播。
02
科学防控措施,从日常做起
1.勤洗手是第一防线: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课桌等)后、咳嗽打喷嚏后,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搓洗双手,时长不少于20秒,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
2.做好个人防护:流感高发期减少去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不随地吐痰。
3.增强自身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优质蛋白,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坚持适度锻炼,如校园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4.保持环境通风与清洁:教室、宿舍、办公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桌面、地面,对常用物品(手机、键盘、水杯等)进行消毒。
5.严把饮食安全关: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物分开;集体就餐时遵守秩序,按需取餐,避免交叉污染。
6.主动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无接种禁忌的师生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种。
03
11月健康提醒
1.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肠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辅导员/部门报备,居家或在宿舍休息,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校,避免带病上课、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2.请勿自行用药掩盖症状,若症状持续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剧烈呕吐腹泻),需立即前往学院医务室或上级医院就诊,切勿拖延。
3.师生之间相互关爱,发现身边人出现疑似症状时,提醒其及时就医,共同营造健康互助的校园氛围。
健康是学习工作的基础,防控是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防控意识,携手筑牢校园健康屏障,平安度过秋冬季节!
如有健康咨询或就医需求,可联系学院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