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喽,大家好,安叔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韩流的荣耀十年,为何沦为替人打工?
韩流在中国市场曾经是绝对的王者,每年轻松赚走上千亿,可如今他们不仅丢掉了这个最大金主,还成了给美国资本打工的小弟。
拍什么唱什么都得看新老板的脸色,从风光无限到任人摆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韩流的黄金时代整件事情得从1998年说起,那会儿亚洲闹金融风暴,韩国经济一蹶不振。
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想了个办法,既然工业不行了,那就搞文化立国,靠拍电影,做音乐来赚钱提气。
政府预算从几十亿韩元涨到上千亿,到了2010年,更是投了超过1.8万亿韩元,钱到位了,后来大家熟悉的韩流也就有了起飞的基础。

特别巧的就在韩国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机会来了,1998年中国跟日本因为历史问题闹掰了,关系降到冰点。
原来中国人爱看的日剧,爱买的日本货,这个空位,正好被韩国人给填上了。
从那之后,从2003年到2018年,这十几年里,中国一直是韩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

那些年中国人对韩流有多狂热?1997年,央视播了一部《爱情是什么》,算是开了个头。
后来《蓝色生死恋》《大长今》这些剧,让多少人天天守在电视机前,H.O.T.和东方神起这些组合,更是成了第一代追星女孩的启蒙。
到2013年,EXO这个组合在中国火到大街小巷没人不知道,这股风潮在2016年到了最顶点。

有机构算过一笔账,那一年韩国文化产业光从中国就赚走了1000亿到1500亿元人民币,这个钱占了他们当年文化出口总额的一大块。
那段时间对韩国娱乐圈来说,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舒服了,在中国有赚不完的钱,还有无数粉丝的追捧。

不过这种捡漏的好事,其实风险很大,只需要一件大事发生,就能把这一切都给打回原形。
萨德令摧毁十年繁荣好日子到2016年戛然而止,就在这一年,韩国决定要在自己家门口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两国关系直接掉头向下。
反应最快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化娱乐这个圈子,萨德事件一出,中国市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中国官方倒是一直说,没搞过限韩令,外交部也公开否认过,但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市场的反应比什么文件都快。
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情绪表达,以前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排斥,最明显的变化是,原来挤满中国人的首尔商业街,一下子空了。

2016年去韩国的中国游客还有800多万,占了他们外国游客的快一半,之后这个数字下降的更多。
娱乐圈的感受就更直接了,本来定好的各种中韩合作项目,明星演唱会,粉丝见面会,说取消就取消。

韩国娱乐公司的财报非常难看,在中国的收入直接被砍了一半还多,。
连拍出过《鸣梁海战》的大导演金汉敏都公开说,韩国电影市场基本上已经完了。
最大的金主没了,韩国娱乐业资金紧张,项目停摆,整个行业都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
他们必须马上找到一个新的,有钱的合作伙伴,找到一个新的市场来救命。

就在韩国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美国来的资本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抄底机会。
美国资本乘虚而入2017年美国网飞投钱给韩国大导演奉俊昊拍了一部电影叫《玉子》,而且不走电影院,直接在自己网站上放。
这一招真管用,一下就把韩国市场给打开了,网飞在韩国的付费用户,很快就从9万涨到了20万。

网飞的到来,把韩国影视圈彻底颠覆,首先倒霉的是电影院,观众都习惯在家里用手机,用电视看了,谁还去电影院?
韩国的电影院眼看着就要开不下去了,钱也跟着跑了,投资方都觉得投电影回本太慢,不如跟网飞合作。

结果就是韩国电影越来越难拉到投资,像科幻片《月球》花了280亿韩元,最后看的人少得可怜,亏了个底朝天。
行业不景气,明星的日子也不好过,演过《恶之花》的演员金志勋就说过,自己曾经连续三年没活儿干,一分钱收入都没有。

就在这个时候,有钱的网飞就成了所有人的希望,它带着钱来了,也带来了它那套美国工厂式的生产方法。
2021年一部成本不高的《鱿鱼游戏》火遍全球,给网飞赚了差不多9亿美元,但是有代价的。
韩国本土的小公司根本打不过美国巨头,慢慢地韩国人发现自己从老板变成了给美国人打工的,活是他们干,但作品的版权和赚的大头儿,都归了美国人。
韩国娱乐业表面上是找到了新的大腿,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控制权一步步交了出去。

这种变化不光是钱和权的问题,一旦开始给别人打工,就得按别人的想法来做事,韩国文化产品的味道也开始慢慢变了。
为了在美国市场站住脚,韩国娱乐业搞起了所谓的去韩化,意思就是减少作品里的韩国特色,让它看起来更国际化。
最明显的就是唱歌,现在的K-pop新歌里,英文越来越多,根据2023年的统计,女团歌曲里英文歌词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成。

拍片子也一样,为了让西方人爱看,就拍那些揭露韩国社会多黑多乱的内容。
虽然《寄生虫》这种片子能拿国际大奖,但也让全世界对韩国的印象,就剩下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连韩国人自己都开玩笑说,感觉自己的国家成了个动物园,专门拍些奇怪的事给别人看。
当然想在美国混,就得懂美国的规矩,韩国明星开始因为一些在亚洲人看来不是事儿的事,就被欧美网友骂文化挪用,最后还得出来道歉。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创作的时候,脑子里得先想着美国人会不会不高兴。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早前播出的《暴风圈》的韩剧就是个例子。
背后有美国迪士尼的投资,为了博眼球,不光惹了中国,还把越南,伊拉克都给得罪了,被好几个国家的观众骂。
这么一折腾,本来稍微有点缓和的气氛又紧张了,原定在中国开的两场韩国组合演唱会,也直接黄了。

韩国娱乐业绕了一大圈,不仅没找回当年的风光,反而把自己原来的特色和最大的市场都给丢了,路越走越窄。
结语:韩国娱乐业的故事就是这么回事,当初为了走向世界,他们主动拥抱了美国资本,结果却发现自己从老板变成了打工的。

安叔私以为,韩国现在钱没赚到预想的那么多,拍什么自己也说了不算,还把曾经最大的金主给彻底得罪了,这条路到底是走宽了还是走窄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大家觉得呢?
信源
环球网2025-10-31 美媒,征服海外,韩流开始去K化
正义补丁 2022-01-04 放弃韩语,韩流席卷美国,亚洲人还能找到自己的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