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独自一人赴美,用日语注音英文发言稿,随身携带小本本记单词,凌晨还要自己做晚饭,日本球员河村勇辉为了留在NBA,在场下付出了多少努力?

一、学习英语。
2024年夏天,河村勇辉接到灰熊队的训练营邀约,但不含任何保障,他必须力拼一个双向合同名额才能留队。当年9月,英语基础薄弱的河村,竟然决定孤身赴美,不带任何家属、翻译、营养师和经纪人。
一方面,河村认为无论是语言关,还是独自生活,都是一场修行,能够克服困难,一样会让他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他认为篮球是重视沟通的团队运动,翻译的存在会降低他对话能力的成长速度。

抵达美国后,河村与朋友的聊天,全部换成英语,并且不听不看日语的节目。学习英语的紧迫感,致使他做梦,都梦到自己在阅读合同,但教练不让他留队,随后他被吓醒。他用蹩脚的英语向记者形容,醒来庆幸是梦境的心情。记者告诉了他一个更贴切的词“Relieved”(释然的),他赶紧把这个不认识的单词记了下来。

原来,河村会随身携带小笔记本,随手记录一些日常的英语表达。他还会随身带着语法书,利用吃饭的时间,学习语法知识。当他知道自己要接受采访时,还会提前用英语打好草稿。和我们刚学英语时一样,他也用母语,对不熟悉的单词注音。如果采访时,河村长时间卡壳,灰熊队的老大莫兰特,还会守在旁边帮他回答。

为何莫兰特对这个外来的临时工这么上心呢?这就是河村的第二点:融入球队!
河村刚到灰熊,就在训练中挑战了莫兰特,全场领防他。然后再夸他速度太快了,跳起来简直像是在飞,还不停地追着莫兰特请教问题。球迷活动日,河村专门挑了莫兰特最爱的舞蹈Griddy Dance,并邀请后者一起跳。

努力和开放,让他很快赢得了球队老大的信任。灰熊队记直言,河村最终能够拼到双向合同留队,莫兰特的幕后支持是重要原因。即便坐在板凳席不能上场,他也会从后排窜到人群前,为莫兰特的精彩进球庆祝。2024年11月6日,河村勇辉凭借罚篮,拿到NBA首次得分,赛后他主动邀请全队为他在球上签名留念。

与此同时,河村还保持着极致的自律。每次比赛或训练结束,到家都已是凌晨,但河村考虑到营养价值,还是会自己买菜做饭。由于他没带着营养师,所以都是采取线上咨询的方式,来制定相应食谱,食物也是以清汤烹煮。

2025年夏天,河村与灰熊的合同到期。他放弃备战亚洲杯,转头加入了公牛的夏季联赛阵容,企图再争取一份双向。此时他已经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并且手臂的肌肉维度,肉眼可见地粗了一圈。

河村凭借场均10.2分2.4板6.2助2.2断的夏联表现,成功留在了公牛。这期间他每每送出妙传,助攻队友吃饼,却还要在镜头前感谢队友,直言他身高有缺陷,多亏队友们帮他协防。从他和队友互称“儿子”的玩笑,也能看出关系确实融洽:“他是我儿子”,“他才是我儿子”。

可惜的是,河村在10月季前赛,却遭遇了右小腿严重拉伤,恢复期过长,公牛只能无奈裁掉了河村,另签他人补充战力。但公牛仍允许河村使用球队的设施,并配备工作人员助他康复,或许是期望他还能回归。
身材极度劣势的河村,情商点满,把细节做到极致,才够到了NBA。原本就比他具备身体优势的亚洲球员,可千万不要浪费来之不易的NBA机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