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特朗普正在高亢地进行“中美继续对抗”的论调时,美国民间组织和民主党人却频繁来中国,和中方展开对话。
短短3天时间中美4次重要会晤通话,释放了什么信号?美国关键盟友向中国打来电话,又谈了什么?

当下美国正在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美国国内反特朗普的运动也到了高峰期,12州联合诉讼特朗普的案子现在正在推进,一旦判决结果支持12州联盟,那么特朗普的关税方案也必须被停止。
为了缓解国内压力,特朗普在日前提议访问中国,但另一边又对中方加大制裁和打压。
结果不出所料,特朗普的访华行动没有得到回应,而且他准备和中国安排通话,最后也被迫取消了。
特朗普虽然来不成,不过最近几天时间内中美进行了“高强度”的会晤,受到外媒一致关注。
首先是20日,来华履职已经五天的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和中方副外长马朝旭展开会晤。

在这件事之前有一个小插曲:美国历任大使一般都是在递交国书的时候会晤的,但庞德伟大使是个例外一直到5天后才会晤,这被认为和他来华的“态度”有关。
庞德伟大使本名戴维·珀杜,他在上个月29日通过提名,当时特朗普交代他的是“要为中美推进关系服务”。
但他15日到中国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任期目标是“让美国更加安全、强大和繁荣”,甚至连中国都没有提到。
第二天美国驻华使馆更是宣读了美国务院“涉伊朗导弹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作为一个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都有丰富的商业经验、通晓中文的美国大使来说,此番对中国释放的信号很强硬,不过却不“礼貌”。

第二次对华是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和来华访问,受到了王毅外长的亲自接见。
作为一个民间机构的代表人物,康京和受到中方如此高规格的待遇,也让美国媒体一头雾水。
不过康京和的背景并不“普通”,她不仅有美韩双国籍,之前还曾担任文在寅政府的外交部长,为中韩关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多次来华会晤。
她在辞职之后就任的美国亚洲协会,是美国在亚太区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和商业机构,也可以说代表着美国在亚太地区奉行的“商业政策”和逻辑。
20日当天美国前财长盖特纳访问中国,他在奥巴马时期全权负责对外财政政策,还在美联储担任高官,可以称得上是金融领域的政界精英。

在离职之后盖特纳担任华平投资集团主席,在商业领域也非常有建树。
这次盖特纳来中国,明确表示,他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并对中方市场有信心,对中美关系也有信心。
这番表态让他在美国国内遭到很多共和党人的批评,毕竟盖特纳作为美国前部长和投资集团负责人,此番为中国亲自“背书”,意义还是非同寻常。
顶着“民主党亲华卖国”的论调,盖特纳还敢启动这趟访问,背负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22日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已经实现通话,中美就一些重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虽然通话具体内容没有公开,外界已经察觉中美关系正在出现进展——日内瓦时期建立的沟通机制在起作用,中美双方目前的会晤已经逐渐向高层延伸,到了副外长级别。
美媒就开始联想:既然通话都到了高层,那么是否意味着特朗普访问中国这件事也有可能?
不过中方至今尚未答复特朗普本月中旬所谓的访华计划,上次就该问题的回应还是在1月22日。
当时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强调:愿意和美国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保持沟通,这后来也被视为是中方提出的“前提条件”。

反观特朗普政府现在并没有好好履行中方所说的这些前提,在关税问题、芬太尼问题、中东政治问题上还准备进行关税敲诈,也没有放弃联合盟友对华打压的心态,特朗普做不到这些要求,访华行程大概率没戏。
美国现在的“经济同盟”正在摇摇欲坠,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向中国打来电话,和中方重提经济合作问题。
德国和法国是欧盟的“支柱国家”,但欧盟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和美国闹翻脸。
本月12日特朗普强硬威胁要找欧洲“算账”,因为欧洲赚了美国的钱,对美方进行“剥削”。

这种无厘头的言论实际上反映了特朗普在对华关系上讨不到好处,就开始连盟友一起“打”的策略;
不过他的这一行动最终只能把盟友逼到中国这边,选择向中方示好合作,给拜登时期好不容易打的基础全部拆了。
那么从这些关键点来看,中美博弈到底谁能坚持到最后?
连美国自家媒体都不看好特朗普。
他们认为特朗普看似云淡风轻,但实际上的“后院起火”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共和党故意不提一件事情:上个月月底美国参议院在推翻特朗普关税的投票中,打成了49:49平,有多名共和党议员反水投下赞成票。

这说明一个关键的问题:共和党内部现在也有很多人在拆他的台子,毕竟这些人从中美贸易中也吃到了红利,现在特朗普让他们“断粮”,即便是同党派的也难免反目。
美国的特殊政治结构就是如此,说到底是资本家操控选票,从两党的地方议员到高层两院议员,谁能赢得资本的支持,谁就能胜利。
现在特朗普掀起对华贸易战、破坏美国财团、金主和资本实体的利益;而另一边民主党抓住中美贸易冲突这个机会,和中国加强沟通,派遣官员访问中国,积极给企业传递“选我们上台就能有好处”的信号,哪方会输一目了然。
参考资料: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观察者网
《引领多边合作,维护自由贸易,中欧领导人通话深化互信》环球网
《美国金融巨头们密集访问中国 》中国金融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