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历来主张,女孩子不应该识字。她对黛玉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既然如此,薛宝钗就应该对不识字的人平等相待。

然而,薛宝钗却看不起不识字的人。
薛宝钗总是挤兑王熙凤不识字,粗俗。例如,宝钗笑话王熙凤不通,她说:“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
其实,王熙凤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
《红楼梦》里,说一个识字,不是说她认识字,而是说她颇通文墨,会写诗作赋。

不会写诗,只是认得字,不会写字的人,或者只会看账本的人,一律被称为,不识字。
宝钗黛玉和三春都属于识字的人,王熙凤属于不识字的人。
王熙凤不是不认得字,她认识简单的账本上的字,戏单子上的字,不认识书里的字。
例如,王熙凤看了戏单子,就点了《还魂》、《弹词》、《刘二当衣》。

王熙凤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潘又安的情书。
她抓宝玉替她写单子,宝玉觉得奇怪,凤姐说她自己能看明白就行。
可见,王熙凤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她也认得几个字,只是不能读书、不会写诗而已。
书里也明确说明,“凤姐因理家久了,每每看帖看账,也颇识得几个字了。”
所以说,王熙凤并非大字不识。

薛宝钗总是告诉姐妹,写诗不是正经事,她却总想在诗社活动中拔得头筹,对于不会写诗的王熙凤却难掩轻视之色,时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王熙凤不识字的嘲讽与不屑,百般瞧不起。
她总是见缝插针地贬低王熙凤不识字,俗不可耐。
薛宝钗就是这样,明明孜孜以求,却表现得不屑;明明是她鼓励的,却又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