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普京亲自号召“生三胎”,不然偌大的俄罗斯,300年后不复存在?

[浮云]普京都亲自来“催生”了,你就说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有多严重吧,不过这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俄乌战争开打,已经有不少

[浮云]普京都亲自来“催生”了,你就说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有多严重吧,不过这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俄乌战争开打,已经有不少人再也回不来了。

而面对越来越动荡的社会,自然生育率也在骤降,所以普京也表示出了对300年后的俄罗斯的担忧。

普京亲自催生会有效果吗?300年后俄罗斯真的会不复存在吗?

只能用卢布堆砌摇篮

普京在俄罗斯“人口政策委员会”的会议上,将“三孩家庭”定义为一种应有的社会常态,做出这个结论就说明普京已经把人口当成了一个社会难题来处理了,现实的警钟早已敲响,去年俄罗斯人口的自然降幅就达到了惊人的约60万。

这个数字比前一年还增长了超过两成,从2019年到2023年,这个国家已经眼睁睁看着超过160万常住人口“消失”,面对总和生育率在1.5的警戒线下来回徘徊的严峻数据,俄罗斯必须要行动起来了。

但是想提高生育率谈何容易,最核心的驱动力无疑是钱,通过规模空前、层次分明的财政投入,俄罗斯正在尝试将生育决策转变为一个有着明确经济回报的“理性投资”,是在用卢布量化生育的价值。

一项名为“家庭”的国家项目已经启动,计划到2030年,将有高达18万亿卢布的资金注入其中,政府为生育津贴设定了清晰的增长路线图,预计到2028年,最高津贴额度将攀升至110多万卢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它相当于一个俄罗斯普通家庭一年多的总收入,国家正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宣告:生孩子,可以显著增加家庭财富,在宏大计划之下,地方之间已经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激励竞赛”。

在被视为“人口寒冬”重灾区的下诺夫哥罗德州直接为生育首孩的家庭开出了100万卢布的巨额补贴,这还不够,生到第三个孩子,不仅有70万卢布的奖励,每个月还能领到3万卢布的“育儿工资”。

这套经济激励体系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的全面覆盖,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久的投入,之后,还有针对低收入家庭、孕妇等人群每月发放持续性补贴,当孩子出生后,父母任何一方都可以休育儿假,期间还能领取补贴。

为了让你“敢生”,还通过住房贷款利息补贴来减轻你的房贷压力,国家会帮你承担部分利息,同时,公司不得随意开除或调岗。

要什么有什么

俄罗斯的目标远不止是让人“生得起”,更是要让“多生”成为一种值得向往的生活方式,一种被社会尊崇的选择,为此,国家开始着手让多生成为“荣誉”和“常态”,最直接的一步就是立法。

拥有三个或以上子女的家庭被正式赋予了“大家庭”的法律地位,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它捆绑了一系列看得见的社会特权,家庭成员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孩子能优先进入幼儿园,在学校吃饭能享受餐费减免,母亲甚至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

生育数量就这样直接转化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身份和日常便利,这使得多生孩子不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务,而是在社会生活里获得了一种“VIP”待遇,而且普京曾亲自下令,恢复了苏联时期的“英雄母亲”称号。

这个诞生于二战硝烟中的荣誉,曾是40多万名苏联女性的骄傲,但今天的复兴却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任何一位生育并抚养了十个及以上子女的女性,在获得“英雄母亲”称号的同时,还将得到一笔一次性现金奖励。

当然,普京本人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价值观引导,他曾以旧时低收入农民家庭养育七到十个孩子为例,强调价值观的关键作用,并反复申明,国家的角色是“创造条件而非施加压力”,要尊重家庭的自主选择。

没有人,土地再多也是一场空

而这场声势浩大的催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俄罗斯的人口真的不够用了,普京不止一次发出警告,如果人口下降的趋势得不到遏制,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俄罗斯,在300年后将会面临难以想象的生存挑战。

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如今的时代早就不是“你不生,我不生,自有别人生”的年代了,大家真的是铁了心的不生娃,人口总量也会越来越少,日本、韩国、中国都是如此,如果不进行调整,按照每年越来越多的负增长人口,300年灭国真不是没可能的。

列宁格勒州低至0.88的生育率远低于维持人口规模的2.1替代率水平,而且普京明确拒绝了效仿西欧国家依赖移民来解决人口问题的模式,他将这种模式与“文化认同的丧失”和“犯罪率上升”等欧洲正面临的困境直接挂钩。

这也能看出来普京骨子里还是非常高傲的,如此抉择也是俄罗斯在文明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一种独特坚持和骄傲,而那句“若无人,占领再多土地也终是一场空”也在俄罗斯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人才是实现一切大国雄心的最终载体,没有足够的人口去填充、去建设、去保卫广袤的国土,任何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都将失去意义。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