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 98 年的同事小周吃麻辣烫,他手机震个不停,瞥了眼屏幕就叹气:“我妈又发语音骂我,说我不结婚不生娃,是要断王家的根。”
他把手机往桌上一扣,夹起一串鱼豆腐:“可比起‘断子绝孙’,我更怕下个月房租涨三百,更怕 35 岁被裁员后连自己都养不活。”
图为AI生成
这话戳中了好多年轻人的心声。在我奶奶那辈人眼里,“没后代” 是天大的诅咒,可如今写字楼里的年轻人提起这四个字,大多像听个老古董笑话。
不是我们叛逆,是这届年轻人的人生里,有比 “续香火” 更棘手的难题。
先别急着骂不孝,先看看养个娃要扒几层皮?我发小阿哲去年生了二胎,前几天找我借钱,说 “奶粉钱都快断供了”。
他在二线城市做程序员,月薪两万看着不少,可算完账我都替他头疼。
老大上幼儿园,每月学费 3800,兴趣班报了俩又加 2000。
老二喝进口奶粉,一桶 300,加上尿不湿、辅食,一个月没 5000 下不来。
房贷 8000,车贷 3000,夫妻俩工资扣完这些,连出去吃顿火锅都要算着花。
“我爸妈总说‘以前养三个都能活’,可他们不知道现在养娃是‘烧钱游戏’。”
阿哲苦笑,“我小时候穿百家衣,现在孩子的鞋要分机能鞋、学步鞋,幼儿园同学都报马术班,咱能落后吗?”
更扎心的是职场的隐形歧视。
图为AI生成
我表妹面试时,HR 三句话不离 “近几年打算生孩子吗”。
男同事老杨休陪产假,领导直接甩脸子 “大男人围着孩子转像话吗”。
年轻人心里门儿清:生个孩子可能要花光积蓄,还要冒丢工作的风险,这笔 “买卖” 太不划算。
老一辈挂在嘴边的 “养儿防老”,在我们这儿早成了伪命题。
小周算过一笔账:自己交社保到 60 岁,退休金勉强够活,哪敢指望孩子?
“万一他以后跟我一样还房贷、被裁员,我不帮衬他就不错了。”
我的人生剧本,不是为 “传宗接代” 写的上周参加同学聚会,丁克五年的阿琳带着老公来赴约,俩人刚从冰岛旅行回来,朋友圈全是极光照片。
图为AI生成
“我妈以前天天哭,说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阿琳抿了口红酒,“后来我带她去三亚玩了趟,跟她说:我努力工作,每月给你打钱,带你看世界,难道不算尽孝?非要逼我生个孩子,让他重复‘上学 - 结婚 - 生孩子’的循环才算吗?”
这届年轻人早就把 “自我” 放在了人生 C 位。
我们不再觉得 “结婚生子” 是必答题,反而更愿意解锁多元人生:有人单身独居,把日子过成 “一人食 Vlog”。
有人和伴侣丁克,攒钱买养老社区的床位。
有人就算结婚,也先过五年二人世界,再考虑要不要孩子。
我邻居张阿姨以前总戳着儿子脊梁骨骂 “断子绝孙”,今年态度突然软了。
起因是她摔了一跤,儿子出差在外,反倒是不婚不育的女邻居天天送饭、陪她去医院。
“现在想通了,” 张阿姨跟我妈说,“孩子再多不如身边有人疼,年轻人过得开心就行。”
社会包容度也在悄悄变化。
以前丁克家庭会被街坊指指点点,现在婚恋平台上 “接受丁克” 成了重要择偶条件。
小红书上,“不婚不育的快乐” 话题有几百万浏览量,没人再把 “无后” 和 “失败人生” 画等号。
不是不想生,是怕 “生了养不好”其实很多年轻人不是 “铁了心” 不生孩子,是被 “负责任” 三个字拦住了。
我闺蜜晓雨和老公备孕了半年,最后还是放弃了。
“不是怕疼,是怕给不了孩子好生活。”
图为AI生成
她说,俩人都是普通白领,父母不在身边,请月嫂要两万,公立托育抢破头,私立一个月四千比房租还贵。
“要是我辞职带娃,家里少一份收入,房贷都要断供;不辞职,孩子没人管,总不能锁在家里吧?”
这正是当代年轻人的 “生育理性”:我们不再盲目跟风生孩子,而是会算清楚 “能不能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年轻人平均理想子女数是 1.67 个,但实际生育意愿只有 1.36 个 。
不是不想生,是 “生不起也养不好”。
更别说我们这群 “内卷” 长大的人,太懂教育焦虑的苦。
晓雨说:“我小时候补奥数补到半夜,不想让孩子再遭这份罪,可又怕他跟不上,陷入‘想佛系又不敢’的矛盾里。” 这种 “理性预设”,让很多人宁愿不生,也不愿让孩子来世上 “受苦”。
我们怕的不是 “无后”,是 “没底气的人生”前几天我奶奶又催生,我没像以前那样反驳,而是给她看了小周的房租单、阿哲的育儿账单,还有晓雨的托育求助帖。
图为AI生成
奶奶沉默了半天,说:“以前只知道‘断子绝孙’可怕,不知道你们年轻人这么难。”
其实年轻人对 “断子绝孙” 的坦然,从来不是自私,而是太清醒:在高房价、高压力的生活里,“活下去”“活得好” 才是第一要务。
我们不是拒绝传承,而是拒绝 “盲目传承”。
比起生个孩子凑数,更希望 “如果要生,就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底气”。
比起被 “传宗接代” 绑架,更想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要是养娃成本能低一点,托育服务能完善一点,职场对育龄人群能宽容一点,说不定我们会更愿意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
毕竟,谁不想看小家伙攥着自己的手指笑呢?
只是现在的我们,得先把自己的日子过稳了才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