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福建舰的投入使用,是一个排水量近17万吨的超大型舰队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将歼 - 35 隐形战机弹射升空的瞬间,17 万吨钢铁巨阵在南海划出的警戒线,正在改写太平洋力量平衡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将歼 - 35 隐形战机弹射升空的瞬间,17 万吨钢铁巨阵在南海划出的警戒线,正在改写太平洋力量平衡的基本法则。这张在三亚军港拍摄的照片显示的不只是两艘航母同框的壮观场面,更是一个完整作战体系投入战备值班的宣言 —— 全球首支配备电磁弹射器的常规动力航母、最新批次的 055 型万吨大驱、以及可搭载隐身战机的两栖攻击舰正在组成中国海军的战略拳头。

福建舰的八次海试数据足以让五角大楼重新评估西太平洋力量平衡。在最近一次舰载机联队测试中,歼 - 35 隐身战机以每分钟三架的速率持续弹射起飞,电磁弹射器故障间隔达到创纪录的 1500 次,这个数字甚至超过美国 “福特号” 航母的 1200 次指标。更令人惊讶的是空警 - 600 预警机展现的作战效能,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测试中同时追踪了 400 个空中目标,并引导歼 - 15T 舰载机在 800 公里外实施模拟拦截。

配套舰艇的配置凸显体系化作战思维。新服役的 055 型驱逐舰 “东莞舰” 被观测到搭载了鹰击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其双锥体弹头设计专门针对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圈。而 075 型两栖攻击舰 “湖北舰” 的飞行甲板上,直 - 20 直升机与攻击 - 11 无人机的混合部署模式,展示了跨域火力投送的新概念。

水下力量同样完成升级。伴随编队行动的 093B 型核潜艇配备泵喷推进系统,静音性能比前代提升 50%。该艇搭载的 “鹰击 - 18” 反舰导弹射程达 800 公里,可与航母舰载机形成分层打击体系。卫星影像显示,该艇围壳后部增加了导弹垂直发射模块,可能用于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这支特混舰队的真正威力体现在信息融合能力。通过 “海洋之星” 数据链系统,福建舰的指挥中心能同时处理来自卫星、预警机、无人机和水下传感器的超过 2000 个目标信息。在最近一次跨军种演习中,该体系成功协调了火箭军东风 - 21D 反舰弹道导弹的模拟打击,实现了天基侦察 - 海上态势 - 岸基火力的闭环杀伤链。

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社的表态背后藏着重要信息:福建舰入列即形成战斗力,意味着中国突破了航母形成的 “训练 - 部署 - 战备” 周期瓶颈。通过陆上电磁弹射训练基地的超前培养,舰载机飞行员储备量已达临界规模。而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歼 - 35 战机,出厂即可适配电磁弹射系统,省去了传统舰载机需要的改装周期。

对比数据更具冲击力:这支特混舰队的总导弹垂发单元达 576 个,超过英国海军所有舰艇垂发单元总和;舰载机联队规模达 70 架,与法国 “戴高乐” 号航母相当;整个编队的雷达发射功率相当于 300 部陆基预警雷达,可同时维持 40 个交战通道。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兵棋推演显示,当这样的航母战斗群前出第一岛链时,需要调动至少两个美国航母战斗群才能形成对峙平衡。而中国同时拥有山东舰、辽宁舰的机动部署能力,意味着西太平洋首次出现航母兵力对比趋向均势的战略转折点。

或许未来某天,当福建舰的舰载机联队在宫古海峡上空进行例行巡逻时,驾驶 F-35C 的美军飞行员将会看到令人震撼的场景 —— 歼 - 35 机翼下挂载的霹雳 - 21 超远程导弹正闪烁着作战状态的绿灯,这些导弹的射程足够在美军航母防区外发起攻击。那一刻他们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五角大楼将 2025 年称为 “海洋权力再平衡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