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国军队,大家眼前会浮现出航母战斗群、隐形轰炸机和全副武装的高科技大兵。这支全球部署、战力最强的军队,似乎不可战胜。
但“局座”张召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军有两个致命的“命门”,一旦在战争中被击中,等待他们的必然是失败。那么,这两个能让超级大国折戟沉沙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种情况: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后院起火
美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教训,不是来自战场,而是来自国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战争初期,美国民众普遍支持政府。但随着战争陷入泥潭,美军伤亡数字不断攀升,无数家庭陷入悲痛。更关键的是,电视的普及让战争的残酷画面第一次直接呈现在美国民众的客厅里。
学生们举着“不要作战”的标语走上街头,知识分子在报纸上发表反战宣言,母亲们举着阵亡儿子的照片在白宫前哭泣。

这场席卷全国的反战浪潮,彻底动摇了美国的战争根基。政府背上了巨大的道德和政治压力,前线的士兵也不知为何而战,士气崩溃。最终,美国不是在军事上被彻底击败,而是被自己人民的意志逼出了越南。
这深刻地说明,一支无法获得本国人民支持的军队,装备再精良,也打不赢一场不义的消耗战。一旦战争的成本超过民众的心理承受极限,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就不得不面对选票和停战的压力。

第二种情况:陷入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美军最擅长的打法,被称作“闪电战”式的现代战争。利用绝对的制空权和精确打击,在短时间内摧毁敌方的指挥系统、防空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力求速战速决。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初期,这一招都非常奏效。
然而,张召忠指出,一旦对手顶住了这轮“三板斧”,将战争拖入持久战,并发动人民战争,美军的麻烦就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富汗战争。美军很快击败了塔利班政权,但随后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固定战线、化整为零的游击队。

这些武装人员混迹于平民之中,用地雷、火箭弹和冷枪进行袭击。他们熟悉每一座山、每一个村庄,而美军则成了穿着厚重防弹衣的“瞎子”和“聋子”。
在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战争中,美军的高科技装备优势被大大抵消。每天都要消耗天价的军费,士兵却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恐惧之中。这场持续了20年、耗资2万亿美元的战争,最终以美军黯然撤离、塔利班重新掌权而告终。
这证明了,当一场战争失去了明确的胜利标准,变成了一个不断流血的伤口时,再强大的军队也会被慢慢拖垮。

所以,张召忠的分析之所以中肯,就在于他跳出了单纯的武器对比,直指战争的本质——人与意志的较量。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靠航母和美元堆砌起来的军事霸权,可以赢得一场战役,却未必能赢得一场战争。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意志坚定、能够团结全民并做好持久战准备的对手时,美军的这两个“命门”,将成为其无法逾越的战略障碍。
这,正是所有霸权主义军队,最深层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