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针对是否出兵朝鲜,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当时,林总作为我国最年轻的将领,同时有过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在解放战争中几乎一半以上大的战役都是他打的。
正因如此,对于入朝作战,毛主席最理想的人选不是彭老总,而是林总。
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是彭老总指挥的战役,林总并没有参加,这到底怎么回事?
当时民间对于林总没有参战有着多种说法,尤其是“9.13事件”之后,大多的说法是:林总在抗美援朝问题上消极,装病不带兵入朝。
那么真是这么回事吗?其实不然。即便林总最后走错了路线,但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对其进行污蔑。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主席鉴于东北受威胁及战略地位重要,建议成立东北边防军。
1950年7月7日下午,周公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参加会议的重要人员都是海陆空三军的负责人。
野战军仅林总和谭政参加。
会议上,林总对组建边防军态度十分积极,从多方面论述了必要性,并提出组建原则,即以13兵团为骨干,作为重要军事力量摆于东北。
会议上还讨论了部队、人数、指挥机构等系列问题,因关系重大,未匆忙决定,责成有关单位进一步商议。
7月10日,周公主持了第二次会议,林总表示四野义不容辞。
最后会议决定从多地抽调25万5千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多数来自四野。
当时林总十分赏识粟裕,提名其为边防军总指挥,但后来粟裕身体不好,只好选择别的人选。
从这一点上看,对于朝鲜战争,林总一点也不消极,在国家大是大非上,他非常清醒和明白。

1950年9月下旬,朝鲜战争中朝鲜又处于劣势,当时毛主席在“百日常考”中已经决定出兵朝鲜。
且那时,他内心中已经有了最佳人选,那就是林总。
只是当时一方面事情还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候,另一方面毛主席也不知道林总的看法,于是旁敲侧击地与林总进行了一次谈话。
在那次长谈中,林总并不赞同出兵朝鲜,与毛主席的观点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不同。
当时林总不赞同出兵,主要有两大原因:
1、国力弱,经不起折腾
当时我国刚刚结束14年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国民经济正处于艰难的恢复阶段,国力极度薄弱。

林总认为,国家刚刚从战争的创伤中缓过气来,人民生活尚待改善,各项建设事业百废待兴。
若此时贸然出兵,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一场遥远且规模宏大的战争中,极有可能使国内刚刚起步的恢复与发展进程遭受重创。
他直言“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5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
于是主张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保障国内的建设与稳定,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军力弱,与美差距大
军力方面,林总也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识。
美军拥有高度现代化的陆海空军,其军事装备先进,工业基础雄厚,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
而我军在装备上远远落后,不仅缺乏先进的武器,更在制空权和制海权方面处于绝对劣势。
此外,林总还担忧美军可能会使用蘑菇弹,那一极具毁灭性的武器。

他曾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过去打老蒋的军队可以,现在能不能打败美军,实在没有把握”。
另外,除了以上两大原因,林总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提出了“出而不战”的替代方案。
他主张我军可以屯兵朝鲜北部,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决策。
他认为那一策略既避免了过早与美军正面冲突,又能保持一定的战略威慑力,实乃“上策”。
以上可以看出,林总对朝鲜战争并不是一味的排斥,而是有着自身的顾虑和策略。
只是在毛主席看来,美军的意图并没有那么简单。
毛主席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也知道林总的“出而不战”根本没什么意义和价值,甚至会遭受国际社会的非议。
另外,毛主席还念着与朝鲜的友情,与金日成的交情。
薄一波曾在回忆中写过,“记得毛主席曾跟我谈过,我们确有困难,一些同志不主张出兵,我是理解的,但我们是个大国,不打过去,见死不救,总不行呀!”

有了以上林总的考量和与毛主席相左的意见,肯定让林总领兵入朝就不是最合适的了。
毕竟,要完成一件事,顺利且漂亮的完成一件事,首先自己心里要有信心,要有信念,最起码初始阶段要认同他。
不过,对于林总不同意出兵朝鲜,毛主席对其也没有意见,毕竟是讨论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和态度。
另外,对于我国最后决定出兵朝鲜,林总也表示过,虽然自己不赞同出兵朝鲜,但是国家已经决定了,他也100%同意和支持那一战略。
在放弃了让林总领兵入朝后,接下来第一人选自然是彭老总了。
当时彭老总还在西安,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从西安赶到北京,在10月5日的决策会议上,彭老总对入朝作战很有信心: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听完彭老总的发言,毛主席十分欣慰,站起来坚定地说道:
“彭老总说得好!我们出兵参战的困难确实很多,但是,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人民不能眼看着美国侵略者对其肆行践踏而置之不理。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这样,关于出兵朝鲜的事情,就在那次会议上定下来了。
关于没有让林总领兵入朝,除了政见不同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林总的身体一直不好。
当时在与毛主席的交谈中,林总也如实地讲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
林总说他每晚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毛主席在与他交谈中也能感受到,林总的身体、体质确实很弱。

为此,毛主席还特意让人组建了医疗小组,专门对林总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和用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林总全身器脏没有啥问题,但是那种怪病无药可救,专家们表示,就连苏联的专家都治不好,他们也无能为力。
最后,医生们也只能建议,林总需要长期静养治疗。这也是最后林总没有领兵入朝的根本原因所在。
读者们,关于“林总没有领兵入朝的真相”,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