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省级统考全覆盖、文化课成绩占比不低于50%、校考规模大幅缩减——2025年美术高考迎来历史性变革。
2025年艺术类省级统考已全面启动,各省份考试最晚将持续到2025年1月中下旬。这是艺考改革新政落地后的第二次艺考,也是对艺术人才选拔标准的彻底重塑。
在新政策下,全国31个省份已实现美术与设计类等六大艺术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与改革前相比,新艺考强调省级统考的主体作用,仅36所高校的部分艺术类专业保留校考资格。
省级统考全覆盖2025年美术高考最显著的变化是省级统考成为绝对主体。按照艺考改革相关要求,各省(区、市)的省级专业统考已全面覆盖六大科类。
山东省实验中学美术教师张世华指出:“在这之前比如考哪个学校,就到哪个学校去考,既耽误学生时间,又浪费资源。省级统考出题相对更加规范,难度和范围更加标准统一,阅卷流程也更加规范。”
校考规模大幅压缩,2025年仅36所高校的部分艺术类专业开展校考。按照要求,考生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关高校的校考资格。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姜丽芬表示:“这些专业都是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准艺术类专业。按照教育部要求,省级统考成绩合格后,才可报考相关校考专业。”
文化课门槛大幅提高2025年艺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显著提升。对于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明确规定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艺术类本科专业的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该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
以山东省为例,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舞蹈类和表(导)演类综合成绩中,文化课成绩由30%提高到50%;播音与主持类专业成绩占30%,文化成绩占70%;书法类专业成绩占40%,文化成绩占60%。
这一变化使得文化课成绩成为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美术类考生文化课平均分较2023年提升22分,但仍有38%的考生因文化课未达标而落榜。
考评分离模式全面推行为提升公平性和规范性,2025年艺考全面推行“考评分离”模式。天津、河北、广东等23个省份在面试考试中采用这一模式。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高雷解释:“‘考评分离’模式比现场面试评分模式存在一定优势。考试要求统一化,视频录制参数、设备摆放位置、高度和角度及录制背景要求完全一致。”
“我们现场录制考生不同角度视频,评委后续评分时可更加充分了解考生考试情况,对评分标准的把握也更加有针对性。”
各地评委专家选聘更加严格。教育部已建立全国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评委专家库,各省从评委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委评分,省外评委比例扩大到一半以上。
通过评委现场独立打分、全程录音录像、专家组质检等方式,确保评分科学公平公正。
新政策下的备考策略面对新政,考生需调整备考策略。在文化课方面,应采用“碎片化+靶向突破”学习法:早读背诵文言文;午间完成数学每日5题;晚间文综核心知识串讲。
在专业课准备上,美术生需重点攻克结构素描与色彩关系,日均练习量不低于8张速写。参与模块化特训,如中央美院题目趋势解析班、省级评委押题工作坊。
志愿填报时,建议制定“ABC志愿保险策略”:A档冲刺2所校考院校;B档主攻5所统考院校(综合分要求高于自身水平10%);C档保底3所承认省统考的二本院校。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健美操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不再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未来的艺术人才选拔,正从单一专业技能考核向综合素养评价转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此评价:“艺术教育正在回归‘厚基础、重修养’的本质。”
新政策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新机遇——统考的规范化为基础扎实者提供公平赛道,文化课要求提升倒逼艺术人才素养升级。考生当以政策为纲,以专业为剑,以文化为盾,在艺术求索之路上笃定前行。
金山东领学院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一所注重全面发展的国际中学。学校秉持“智慧启迪,品格塑造”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成长路径。
更多教育资讯,欢迎关注,为您带来最新最全的上海教育政策解读和学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