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女子高考690分被国科大退档,父母哭诉:全省第一政审被拒,校方回应

在新疆这片风沙漫天的戈壁土地上,高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梦想与希望,是一场改变命运的硬仗。张晓,一个普通的边疆女孩,从小听着

在新疆这片风沙漫天的戈壁土地上,高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梦想与希望,是一场改变命运的硬仗。

张晓,一个普通的边疆女孩,从小听着父亲的军旅故事长大,心怀军校梦,立志穿上军装守护祖国。

高考交卷那天,她走出考场,抬头望天,心里默念:“爸妈,我一定让你们骄傲!”

分数公布的瞬间,全家围着电脑,戈壁热风吹过窗帘,屏幕跳出“690分,全省第一”。

刘兰激动地抱住女儿:“晓晓,你是妈的宝贝!这分数,国防科大肯定抢着要你!”

张卫国眼眶泛红,拍着胸脯:“闺女,爸当年没圆的军校梦,你替我实现了!”

邻居们蜂拥道贺,媒体镜头聚焦,张晓坚定地说:“我想为国防出力,报效国家!”

志愿填报顺利,政审材料齐全,军检面试全过,一切看似水到渠成。

可录取通知迟迟未到,招生办冷冰冰一句:“政审不合格,无法录取。”

张卫国怒吼:“我们家清白,凭什么这样?档案里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01

“晓晓,别再等了!赶紧点开看看吧。”

6月23号下午两点整,墙上的挂钟嘀嗒一声指向了整点位置。

新疆的高考分数查询系统准时开放了。

戈壁的阳光透过客厅的窗户洒进来,带着一丝干燥的热浪,反射在电脑屏幕上形成淡淡的光晕。

可是张晓看着那个屏幕,心里却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个不停。

她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鼠标上方,指尖微微有些发白,半天都没有敢往下按下去。

这个鼠标好像有千斤重一样,每多悬停一秒钟,心里的紧张感就多增加一分。

客厅里,爸爸张卫国和妈妈刘兰静静地站在她身后,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他们的呼吸都放得特别轻,在这个安静的房间里听得格外清楚。

连窗外戈壁风吹过的沙沙声都好像慢了下来,生怕打扰到这个关键的时刻。

张卫国悄悄攥紧了拳头,刘兰则把手放在围裙的口袋里,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围裙的边角。

张卫国往前挪了半步,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

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T恤传过去,带着一点安抚的力量。

“不管考多少分,爸都为你感到骄傲。”

“你高三这一年,天天熬夜刷题,周末都没有怎么休息过,努力到这个份上,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张晓听着爸爸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抬起手,指尖还是有点发颤地在键盘上敲下准考证号。

敲完一个数字就仔细核对一遍,生怕输错任何一个字符。

这串数字她已经记了大半年,可此刻却觉得格外陌生起来。

确认无误后,她咬了咬嘴唇,闭上眼睛顿了两秒钟,再睁开时,快速点下了“查询”按钮。

页面跳转的那一瞬间,张晓下意识地别过了头,不敢直视屏幕。

倒是身后的张卫国和刘兰,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连眨眼都不敢眨一下。

当“690分”那三个黑色的数字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中央时。

两个人都僵住了,空气仿佛凝固了好几秒钟,连呼吸都停顿了半拍。

“690?”

还是刘兰先反应过来,她声音有点发颤,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

又往前凑了凑,几乎要贴到屏幕上,仔仔细细地盯着那三个数字看了好一会儿。

“真、真的是690分吗?没看错吧?是不是系统卡住了,出问题了?”

张晓这才慢慢转过头,视线落在屏幕上。

690分——语文125,数学148,英语140,理综277,每一门的分数都清清楚楚。

她愣了几秒钟,赶紧伸手刷新页面。

一遍、两遍、三遍,每一次页面加载完成,跳出的都是“总分690”。

确认分数没有出错后,她突然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一把抓住刘兰的胳膊,使劲晃着。

“妈!爸!我考了690分!真的是690分!我没看错!”

张卫国激动得上前一步,一把把女儿拉进怀里。

这个平时在部队里练得腰背挺直、很少流露情绪的汉子。

眼眶瞬间就红了,声音都有点发哑。

“好闺女!真是好样的!太厉害了!这分数,比爸当年想都不敢想!不愧是我张卫国的女儿!”

他拍着张晓的后背,力道比平时重了一些,可张晓一点都不觉得疼,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刘兰一边抹眼泪一边笑,手不停地摸着张晓的头发,从头顶摸到发梢,一遍又一遍。

“我的晓晓啊,你怎么这么争气!”

“妈天天给你煮鸡蛋、熬骨头汤,就盼着你能考个好成绩,没想到你给了妈这么大一个惊喜!”

“690分啊,妈这辈子都没这么高兴过,比自己当年嫁你爸还开心!”

没一会儿,张晓的同学在微信群里说省教育厅官网公布高考排名了。

张卫国赶紧凑到电脑前,点开官网链接,在理科排名列表里往下找。

第一行赫然写着“张晓,总分690,全省排名1”。

他指着屏幕,声音都拔高了:“老婆子!你快看!全省第一!咱们晓晓是省状元!”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半小时就传遍了整个小区。

先是住在隔壁的阿姨,拎着一兜刚买的瓜果,踩着拖鞋噔噔噔就跑来了,一进门就喊。

“张哥!刘姐!恭喜恭喜啊!你们家晓晓可是省状元!”

“690分啊,这分数也太吓人了!咱们小区门口的公告栏都有人说这事了!”

紧接着,对门的叔叔也来了,手里还拿着一瓶好酒。

“张老弟,你可太有福气了!养出这么优秀的闺女,690分。”

“咱们边疆地区多少年没出过这么高的分了?我家那小子要是有晓晓一半争气,我就烧高香了!”

邻居们一波接一波地上门道贺,有送瓜果的,有送坚果的,还有专门过来跟张晓讨教学习方法的。

张家的门口挤得满满当当,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客厅的茶几上。

瓜果、牛奶、饼干堆得像小山,连门口的脚垫上都放着好几份包装精美的贺礼。

刘兰忙着给大家倒茶,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连说“谢谢”的声音都带着喜气。

02

下午四点,地区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赶到了张家。

为首的女记者笑着跟张卫国夫妇打招呼。

“您好,我们是省电视台的,听说咱们地区出了省理科状元,特意来采访张晓同学。”

摄像机的镜头一下对准了张晓,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往后缩了缩,张卫国赶紧拉了把椅子让她坐下。

“张晓同学,现在查到690分的好成绩,心情怎么样呀?”女记者举着话筒,语气亲切地问道。

张晓攥了攥衣角,脸颊有点红,声音细细的但很清晰。

“特别激动,也特别感谢我爸妈。”

“高三这一年,我每天晚上复习到十二点,我妈都会给我煮一杯热牛奶,怕我饿还会烤面包。”

“周末我在家刷题,我爸就会去市场买我爱吃的羊肉,给我做烤羊肉补充营养。”

“没有他们陪着我、支持我,我肯定考不了这么好的分数。”

“听说你从小就有军校梦,现在考了690分,是不是觉得离梦想更近了?”

记者又追问了一句,镜头紧紧跟着张晓的表情。

“对!”

提到军校梦,张晓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腰也挺直了些,语气也坚定起来。

“我爸是退伍军人,他以前总给我讲部队里的故事。”

“比如拉练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执行任务的时候怎么保护群众。”

“我听着就特别向往军营,想着以后也要穿上军装。”

“现在考了690分,我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了,特别想考国防科大,以后能为国防建设出份力。”

镜头转向张卫国,这个一米八的汉子在镜头前反倒有点局促。

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只好挠了挠头。

“我在部队待了八年,从新兵到班长,知道当军人不容易,训练苦、责任重。”

“可每次完成任务,看着老百姓满意的样子,就觉得值。”

“晓晓从小就听我讲部队的事,还总跟我要军帽戴,她能有这个想法,我特别支持。”

“现在她考了690分,要是能考上国防科大,我这当爹的,比自己当年拿优秀士兵奖章还高兴。”

晚上八点,地区电视台的新闻准时播出,第一个专题报道就是张晓的。

电视里,张晓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说话时眼神坚定。

张卫国站在旁边,虽然有点拘谨,但提到女儿时满脸骄傲。

刘兰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纸巾,看着电视里的女儿。

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可嘴角却一直往上扬。

“晓晓长大了,真是妈的骄傲。你看这电视里拍得多好。”

“690分,明天全省的人都知道咱们家晓晓是状元了。”

家里的电话从新闻播出后就没停过。

张晓的班主任陈老师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欣慰。

“张晓妈妈,恭喜啊!张晓这孩子平时就踏实,这次考690分当状元,真是实至名归!”

“学校明天还要给她送喜报呢!”

张晓的同桌也打来,叽叽喳喳地说。

“张晓,你也太牛了!690分!以后我跟别人说我同桌是省状元,多有面子!”

七大姑八大姨也没落下,张卫国的哥哥张卫军在电话里嗓门特别大。

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他的激动。

“卫国啊!你们家晓晓可太给咱们老张家长脸了!690分!”

“全省第一!咱们边疆小城多少年没出过这么厉害的状元了?”

“我明天就去给咱爸妈上坟,跟他们说说这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可不是嘛,以前总盼着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没想到她这么出息,直接考了省状元!”

张卫国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跟哥哥聊了好半天。

从张晓小时候的趣事说到现在的成绩,舍不得挂电话。

到了深夜十二点,客厅里的灯还亮着。

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放着没吃完的瓜和坚果,电视已经关了,可大家还是没睡意。

张晓靠在刘兰的肩膀上,手里拿着手机翻看着同学们的祝福消息,突然抬头问。

“爸,我考了690分,报国防科大有把握吗?”

“会不会还有比我分数高的?我听说有些地方的考生分数也特别高。”

张卫国一听,立马坐直了身子,拍了拍胸脯,语气特别笃定。

“690分!全省第一!还有啥不放心的?”

“国防科大每年在咱们省的录取线也就六百七八,你比录取线高了十二分。”

“这要是还没把握,那谁有把握?再说咱们家三代都是老实人。”

“你爷爷是老党员,我在部队待了八年,年年拿优秀士兵,政审肯定没问题,你就放一百个心!”

刘兰也帮着劝,伸手摸了摸张晓的头发。

“就是啊晓晓,690分这么高的分数,国防科大肯定抢着要你。”

“咱们家清清白白的,没一点乱七八糟的事,政审绝对没问题。”

“你就安心报,妈明天就去给你买政审要用到的材料袋,咱们提前准备好,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张晓听着爸妈的话,心里的担心一下子就散了。

她用力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光:“那我就报国防科大!”

“到了学校我肯定好好学,认真训练,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也不浪费这690分!”

“以后我穿上军装,一定常回来看看你们!”

03

6月25号上午八点,高考志愿填报通道正式开启了。

张卫国特意跟单位领导请了假,说要陪女儿填志愿,领导一听是省状元的爸爸。

立马就准了假,还笑着说“可得帮孩子填好,这是咱们地区的骄傲”。

张卫国拿着笔记本,陪着张晓坐在电脑前。

客厅的茶几上摊满了各种资料:国防科大的招生简章被翻得卷了边,上面画满了横线和圈。

往年各省的录取分数线表格打印了两张,一张是理科的,一张是文科的。

张晓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个专业的代码和招生人数,连专业课程设置都写了几行。

沙发扶手上还放着几页从网上下载的“军校志愿填报注意事项”,张卫国特意用红笔标了重点。

“晓晓,咱们再仔细看看国防科大的专业要求,别漏了啥细节。”

张卫国戴上老花镜,手指着招生简章上的“招生专业”部分,一字一句地念。

“你看,这里写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理科生,要求数学成绩不低于120分’。”

“你数学考了148,完全没问题。”

“还有‘通信工程专业’,你理综里物理考得好,报这个专业也合适。”

张晓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一边算一边说。

“爸,我再核对一下去年的分数线,去年国防科大在咱们省的理科录取线是678分。”

“我690分,比去年高了12分,不管报哪个专业,分数都够了。”

她算完又把分数写在纸上,用红笔圈出“690”和“678”,看着两个数字的差距,心里更踏实了。

“这就对了,肯定能上。”

刘兰端着一盘切好的哈密瓜走过来,放在茶几上,拿起一块递给张晓。

“我闺女从小就喜欢穿我爸的旧军装,总说要当‘女战士’。”

“现在考了690分,终于能圆梦了,妈真为你高兴。”

“中午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烤羊肉串,犒劳犒劳你。”

正说着,张晓的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着“国防科大招生办”几个字。

张晓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她看了一眼爸妈,深吸一口气才接起电话:“您好!”

“请问是张晓同学吗?我是国防科大招生办的陈老师。”电话那头传来温和的男声,带着点笑意。

“老师您好,我是张晓!”张晓的声音有点发颤,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

“恭喜你啊张晓同学,考了690分的好成绩!”

“我们招生办的老师都看了今年的分数排名,你这分数在全省都是顶尖的,非常优秀。”

“想问问你,有没有报考我们国防科技大学的意向呀?”

陈老师的语气特别亲切,让张晓的紧张少了不少。

“有!特别想!国防科大一直是我的第一志愿!”

“从高二开始,我就把国防科大的招生简章存在手机里,天天看,就盼着能考上!”

张晓赶紧回答,生怕说慢了,声音里满是期待。

“那太好了!”陈老师笑了笑。

“以你690分的成绩,被录取基本没什么问题。”

“我们学校也非常欢迎像你这样优秀又有报国志向的学生。”

“不过有个事要提醒你,军校的政审比普通大学严格一些。”

“需要提前准备材料,比如三代直系亲属的身份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

“还有你在学校的表现证明,这些材料得尽快准备,别耽误了后续流程。”

张卫国在旁边一直竖着耳朵听,听到陈老师说政审,赶紧凑过来,从张晓手里接过电话。

“陈老师您好,我是张晓的爸爸张卫国。”

“我是退伍军人,在部队待了八年,当年也经历过政审,对要求很清楚。”

“我们家的情况绝对没问题,我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没犯过错。”

“我自己在部队也没任何不良记录。”

“您说的那些材料,我们今天下午就去办,保证尽快准备好,不麻烦您!”

“张先生您好,不用这么客气。”

陈老师的声音更温和了。

“有您这样的军人父亲,张晓同学的思想觉悟和军事素养肯定差不了。”

“政审材料准备好后,后续我们会有老师联系您提交,您不用着急,注意查收短信就行。”

“再次恭喜张晓同学,也谢谢您对我们学校的认可。”

“谢谢您陈老师!麻烦您了!等晓晓考上了,我们一定让她好好学!”

张卫国挂了电话,跟张晓对视一眼,父女俩都忍不住笑了。

刘兰在旁边看着,也跟着笑,客厅里满是轻松又喜悦的气氛,戈壁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落在满桌的资料上,像是为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挂了国防科大招生办的电话,一家三口脸上的笑意就像被戈壁阳光晒开的花。

怎么都收不住,客厅里满是藏不住的兴奋劲儿。

张晓攥着手机,指尖还残留着接电话时的紧张触感,心里却像揣了颗甜糖,甜滋滋的。

“晓晓,你看!国防科大主动打电话来,这说明他们早就留意到你了,多看重你啊!”

张卫国搓着手,脚步都轻快了几分,他伸手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掌心的温度带着满满的骄傲。

“爸当年年轻的时候,也揣着个军校梦。”

“那时候天天把军校招生简章揣在兜里,没事就拿出来看,连做梦都想穿军装。”

“可最后啊,分数差了一大截,梦没做成。”

“现在倒好,你替爸把这个梦圆了,还考了690分的好成绩,爸心里比自己当年考上还高兴!”

张晓听着爸爸的话,眼眶有点发热,她笑着点头。

“爸,您放心,我到了军校肯定好好学,不给您丢脸。”

04

下午一点多,正是一天里太阳最毒的时候,戈壁的沙土路被晒得都快冒热气。

张卫国特意找出家里那辆旧电动车,提前给车胎打足气。

又把提前列好的材料清单塞进兜里,还顺手拿了瓶凉白开,就匆匆出门给女儿办政审材料。

电动车刚骑出小区,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珠,没一会儿。

后背的衬衫就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紧紧贴在身上,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心里只想着。

早点把材料办齐,别耽误了晓晓的事。

第一站先去了派出所,要开全家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刚推开派出所的玻璃门,值班的所长就从柜台后抬起头。

一眼就认出了他,笑着站起身迎上来。

“哟,老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为了你家闺女张晓的事啊?”

张卫国赶紧走上前,把身份证、户口本递过去,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可不是嘛所长!晓晓这次考了690分,全省理科第一。”

“想报国防科大,这不过来开个无犯罪记录证明嘛。”

所长接过证件,一边在电脑上熟练地查询信息,一边忍不住感慨。

“690分!我的天,这可是省状元啊!”

“还要去国防科大,这孩子将来指定有大出息,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没几分钟,他就打印出三张无犯罪记录证明——

张晓、张卫国和刘兰各一张,又仔细核对了信息,确认没错后。

拿起公章“啪”地一下盖了上去,红色的印章印在纸上,格外清晰。

他把证明递还给张卫国,还特意叮嘱。

“放心吧老张,你们家的情况我门儿清,都是老实本分人,一点问题没有!”

“祝晓晓顺顺利利考上军校!”

从派出所出来,张卫国喝了口凉白开,又骑着电动车往张晓的高中赶。

学校离派出所不算近,骑了二十多分钟才到。

刚进校门,就看到班主任陈老师站在教学楼门口等着,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夹。

陈老师一看见他,就笑着迎上来。

“老张,我就猜你今天会来!早上我还跟办公室的老师说呢。”

“咱们班的张晓考了690分,还要去国防科大,真是给学校长脸!”

两人走进办公室,陈老师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空白的在校表现证明,拿起笔就写了起来。

她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

不仅写了张晓“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从未有过迟到、早退、违纪记录”。

还特意加上了“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曾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这些荣誉。

写完后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拿起学籍专用章,在证明下方盖了个清晰的红印。

“你看老张,这证明写得详细,拿去国防科大肯定管用。”

陈老师把证明递给他,眼神里满是欣慰。

“张晓这孩子,在学校里就懂事,同学有不会的题,她总主动帮忙讲。”

“老师安排的任务,她也从来不含糊。能去国防科大,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也是咱们学校的光荣!”张卫国接过证明,连声道谢,心里的石头又落了一块。

最后一站是社区居委会,要开家庭情况证明。

社区的阿姨早就从邻居嘴里听说了张晓考省状元的事。

一看见张卫国走进居委会大门,就热情地拉着他坐在椅子上,还给他倒了杯凉茶。

“老张啊,恭喜恭喜!你家晓晓可太出息了,690分啊,咱们整个社区都跟着骄傲!”

阿姨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开始写家庭情况证明。

她详细写了张家的住址、家庭成员构成。

还特意注明“张晓祖父、祖母为农村居民,一生务农,无不良记录。”

“父亲张卫国为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表现优秀,获过优秀士兵称号。”

“母亲刘兰为社区居民,热心公益,邻里关系和睦”。

最后还加上了“张晓自幼品德良好,常帮助邻居老人,无任何不良行为”这句话。

写完后,阿姨又仔细核对了一遍,才盖好社区居委会的公章,把证明递给张卫国。

“拿着吧老张,这材料绝对没问题,咱们社区出了这么个好姑娘,我也跟着高兴!”

晚上回到家,张卫国刚进门,刘兰就赶紧递上毛巾让他擦汗。

张晓也凑过来,想看看材料办得怎么样。

张卫国顾不上歇口气,把白天办来的所有材料都摊在茶几上——

三张无犯罪记录证明、一张在校表现证明、一张家庭情况证明。

还有提前复印好的户口本首页、家庭成员身份证复印件,一样一样摆得整整齐齐。

他拿起一张一张核对,确认没有遗漏后,才从抽屉里找出一个崭新的蓝色文件袋。

把这些材料小心翼翼地装进去。

还用黑色签字笔在文件袋正面写了“张晓 国防科大政审材料”几个大字,生怕弄混。

张晓凑在旁边看着,手指轻轻碰了碰文件袋,还是有点担心。

“爸,这些材料真的都够了吗?会不会还有什么没准备的?”

“比如爷爷、奶奶的身份证明要不要再补一份?”

张卫国拍了拍文件袋,语气特别笃定。

“放心吧晓晓!爸当年去部队当兵的时候,政审就是要这些材料,一模一样的。”

“咱们家清清白白的,你爷爷、奶奶在农村一辈子,连跟人拌嘴都很少。”

“我在部队八年,也从来没犯过任何错,刘兰在社区里也是出了名的热心人,政审肯定没问题!”

刘兰也在旁边帮腔:“就是啊晓晓,材料都齐了。”

“别瞎琢磨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填志愿呢,得养足精神。”

05

6月26日这天,高考志愿填报通道一开放,张卫国和刘兰就都守在电脑旁边。

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什么。

张晓坐在电脑前,手指放在键盘上,心里却一点都不犹豫——

她早就把国防科大的学校代码、心仪专业的代码记熟了。

她先在“第一志愿”那栏郑重地填上“国防科技大学”。

又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然后仔细核对了一遍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确认没有填错,才深吸一口气,点击了“提交”按钮。

提交成功的提示弹出来的那一刻,一家三口都松了口气,紧接着又是一阵高兴。

没等他们多说几句话,家里的电话就响了,第一个打来的是张卫国的姐姐。

电话里的声音格外激动:“卫国啊!我听你哥说,晓晓报了国防科大?”

“那可是军中清华啊!这孩子也太厉害了!”

张卫国笑着回答:“是啊姐,晓晓从小就想当军人,现在终于能往梦想走一步了。”

“690分啊!全省第一!这分数报国防科大,肯定稳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更响了。

“以后你们家就要出个军官了,等晓晓开学,咱们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张卫国听着这些话,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挂了电话没多久。

又有亲戚、朋友打来祝贺电话,他一一接起,笑着跟大家分享这份喜悦,忙得不亦乐乎。

等电话稍微少了点,张卫国从卧室抽屉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本子——那是他的退伍证。

退伍证的封皮有点磨损,边角也泛了黄,里面的照片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样子。

年轻的张卫国穿着绿色军装,戴着军帽,眼神明亮又坚定,胸前还别着一枚优秀士兵奖章。

“晓晓,你看,这是爸当年的退伍证。”

张卫国把退伍证轻轻放在茶几上,眼神里满是怀念。

“爸当年在部队是通讯兵,负责维修通讯设备,算是技术骨干,还立过一次三等功呢。”

“那时候爸就想,要是将来有孩子,也希望他能穿上军装。”

“现在好了,你不仅想当军人,还考了690分,能去国防科大,咱们家也算是‘军人世家’了!”

张晓拿起退伍证,小心翼翼地翻开,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父亲年轻的脸庞,忍不住笑了。

“爸,您当年穿军装的样子真帅!比现在还精神呢!”

张卫国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胸脯。

“那可不!你妈当年就是看我穿军装精神,才答应跟我处对象的!”

刘兰在旁边听着,脸有点红,忍不住伸手拍了他一下。

“就你臭美!当年明明是你天天往我单位送早饭,还借口说‘顺路’,其实绕了一大圈!”

张晓看着爸妈斗嘴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客厅里的笑声飘出窗外。

连戈壁的晚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谁也没料到,一场没预兆的风波,正在悄悄向这个充满喜悦的家庭靠近。

7月5日下午,张晓正在房间里看国防科大的校园介绍手册,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国防科大招生办”几个字。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赶紧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您好!”

“请问是张晓同学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

“这里是国防科大招生办,通知你7月8日上午8点到省军区医院参加军检。”

“下午2点到国防科大驻省招生点参加面试。”

“请你带好身份证、高考准考证和两张一寸免冠照片,不要迟到。”

“好的!谢谢老师!我一定准时到!”

张晓的声音有点发颤,但格外坚定,挂了电话后,她拿着手机就跑出房间,兴奋地喊。

“爸!妈!国防科大让我去军检和面试了!7月8号!”

张卫国和刘兰一听,都高兴得站了起来。

刘兰赶紧拉着张晓的手问:“需要带什么东西?妈现在就给你收拾!”

张卫国则拿出日历,在7月8号那天画了个圈。

“我明天就跟单位请假,陪你一起去省城,咱们提前一天去。”

“找个离医院近的酒店住下,省得当天赶不及。”

军检那天,天还没亮,张卫国和张晓就起床了。

早上6点,两人拎着提前收拾好的行李,坐上了开往省城的大巴车。

大巴车在戈壁高速路上行驶,窗外的风景快速后退,张晓看着窗外。

心里有点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攥着衣角。

“爸,我有点担心,万一军检不过怎么办?比如视力会不会突然不合格?”

张卫国拍了拍她的手,语气特别温和。

“紧张啥?你平时天天早上跑步,身体好得很。”

“视力也是,你从来没戴过眼镜,体检肯定没问题。”

“爸当年去部队军检的时候,比你还紧张,手心全是汗,最后不也过了嘛!”

“放宽心,就当是普通体检,正常发挥就行。”

张晓听着爸爸的话,心里的紧张慢慢消散了些。

06

上午7点半,大巴车到了省城。

父女俩打车直奔省军区医院,医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参加军检的学生和家长。

大概有上百人,大家都穿着轻便的衣服,手里拿着体检表,脸上带着紧张又期待的神情。

张晓跟着工作人员去领了号码牌——23号,然后站在队伍里,等着叫号。

没过多久,就轮到张晓了。

她跟着医生先去测身高、体重。

“身高168厘米,体重52公斤”。

医生一边报数一边记录,笑着说:“小姑娘身材标准,没问题。”

接着是视力检查,她坐在视力表前,医生指的每一行字母她都看得清清楚楚。

“左眼5.0,右眼5.0”,顺利通过。

之后是听力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

每一项检查,张晓都配合得很好,医生也都在表格上打了“合格”。

最后一项检查是外科检查,医生检查完后,在表格上签了字,笑着对她说。

“小姑娘,身体素质不错,各项指标都合格,回去等面试吧。”

张晓悬了一上午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下午1点半,张卫国陪着张晓来到国防科大驻省招生点。

面试的地点在一栋写字楼的会议室里,门口有军官引导。

张晓进去前,张卫国还特意帮她理了理衣领。

“别紧张,就跟平时跟老师说话一样,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就行。”

张晓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里摆着三张桌子,三位穿着军装的军官坐在后面,看起来都很和蔼,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

为首的军官先开口,语气温和。

“张晓同学,请坐。我们先问你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想报考国防科技大学?”

张晓挺直腰板,坐得端端正正,声音清晰。

“报告首长!我从小就有军人梦想,我爸爸是退伍军人。”

“他经常给我讲部队里的故事,比如战士们怎么刻苦训练、怎么保护老百姓。”

“这些故事让我觉得军人特别光荣、特别伟大。”

“我想考上国防科大,学好专业知识和军事技能。”

“将来能穿上军装,为国家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旁边的一位军官又问:“你父亲是退伍军人?他在部队服役多久?有没有获得过荣誉?”

张晓赶紧回答:“是的首长!我父亲张卫国曾在某部队服役八年。”

“是通讯兵,在部队期间表现优秀,获得过两次优秀士兵称号,还立过一次三等功。”

三位军官听了,互相看了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最后一位军官问:“军校的生活和普通大学不一样,训练会很辛苦。”

“管理也很严格,你做好适应的准备了吗?”

张晓认真地说:“报告首长,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高中的时候,我每天早上都会跑步半小时,周末也会主动学习,不会偷懒。”

“我知道军校训练辛苦,但我不怕,我觉得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会努力适应军校生活,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她回答得条理清晰,眼神坚定,没有丝毫怯场。

三位军官听了,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为首的军官拿起笔,在表格上写了几句,然后对她说。

“张晓同学,你的表现很出色,回答得很真诚,也很有想法。”

“你可以先回去了,我们会尽快综合评估,之后会通知你结果。”

走出会议室,张晓一眼就看到了在走廊里等着的张卫国。

她快步走过去,脸上满是笑容:“爸!面试特别顺利!”

“面试官问的问题我都答上来了,他们还夸我表现好呢!”

张卫国赶紧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包:“太好了!我就知道我闺女没问题!”

“走,咱们去吃点东西,然后坐车回家,等着好消息!”

父女俩说着,一起走出写字楼。

下午的戈壁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两人的脚步轻快,连空气都好像变得格外清新。

7月12日这天,国防科大的政审工作正式启动了。

张卫国一大早就起床,把之前准备好的蓝色文件袋又拿出来。

把里面的材料一张一张倒出来核对——

无犯罪记录证明、在校表现证明、家庭情况证明、户口本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样都不少。

他把材料重新整理好,放回文件袋里,然后坐在沙发上等着。

心里既期待又有点紧张,只盼着政审能顺顺利利通过,让晓晓早点拿到录取通知书。

07

7月12日这天,政审工作正式开始了。

上午九点多,家里的门铃响了,张卫国赶紧去开门。

门口站着两位穿着正装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文件夹和记录本,态度很严肃。

“是张卫国同志吧?我们是受国防科大委托,来对您女儿张晓进行政审的。”

科长先开口,亮出了工作证件。

张卫国赶紧点头,把两人让进屋里,刘兰也忙着倒茶。

张晓站在旁边,心里有点紧张,手悄悄攥紧了衣角。

“张卫国同志,我们需要详细了解一下你们家的基本情况,麻烦你配合一下。”

科长坐在沙发上,打开记录本,拿出笔,准备记录。

“您放心,我们就是按程序办事,有啥说啥就行。”

“好的好的,您请问,我一定如实说。”张卫国坐直身子,态度恭敬。

“先说说您的工作经历吧,从参军的时候开始讲。”科长低头看着记录本,笔尖悬在纸上。

张卫国想了想,慢慢说道:“我是1990年入伍的,在西北某部队当通讯兵。”

“一直服役到1998年退伍。退伍后先回了老家。”

“后来到市里的机械厂上班,一直干到现在,负责设备维修。”

“在部队期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比如获得过荣誉,或者遇到过什么特殊任务?”

科长继续问,眼神专注地看着他。

“特别的经历倒没有太多,就是平时训练、执行通讯保障任务。”

“不过我在部队表现还不错,得过两次优秀士兵,1995年的时候还立过一次三等功。”

“是因为一次演习中及时修复了故障的通讯设备,保障了指令传达。”

张卫国说起部队的事,语气里多了几分自豪。

“那有没有受过处分?不管是警告还是其他类型的。”

另一位工作人员在旁边补充提问,手里也拿着一个小本子,时不时记两笔。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在部队一直严格遵守纪律,从来没犯过错误,更别说处分了。”

张卫国赶紧摆手,语气坚定。

工作人员点点头,又问。

“张同志,我们还需要了解您1998年退伍后到2003年这段时间的具体工作情况,得说得详细点。”

张卫国愣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1998年到2003年?这都快二十年了,我得好好想想……”

“退伍后先在老家帮着父母种了半年地,1999年春天去了邻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干的是钢筋工。”

“2001年又换了个地方,在一家小五金厂当学徒,学修机器。”

“2003年才回到咱们市,进了现在的机械厂。”

“1999年到2001年在建筑工地,还有2001年到2003年在五金厂。”

“这两段工作,您能提供当时的工作证明吗?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之类的。”

科长抬头看着他,语气很认真。

张卫国有些为难地摇摇头:“这个恐怕不行啊。”

“那时候打工都不正规,特别是建筑工地,都是跟着包工头干。”

“没签过正式合同,工资也是现金结,哪有什么工资条。”

“五金厂也是个小作坊,就几个人,也没给开证明。”

“那有没有当时一起干活的同事,能证明您那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工作人员追问,眼神里带着一丝严肃。

张卫国仔细回想了半天,才叹了口气。

“当时一起干活的人倒是有几个,可后来都各奔东西了,有的回了老家。”

“有的去了外地,这么多年没联系,早就找不到人了,连名字都记不太清了。”

两位工作人员对视了一眼,没再多问工作经历的事,转而开始了解刘兰的情况。

“刘兰同志,您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家里的日常开销主要靠什么?”科长看向刘兰。

刘兰赶紧回答:“我现在在小区门口的超市当收银员,一个月挣两千多块钱。”

“家里主要靠老张的工资,他一个月能拿四千多,加上我的,够花了,没什么经济负担。”

“那您和张卫国同志结婚后,有没有过什么不良记录?”

“比如邻里纠纷、违规违纪之类的。”工作人员问。

“没有没有,我们俩都是老实人,跟邻居处得都很好,平时连吵架都很少,更别说违规违纪了。”

刘兰连忙说,语气很诚恳。

之后,工作人员又让张晓把班主任陈老师的电话给了他们。

当场给陈老师打了电话,询问张晓在学校的表现。

“陈老师您好,我们是国防科大政审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张晓同学在学校的情况。”

电话里传来陈老师的声音,很热情:“张晓啊,这孩子是我们学校的尖子生。”

“品学兼优,上课认真,作业从来不用老师催,还经常主动帮同学辅导功课。”

“从高一到高三,从来没有过迟到、早退、违纪的记录,还当了两年班长,特别负责任。”

“那她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校外组织?或者有什么特殊的社会活动经历?”科长问。

“除了学校的学生会和班级干部,没参加过其他校外组织。”

“社会活动的话,每年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比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义务植树,表现都很好。”陈老师回答得很详细。

“她平时有什么爱好?有没有什么不太合适的兴趣?”工作人员补充问。

“爱好就是看书,尤其是军事方面的书,她说受她爸爸影响,想当军人。”

“还喜欢跑步、打羽毛球,身体很好,是学校运动会的长跑冠军呢。”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兴趣,这孩子特别自律。”陈老师的话里满是赞赏。

挂了陈老师的电话,政审还在继续,工作人员又问了张晓一些问题。

比如对军校生活的期待、未来的规划,张晓都认真地回答了。

整个政审从上午九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两位工作人员才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临走时,科长的表情还是有些严肃,他看着张卫国说。

“张同志,今天了解的情况我们会如实向上级汇报。”

“如果后续需要补充材料,或者还有其他问题要核实,我们会再联系你,到时候还请你配合。”

“好的好的,一定配合,谢谢两位领导辛苦了。”

张卫国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楼道里,心里隐隐泛起一丝不安。

刚才工作人员严肃的表情,总让他觉得有点不踏实。

“爸,他们问了那么多问题,还问您以前打工的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张晓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走到张卫国身边,小声问,眼神里满是担忧。

张卫国赶紧掩饰住心里的不安,摸了摸女儿的头。

“应该没事,军校政审本来就严格,程序多,问得细也是应该的,别多想。”

话虽这么说,可他自己心里也有点忐忑。

08

7月15日上午,张晓的手机响了,是国防科大招生办打来的。

“张晓同学您好,您的军检和面试都已经通过了,目前正在进行政审环节。”

“还需要一点时间,请您耐心等待,有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好的,谢谢老师,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