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在上一集《致命破绽》中,因为一瓶番茄酱和一个被遗忘的《大富翁》棋盘,警方顺藤摸瓜,将大部分“火车大劫案”的参与者送进了监狱,每人获刑30年。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监狱的高墙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疯狂冒险的起点。 其中有一个名叫罗尼·比格斯的劫匪,他不仅成功越狱,还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摇滚明星式的反文化符号。欢迎阅读《幽灵列车档案》系列第三集:天涯逃犯。
第一章:这不是越狱,这是好莱坞大片1965年7月8日,伦敦旺兹沃思监狱(Wandsworth Prison)。
这里的围墙高得令人绝望,铁丝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对于被判了30年的罗尼·比格斯来说,这里本该是他度过余生的地方。但他显然没打算在这里养老。
比格斯在劫案团伙中其实只是个边缘角色,甚至有点“凑数”的嫌疑——他被拉入伙只是因为他认识一个会开火车的退休司机(那个司机最后还没派上用场)。但正是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混混,策划了英国历史上最嚣张的越狱。
那天下午,正值放风时间。比格斯和另外三名囚犯漫不经心地走到操场的一角。
突然,墙外传来一声低沉的引擎轰鸣。一辆经过改装的家具卡车停在了墙外。紧接着,一架软梯从墙外飞了进来,准确地挂在了墙头。
这简直就是电影情节的现实复刻。
“快!”比格斯低吼一声。
警卫还没反应过来,比格斯已经手脚并用地爬上了软梯。此时,这面平时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高墙,在他脚下仿佛成了通往自由的阶梯。
当他翻过墙头,跳到停在下面的卡车顶上的充气床垫时,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随后,他钻进了一辆接应的汽车,消失在伦敦复杂的街道网络中。
苏格兰场再次被打脸。那个因为番茄酱瓶子而被抓的倒霉蛋,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逃亡是昂贵的。为了这次越狱,比格斯几乎花光了分得的大部分赃款。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换一张脸。
他辗转来到巴黎,找到了那些专门为通缉犯服务的地下整容医生。 这可不是现在的微整形。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充满风险的赌博。
在昏暗的手术室里,医生切开了他的面部皮肤,垫高了颧骨,改变了鼻子的形状。当纱布拆开时,镜子里那个有些陌生的男人,终于有了在这个世界上重新呼吸的资格。
但这还不够安全。欧洲到处都是想抓他回去领赏的猎人。
于是,比格斯带着妻儿,用假护照飞往了地球的另一端——澳大利亚。
在那里,他隐姓埋名,做起了木匠和布景师。你能想象吗?那个全英国通缉的要犯,每天都在给悉尼的电视台搭建新闻演播室的背景板,甚至有几次,他就在背景板后面,听着前面的主持人播报关于“追捕罗尼·比格斯”的新闻。
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直到1969年,一张意外的新闻照片让他暴露了行踪。
此时,比格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抛下了在澳洲的家人(这成了他一生的道德污点),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巴拿马的船,并最终落脚在了那个热情的南美国度——巴西。
第三章:里约热内卢的“大熊猫”巴西,里约热内卢。这里没有英国引渡条约,这里有阳光、沙滩和桑巴舞。
苏格兰场的那个著名的侦探杰克·斯利帕(Jack Slipper)——人称“胶鞋杰克”,追了他半个地球。当斯利帕终于在里约的一家酒店把手铐铐在比格斯手上时,他以为自己赢了。
“罗尼·比格斯,跟我回英国。”斯利帕得意地说。
但比格斯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嘲讽微笑:“我想你得先问问我的律师,或者是我的……女朋友。”
原来,比格斯让一位名叫雷蒙达的巴西舞女怀了孕。根据巴西法律,为了保护巴西儿童的权益,作为父亲的他不能被驱逐出境。
就这样,比格斯成了“法律无法触碰的人”。斯利帕只能灰溜溜地空手飞回伦敦,而在飞机上被记者拍到他在睡觉的照片,更是让苏格兰场颜面扫地。
从此,比格斯开启了他最荒诞的“后半生”。
因为不能工作(身为通缉犯没有工作签证),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生财之道:把自己变成一个旅游景点。
如果你去里约旅游,只要付几十美元,就可以去比格斯家里和他共进午餐。你可以穿上一件印有“我去巴西见了罗尼·比格斯”的T恤,听他吹嘘当年的劫案细节,甚至可以和他合影。
他成了里约著名的“大熊猫”,只要给钱就能参观。
不仅如此,他还进军了娱乐圈。他和著名的朋克乐队**性手枪(Sex Pistols)**一起录制了歌曲《没有人是无辜的》(No One Is Innocent),这首歌甚至冲上了英国单曲榜的前十名。
他在MV里举着香槟,放肆地嘲笑着英国的法律和警察。对于当时的英国年轻人来说,他成了一种反叛体制的英雄;但对于那些还在监狱里服刑的同伙,以及那位被打残的火车司机米尔斯来说,这简直是伤口上撒盐。
第四章:自由的囚徒表面上看,比格斯赢了。他拥有自由,拥有名气,生活在热带天堂。
但真的是这样吗?
这种生活持续了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赢家”的光环开始褪色。
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靠着游客的施舍和媒体的版税勉强度日。他的豪宅不过是一个稍微大点的公寓。更重要的是,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
他不能离开巴西,一旦踏出国境线就会被捕。他错过了儿子的成长,错过了孙子的出生。当年的同伙一个个死去,或者出狱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只有他,像一个过气的小丑,还得被迫在游客面前一遍遍重复当年那个其实并不怎么光彩的故事。
晚年的比格斯遭遇了多次中风,行动不便,说话含糊不清。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越狱之王,变成了一个流着口水的老人。
在那无数个望着大西洋彼岸发呆的黄昏,他是否会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伦敦?是否会想起那杯温热的英式红茶?
巴西的阳光很烈,却照不进一个异乡人的灵魂。

2001年,一个震惊的消息传来:罗尼·比格斯要回英国自首。
不是因为悔过,而是因为他没钱治病了,而且他想在死前喝一杯真正的英国啤酒。
此时的他已经81岁,坐着轮椅,连话都说不出来。
当他的私人飞机降落在英国皇家空军基地时,大批警察如临大敌。但这场景更像是一场黑色的滑稽剧——一群壮汉逮捕了一个风烛残年的残疾老人。
他被送回了监狱,继续服那剩下的刑期。但仅仅几年后,因为身体状况恶化,他被批准保外就医,并在养老院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2013年,罗尼·比格斯去世。
在他的葬礼上,有人在他棺材上放了一面英国国旗和一条巴西围巾。这似乎是他分裂一生的最好注脚。
他嘲弄了法律36年,最后却还是回到了法律的怀抱寻求庇护。他为了自由逃离故土,最后却为了故土放弃了自由。

这究竟是一场胜利,还是一场漫长的流放?
(第三篇完)
下集预告:比格斯虽然抢尽了风头,但他终究只是个配角。这起惊天劫案真正的策划者、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拿破仑”布鲁斯·雷诺兹,他的命运又如何呢? 他在墨西哥过着怎样的奢靡生活?又是为什么在钱还没花完时就选择自投罗网?敬请关注《幽灵列车档案》系列第四集:《“我从不后悔”:火车大劫案主谋雷诺兹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