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管理之文化框架

管理之文化框架管理实践古已有之,但根据不断积累的知识进行的正式管理研究则相对新鲜。管理对于有组织的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有关

管理之文化框架

管理实践古已有之,但根据不断积累的知识进行的正式管理研究则相对新鲜。管理对于有组织的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有关管理的一个广义的操作定义是:管理对于有组织的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有关管理的一个广义的操作定义是视其为一种活动,即执行某些特定的功能,以获得对人和物的资源的有效采购、配置和利用,从而达到某个目标。因此,管理思想就是关于管理活动及其职能、目的、范围的知识体系。管理研究如同对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展开的故事,讲述了对于工作实质、人类实质以及组织实质的不断变化的认识。

纵观历史,关于管理组织的概念是如何演变的?要想理解这种演变动力学,我们需要一种文化框架来分析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管理并不是一种封闭的活动,虽然管理者是在一套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和规章制度内作出决策的。毋宁说,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管理者在其中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被环境影响。

文化是一个社会中能够一代一代传承的所有“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任何责任和习惯”的总和。文化是一个相当宽泛的主题,本书的研究仅限于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层面能够影响组织管理工作的具体理念。人类行为是过去和当前的文化力量的产物。与此类似,管理学这门学科也是过去和当前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力量政治和科技力量的一种产物。

贝德安(Bedeian)观察到,“过去的安排——制度、角色、文化形式——并不是简单地被取代,而是被改造和再组合,从而产生当前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去在反反复复地告知当前的情形,人们认识和了解过去的探索永远不会结束”。当代的管理专业学生只了解当前的组织,只阅读当代作者的书籍,而对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政策的背景知识几乎不屑一顾。管理思想并不是从文化的真空中发展出来的,管理者常常会发现,他们的工作受到既有文化的影响。

研究现代管理,必须回顾过去,以了解我们共同传承的遗产是如何被创造的。实际上,我们文化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以及科技层面是密切相关和互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文化框架。 在本章以及接下来的所有章节中,我们会分别介绍它们,这样做只是为了陈述方便。此外,我们的注意力限定在可以最直接应用于组织管理的那部分文化内容,而忽略其他的文化现象,例如艺术、文学和音乐。

经济层面

文化的经济层面是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资源可以由人类或者自然创造。资源这一术语指的是用以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有形物体和无形努力。物质资源包括土地、建筑、原材料、半成品、工具、设备或者其他有形物体。科技,即我们对制造和使用工具与设备的技艺和应用科学的理解,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速度发展,从而在任何一个特定时期内影响资源的使用。

人类的思想和努力也是资源,因为它们设计、组合、塑造和执行其他能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纵观历史,人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配置稀缺资源以生产和分配产品、服务。海伯纳(Heilbroner)把这些配置资源的方法分为三类:

传统方法、命令方法以及市场方法。传统方法在过去的社会规则中运行:科技基本上停滞不前,职业由一代传到下一代,农业占据统治地位,而且社会和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说是封闭和不变的。

命令方法指的是某个核心人物或机构的意愿强加给经济体中的其他人或机构,以决定资源如何配置和利用。经济的总司令官可能是最高统治者或者中央机构。有关生产什么产品 有关生产什么产品,价格和工资是多少,以及经济产品和服务如何分配的决策,都是由某个核心源作出的。

海伯纳认为市场方法是一种相对近代的现象,它依赖各种客观因素和人的决策来共同配置资源。价格、工资和利率是由那些拥有产品或服务的人与那些想要获得产品或服务的人之间通过谈判过程决定的;所有的资源都追求最佳回报,没有中央机构或优先权进行干预。

在真正的实践中,现代社会体现了传统方法、命令方法和市场方法的混合。虽然我们的历史主要是受到传统方法和命令方法的影响,但是我们在后面会看到,市场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创造了对一套正规的管理思想的需求。简而言之,科技进步以及各种资源配置方法之间的大致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者如何从事他们的工作。传统导向的经济体使用各种优先规则来约束管理者的角色,在命令导向的经济体中,管理者成为中央决策的执行者,而市场体制则为竞争性地利用资源以刺激产品和服务供应增长开辟了道路。

社会层面

文化的社会层面指的是在特定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并不是独自生活的,为了共同利益或进一步实现个人目标,人类发现了群体的优势。在形成群体时,聚到一起的是各种各样具有不同需求、不同能力和不同价值观的人。鉴于这种多样性,如果不发展出某种同质性,这个群体将无法存在下去。因此,所有参与者会形成一个“契约”,该契约包含一些可以确保该群体生存下去的共同信念、态度和行为(该契约包括一些关于人们如何行为以维护该群体的公共规则和协议。这个具有约束力的不成文契约界定了有关他人行为的假设,以及有关个体之间互惠对待的期望。它还包括如何最好地联合和协作,以完成一项任务、制造一种商品或满足社会伙伴的需要)。这个不成文但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包括一项关于如何最好地联合和协调各种努力以完成各种任务的隐含协议。

价值观,即确定某种特定类型的行为是否恰当的文化标准,是社会互动的另一个部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经济事务深深地嵌在社会信任当中,是社会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中,价值观也会不同,管理的成效受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该文化中盛行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政治层面

文化的政治层面指的是个体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立社会秩序和保护生命与财产所必需的法律和政治安排。如果社会秩序缺失,则是失序状态;除非存在某种规定来保护理性免受非理性行动者的破坏,否则,结果将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彻底混乱。

当秩序出现时,失序状态就会结束。维护秩序和稳定的政治机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代议制政府、君主政体或者独裁制度。关于人性本质的政治假设多种多样,在连续体的一端是民主自治信念,在连续体的另一端,则是需要某个统治精英(或者个人)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人,认为人们不能或不愿管理自己。有关财产、契约和公正的规定,也会因为政治制度的本质不同而改变。

组织的管理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该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政府形式、是否有拥有财产的权力、为提供产品和服务而缔结契约的能力、可以用来纠正错误的申诉机制。

科技层面

文化的科技层面是制造、使用工具和设备的艺术和应用科学。历史学家指出,在远古时代,例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科技在数千年中不断发展,有时迅猛,有时缓慢,为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发展添加助力。

科技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它能产生有益的结果,也能产生有害的结果。兰德斯(Landes)警告我们说:对知识的攫取和利用是危险的行为,但是人们必须也必将知道,并且一旦知道,将不会忘记……科学和技术的联姻是数千年来智慧发展的高潮。它们也是同时具有善和恶的庞大力量,而且有时候恶远远超过了善。尽管如此,知识和技术的进行曲仍在继续……

虽然可能是危险的,但是“对知识的攫取和利用”已经推动全球的工业和贸易从劳动密集型进入资本密集型并最终进入知识密集型。

在受传统束缚的社会或者封闭社会中,科技往往发展缓慢,因为它对现状构成了威胁。基泽(Kieser)对中世纪的行会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它)使所有成员的生产和销售条件尽可能保持一致。(行会的)任何师傅都不应该在损害其他同行的情况下获利……这些师傅只能雇用数量有限的熟练工人……而且他们不被允许亲自挑选那些熟练工人……工资和工作时间是统一规定的。对顾客的追逐是明令禁止的……创新受到抑制。

受传统束缚的社会或者封闭的社会,囿于旧规则,会抑制创新,也没有什么动力去探究新知识,去进行探索或者实验。如果社会现状抑制教育创新、自由探索,需要为发现新事物而承担必要风险的勇气,那么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就会受限。

文化的科技层面对于如何管理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将看到许多关于科技如何影响国家文化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的例子。巧妙利用科学知识,我们有可能影响文化的各个层面。1790年1月8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在美国国会发表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就非常鼓励科技推广,他说道:“在每一个国家,知识都是公共福祉的最可靠基础。”对知识的追求以及科学进步带来的技术发展,必须永不停步,它们推动我们去学习,去做得更好,去生活得更好。

经济、社会、政治和科技层面的互动构成了文化整体,而且这些层面是研究管理思想演变的有效的分析工具,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框架会影响管理者,也会影响产品和服务的配置方式。

摘自:《管理思想史(第7版)》 — [美] 丹尼尔·雷恩 [美] 阿瑟·贝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