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水质中氨氮的测定方法

氨氮是水质监测的核心指标,其含量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程度与自净能力,在环境监测、水处理工程、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氨氮是水质监测的核心指标,其含量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程度与自净能力,在环境监测、水处理工程、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在线测定技术因操作便捷、响应快速、数据连续等优势,成为主流测定方式,该技术通过特异性识别铵离子的电化学信号转换,结合温度补偿机制实现精准量化,相关成果已纳入多项水质监测技术规范。

测定原理与技术特性

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核心是利用铵离子选择电极的特异性响应,电极内部专用 PVC 膜仅允许铵离子渗透,浸入水样后引发膜内外电位差变化,经信号转换模块转化为与氨氮浓度相关的电信号。温度补偿元件不可或缺,水质监测专家强调,Pt1000 元件实现的自动温度补偿,可抵消 0~40℃水温波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该技术量程覆盖 0~100.00mg/L(分辨率 0.01mg/L)与 0~1000.0mg/L(分辨率 0.1mg/L),适配不同污染程度水体监测;测定精度达 ±10% 或 ±1mg/L,温度精度 ±0.5℃,符合国家监测标准。信号输出采用 RS-485 总线与 Modbus/RTU 协议,可直接接入工业控制设备,外壳耐腐蚀且防护等级达 IP68,能适应复杂环境并延长使用寿命。

安装规范与操作要求

安装科学性直接影响测定可靠性,传感器采用通用管螺纹设计,支持浸入式、管道式等多种安装形式,且必须保持至少 15 度倾斜角度,不得倒置或水平安装,避免电极感应面产生气泡。安装位置需避开水体湍流、沉淀物堆积区域及强电磁干扰源,防止影响信号传输。

电气连接需使用 4 芯双绞屏蔽线,按红色电源线、黑色地线、蓝色 485A、白色 485B 的线序接线,接线前核对线序避免设备损坏,所有接线处均需做防水处理,线缆需具备防腐蚀能力,通电前需全面检查接线牢固性与防水措施。

校准流程与维护要点

传感器出厂前已校准,数据偏差超允许范围时需及时校准。校准分为零点与斜率两步,需准备对应标准溶液与活化液,将传感器浸入标准溶液静置 5 分钟,数据稳定后若超误差则通过控制设备发送校准指令。

日常维护中,电极使用前需在活化液中浸泡 24 小时,再经蒸馏水浸泡 10 分钟、稀释铵离子溶液平衡 2 小时;清洗时用蒸馏水冲洗并吸干水分,切勿擦拭感应膜。长期储存需清洗擦干电极头部并密封,避免接触污染物;接线端子沾污时用无水酒精擦拭吹干,电极膜出现沉积物或测量误差时需校准,校准无效则更换电极。

干扰因素与控制措施

水体中共存离子是主要干扰源,氢离子在低铵离子浓度体系中干扰显著,钾离子、钠离子等也存在一定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控制水样 pH 值在 4~10 范围可降低氢离子干扰,高干扰离子水样可经蒸馏或离子交换预处理,选择高特异性电极膜也能提升选择性。

应用场景与技术优势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的实时监测,为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污水处理厂关键节点安装可监测氨氮去除效果,助力工艺调整;在水产养殖中可预警水质恶化风险,保障养殖环境安全。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复杂预处理,直接在线测定且响应快速,设备功耗低、体积小巧,支持组网与远程传输,适合规模化监测网络建设,为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