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奇男子王保保:黄河抱木逃生,硬刚徐达,朱元璋七次招降都碰壁!

洪武三年,陇西高原沈儿峪山谷间,十万明军势如破竹,硬生生撕开元军防线。山谷被火焰与浓烟吞没,八万将士倒在火海之中,千余官

洪武三年,陇西高原沈儿峪山谷间,十万明军势如破竹,硬生生撕开元军防线。山谷被火焰与浓烟吞没,八万将士倒在火海之中,千余官员落入明军之手。

元朝名将扩廓帖木儿,当时人称“王保保”,护着家眷突围。

背后火把映红天空,前方是汛期黄河,浊浪翻滚,浮冰撞得崖壁作响。渡口早被封死,他眼角一扫,看见一根碗口粗的杨木桩在激流中打转。

“绑紧。”他沉声吩咐,解下丝绦,把妻儿缚在木桩上,卸下盔甲,纵身跃入刺骨河水。

浪头迎面扑来,他死死托住木桩,双腿拼命蹬水逆流而上。

岸边明军愣在当场,弓弦拉开,却无人放箭,这样的拼命之人,谁下得去手?

他把妻儿送上北岸后,又折回去救母,将老人背在背上,一步步蹚上河滩,明军忍不住发出惊叹。《明史》留下寥寥文字:

“至黄河,得流木以渡。”

王保保本籍在今河南沈丘、安徽临泉一带,父亲是汉人官员,母亲出自蒙古贵族。

他舅舅察罕帖木儿是元末名将,自幼将他收在麾下,王保保从小受儒家典籍熏陶,又浸在蒙古与维吾尔文化中,文字骑射皆通。

二十岁那年,舅舅遭叛将所害,他带五十死士夜袭益都,剖叛将心脏祭旗,震动关陕河洛。

红巾军横扫中原时,他势力盘踞河南、陕西、甘肃,拥兵数十万,被封河南王,总领天下兵马。

可元廷内斗连绵,他与李思齐、张良弼龃龉不断,被卷进顺帝与太子之争,他支持太子,对抗权臣孛罗帖木儿。

朱元璋崛起后,他几次挥兵南下,却总被内讧拖住后腿。

沈儿峪这一战,正是积怨引爆的火点。

朱元璋派徐达北伐,王保保准备在定西阻击,李思齐袖手旁观,他孤军奋战,兵败如山倒。

徐达切断粮道,朱元璋又买通河西粮商,元军饥困难支,四月火炮齐发,山谷中火势失控,烈焰漫天,八万将士被活活烧没。

他靠那根浮木渡河,先救妻儿,再背母亲上岸,逃入漠北。

但他没有沉沦,他凭威望招旧部,许诺土地与战利品,聚起数万残兵。

武器马匹多从袭取边镇而来,北元朝廷偶尔给些粮饷。

他以游击立根,小队抢粮练兵,大部队苦训骑射阵法,军纪极严。

两年后,溃兵变精锐,埋下岭北一战的伏笔。

洪武五年,朱元璋再出三路北伐:徐达走雁门,李文忠走居庸,冯胜走金兰。

王保保故意放出空隙,引徐达深入,亲率主力盯防,再令贺宗哲埋伏岭北(今蒙古杭爱山北)。

五月初六,徐达进入山谷,贺宗哲挥兵抄杀,八万元军合围,明军被压得抬不起头,曹良臣阵亡,五万明军只剩三万出头。

徐达只好挖壕固守,王保保却趁风沙突击,明军狼狈撤退,此战让徐达背负重创,北伐拖了八年。

《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

“扩廓帖木儿败明军于岭北,徐达退师,死伤数万。”

寥寥几句,把惨烈与震动都点得分明,也把王保保令明廷忌惮之处,写死在史册里。

岭北得胜后,朱元璋对他既恨又惜,七次遣使招降,带去金银与女子,还祭拜察罕帖木儿墓。

沈儿峪战后,他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号观音奴)嫁给次子朱樉,封秦王妃,意在拉拢。

朱元璋还派降将李思齐劝说,王保保摆宴三日,逼李自断右臂,李回去后气血攻心死去。朱元璋叹道:

“吾三大遗憾:无传国玺,未得元太子,最恨不得王保保!”

《元史·扩廓帖木儿传》写道:

“扩廓帖木儿忠于元室,屡拒明招,誓不南面。”

这一评语,把他的心志勾勒得极准,王保保口中的“誓不南面”,源于对元室的孤忠。

大都失陷那天,他护顺帝北遁,心境从守国转为护宗。

察罕帖木儿生前影响极深,他自觉承那“虽亡犹存”的余绪,太子曾劝他自立为王,他也不为所动。

洪武八年,他病逝于哈剌那海一带,年纪史书无载,妻子毛氏自缢殉身。

他少年平乱,中年掌兵,晚年抱残守义;《元史》记他早年剿山东河南匪寇,两败山西明军;《明实录》写他岭北挫徐达、朱元璋几番招抚。

他的一生像那根浮木,在乱世洪流中不沉不溺。

朱元璋敬他那股“不管千万人也敢上”的劲骨,后人称他“青铁”——青出于蓝,性如精铁,他也确实用一生写下铁血的一页。

参考资料:

1、张廷玉等(1739) 《明史》 北京:中华书局。(本书卷124扩廓帖木儿传详载其生平事迹、沈儿峪败逃及岭北反击,基于明代实录,考证其与朱元璋互动。)

2、宋濂等(1370) 《元史》 北京:中华书局。(本书卷141扩廓帖木儿传记载其早年征战与对元忠诚,补充沈儿峪前势力分布。)

3、朱元璋等编(1418) 《明实录·太祖实录》 北京:中华书局。(本书卷七十五、卷一百详录岭北之战与病逝细节,考证明朝招降与残部去向。)

观点声明:本文基于历史资料整理,旨在还原王保保从沈儿峪败逃到漠北孤忠的传奇一生及他对元明的深远影响,文中所有观点为笔者整理分析,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官方意见。解读因视角不同而异,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后留言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图片来源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用于内容展示与说明,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