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大美界》原创
作者 | 李雪颖
2025年年中,在距离深圳1.2万公里外的波士顿,一台来自中国的医美设备成功在隶属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威尔曼光医学中心装机。
这款设备来自半岛医疗(base深圳),在年初斩获美国FDA 510(K)认证,如今正在北美大量装机——这是中国创新征战全球的又一经典案例。
仅过数月,10月29日首个获得三类证的国产黄金微针设备诞生;11月3日,全新“第三代半岛超声炮”(半岛大超炮)获取国内首个超声医美“三类械”证书——这些同样来自半岛医疗。
实际上,这些重磅医美设备诞生的背后,是一位中国外科医生跨越17年的“破壁”征程。
半岛医疗创始人兼CEO雷晓兵告诉《大美界》:“半岛医疗的定位是一家‘为技术发烧而生’的全球化医美器械公司,我们组织了400位研发工程师醉心于创新技术的研发,用心打磨着几款世界级的好产品,并希望联合所有的机构和医生,一起造福全球更多的求美者。”
从无影灯下的肝胆外科医生,到引领国产医美器械突破并登上国际舞台的创业者,雷晓兵的转身,源于一场刻骨铭心的“卡脖子”之痛。
1
亲历“卡脖子”之痛,誓破外资垄断
故事的缘起还要回到2004年。彼时,雷晓兵还是公立医院的一名肝胆外科医生。
如果按照正常剧本,雷晓兵很有可能走上主治医生到副主任医生,再到成为一名主任医生的职业路径。
但皮肤科一次关键进口激光设备的故障,深刻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个损坏的零件,厂商报出天价维修费,修复周期竟长达三个月。设备停摆,患者等待,这种无力感深深刺痛了他。
究其本质,还是因为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定价权全在外资手中。
不止皮肤科,一个行业内熟知的数据是:21世纪初,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超90%份额被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巨头占据,维修服务成本高昂且周期长是普遍现象。
雷晓兵预感,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上,中国势必走上原发创新之路——中国医疗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但设备供应存在巨大缺口。而这,成了他创业的契机。
于是,他果断以进口设备代理商身份起步,采取“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潜心学习国际经验。
2008年,雷晓兵在嘉陵江畔的民房里创业,以所在地重庆渝中半岛为名,为公司取名半岛医疗,走上自主研发之路。
公司创立之初便立下铁律——“终生不开医美机构”,专注设备研发,避免利益冲突,确保与医疗机构建立纯粹的合作信任。其初心清晰而坚定:打造医疗与美容技术创新平台,让中国医院和机构真正“买得起、用得好”高端设备。
2
医工协作,死磕护城河
雷晓兵为半岛医疗植入的核心基因,是差异化的“医工合作”模式。
据他观察,光电设备行业发展历程中,全球著名的设备公司都有医生深度参与技术研发的过程。比如R.Rox.Anderson博士发明的点阵激光,又如治疗血管病变的Vbeam激光和强脉冲光等。
“我们认为这种依靠临床医生的创新模式是可行的,虽然很多国内企业没有这样做,但这却是半岛这种新兴企业的机会。”雷晓兵强调。
基于此,半岛医疗从皮肤科切入——一个当时不被看好但潜力巨大的领域。
具体来说,皮肤科医生提出临床需求,工程师快速改进,通过“医工合作”诞生新设备。
然而,创新之路布满荆棘。从一个临床灵感的萌芽,到技术专利、实验室原型、成熟产品,直至最终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认证成为商品,往往需要四年甚至更漫长的“死磕”。
以全球首台“红紫光治疗仪”的研发经过为例。2011年,半岛医疗与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启动合作。该院专家临床发现,在特定精确温控下,308nm波长的紫外线对白癜风疗效显著,但市面设备无法达标。半岛工程师团队驻扎医院临床一线,与医生反复试验、调试。
历经无数次失败与优化,最终攻克精准温控技术难关。该设备于2015年获得NMPA认证(原CFDA),如今已成为国内三甲医院皮肤科的标配设备。
半岛医疗将这种方法总结为“积木式创新”策略——在医学理论支撑下,提炼现有技术元素进行组合应用。
为了系统化推进更多产品的研发,半岛构建了清晰的“医工结合路线图”。向上,紧密追踪全球技术前沿;向下,与全国152家合作医院共建“临床需求池”,并定期举行医工对接会。
正是这种深度协同,推动半岛在射频、超声、激光等核心技术领域建立起护城河。公司研发团队不断壮大,目前约400人,占总人数30%。持续投入结出硕果:
2015年,率先取得国内械三类1064nm、755nm激光平台注册证(注册证号:20153010711),首个激光专利获批;
2017年,首个激光发明专利获批;
2021年,半岛超声炮上市,其是国内首个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聚焦超声医美设备。
2024年,半岛白极光获批上市。
2025年,持有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半岛大超炮、半岛逆时针获批上市。
截至目前,半岛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000余项(已授权500余项),培育出半岛超声炮®、黄金微针®等市场明星产品,覆盖皮肤科、整形外科、产康私密、家用产品。

▲产品信息来自半岛医疗官网《大美界》制图
凭借产品矩阵和专利壁垒,半岛医疗迅速崛起:2017年,被Medical Insight报告列为中国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前五;2018年,入选Global Info Research“未来5年皮肤科最具潜力品牌”;2025年上半年,“第二代半岛超声炮”话题在小红书平台的阅读量和搜索量分别同比增加了2120%、385%,热度不减。
3
从国产替代到全球输出,迎战行业无序
今年年初,半岛黄金微针产品成功获得美国FDA 510(K)认证,成为首款获此认证的国产黄金微针设备。这标志着半岛医疗的高端光电设备获得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为其进入北美、欧洲等主流市场铺平道路。
据了解,半岛医疗已累计获得FDA、CE、NMPA等全球认证约70项,产品覆盖超5000家医美机构,服务人群400万+。
雷晓兵感慨:“十多年前,国内都用国外教材、设备和材料。现在,中国技术能被世界接受。”
然而,当技术与产品在实现质的突破过程中,中国的求美者却很难享受好的产品与服务——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非法的“黑医美”(包括使用假冒设备、药品等)大致占据了近三成的市场份额。
举个例子,半岛医疗的“超声炮”虽然已经覆盖5000多家医院,但市面上仍有2万家机构使用假冒设备。
这背后是价格战、以次充好、无证行医等乱象的滋生,最终损害求美者权益和行业信誉。
为应对“山寨设备、黑机构”的挑战,半岛医疗推出“四重验真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设备真伪、治疗头合法性、机构资质及医师认证信息。这不仅降低了医疗风险,更推动半岛从设备供应商向行业标准与信任体系构建者转型。
然而,单打独斗影响有限,整个医美行业仍处于需要规范的发展阶段。为此,半岛医疗积极与生态伙伴合作。例如,2025年与美团医美达成战略合作,推出黄金微针美团特供国际版,以通过供应链合作,将正品保障、溯源验真服务直接触达终端用户。
其实,这不是半岛医疗第一次对医美行业无序发展“宣战”:2008年,半岛推出“售后服务零利润”政策,这在当时被视为“商业自杀”。但雷晓兵视其为倒逼质量的利器:“维修不赚钱,就必须把产品故障率压到趋近于零!”
截至目前,半岛医疗售后网络覆盖全国超万家机构,响应时间缩至48小时,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更引领行业从“一次性销售”转向注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
如今,17年过去,雷晓兵成功带领半岛医疗从江畔民房走向国际舞台,但其仍初心如磐。
“我们将持续做重视研发、重视医生意见、重视消费者感受的偏执狂。在绝对安全治疗的前提下,追寻求美者的舒适性与效果的双平衡,研发出让全球绝大数医美机构都能买的起、用的起的尖端医美设备。”雷晓兵表示。
而这份以解决“卡脖子”为起点的执着,正成为推动中国医美器械走向规范、品质与创新的独特叙事。
谁是你眼中的中国医美创业家?
留言滴滴《大美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