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身正不怕影子斜”?汪苏泷深夜演唱会发声,张碧晨彻底告别!

“北京有烤鸭,兰州有牛肉面,那深圳有什么?”汪苏泷在舞台中央,笑着问出这句看似轻松的问题,但接下来的回答却意味深长——“

“北京有烤鸭,兰州有牛肉面,那深圳有什么?”

汪苏泷在舞台中央,笑着问出这句看似轻松的问题,但接下来的回答却意味深长——

“深圳有影子,因为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一句巧妙借“深圳”谐音“身正”的说法,瞬间点燃现场掌声雷动。然而熟悉他最近争议的人都懂,这哪里是玩梗?分明是正面回应。

汪苏泷这场“开麦”,是在回应什么?答案显然指向了最近的“《年轮》原唱归属之争”。

而另一边,张碧晨也在同一时间发布正式声明,态度坚决地表示:“将不再演唱《年轮》”。

原本一首陪伴无数人青春回忆的经典歌曲,如今成了“版权之争”的主战场,也成为了两位音乐人之间的“分水岭”。

于是问题来了:

是谁在坚守真相?又是谁选择体面退出?

01|一首《年轮》,唱出了汪苏泷和张碧晨的裂痕

事情的起点,看似偶然,却其实早有预兆。

起初,只是短视频平台上一位粉丝众多的网红——旺仔小乔,在直播时翻唱《年轮》,并斩钉截铁地称:“这首歌的原唱只有张碧晨。”

话音刚落,评论区瞬间炸锅:

“不是双原唱吗?”“汪苏泷不是还写了这首歌?”“咋只剩下女声了?”

但面对这些质疑,这位网红坚持己见,语气坚定,毫无退让:“我说一百遍也还是张碧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言一出,不仅激怒了汪苏泷粉丝,也迅速将张碧晨推上风口浪尖。而事情真正引发爆炸的节点,是汪苏泷在凌晨发布声明。

他明确强调:

自己是歌曲唯一的词曲作者;《年轮》原版一直是男女对唱版本;因持续的误解与不实信息,将收回该歌曲的授权使用权。

这封声明措辞冷静,却不乏坚定,给人一种“忍无可忍”的压抑感。

而仅仅两个小时后,张碧晨团队迅速回应,在微博发文表示:

她是这首歌的唯一原唱,并有与制作方签署的合约为证,享有永久演唱权,但出于“尊重和自我选择”,将不再演唱此歌。

两位歌手的发声,像是针尖对麦芒,彼此毫不相让。

如果说这是一场“合作回忆”的告别,那它更像是一场“原唱所有权”的正面对撞。

有网友评论:“明明是十年前的一首情歌,现在却成了如今的控诉书。”

还有人调侃:“年轮转了一圈,最后把人给绕晕了。”

02|汪苏泷舞台回应,自带风度却也有隐忍的痛

7月25日晚,汪苏泷在深圳开唱,继续他的“十万伏特2.0巡演”。面对台下数万歌迷,他轻描淡写地甩出一句话,表面上讲的是地理美食,实则字字带刺:

“深圳有影子,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看似一则地理冷笑话,实则句句是回应。

汪苏泷没有点名,但明眼人都听得懂。他借助“身正”与“深圳”的谐音,用一句话反击外界所有关于他“蹭热度”“炒作自己是原唱”的质疑。

这是汪苏泷式的表达,不激烈不咆哮,但不代表他不委屈、不愤怒。

实际上,自这场风波爆发以来,汪苏泷遭到了不少恶评——

有人骂他“过气蹭张碧晨流量”,有人说他“抓版权炒冷饭”,甚至还有人攻击他的外貌与“娘炮形象”。

而更让人心酸的是,一直以来,汪苏泷都把自己的创作看得比名声更重要。

他是《有点甜》《一笑倾城》《不分手的恋爱》的创作者,也是无数爆款OST的幕后功臣。《年轮》的歌词和旋律,都是他亲手创作的心血结晶。

他不是没有资本“火一把”,但他偏偏选择了做音乐背后那颗默默燃烧的“伏特电池”。

所以这次,《年轮》被人篡改归属、自己被边缘化,他才会选择硬刚,选择拿回属于他的东西。

因为他知道,再不发声,大家就真的以为这首歌,只属于张碧晨。

03|张碧晨“体面”告别,是真尊重还是冷处理?

与汪苏泷“正面刚”不同,张碧晨的回应显得更克制,甚至可以说是“体面”。

她不争论、不反击,只是通过工作室发布一则三点说明:

她拥有全球演唱权;未来不再演唱这首歌;感谢曾经合作的词曲创作者。

简单利落、不带情绪,看似得体周到,实则隐藏了某种“冷处理”的姿态。

她没有正面回应“是否为唯一原唱”的问题,只是从“合约层面”强调拥有权利。这就像是在说:“不管你们争什么,我不参与,但我的立场清楚。”

但在大众看来,这种“淡出”式的处理,更像是一种“置身事外”,甚至引发不少网友质疑:

“你不是双原唱吗?为何合约里写的是你是唯一?”“汪苏泷把版权拿回去了,你还说有全球使用权,谁说了算?”“如果真是双原唱,怎么到了风口浪尖你一个人走了?”

其实,对于张碧晨来说,这件事也是两难。

一方面,她确实因《年轮》走进大众视野,歌曲的高音部分成了她的标志音色;另一方面,她若承认双原唱,也意味着需要回头为过去的“模糊宣传”负责。

所以选择退出舞台,既是自保,也是不想继续深陷泥潭。

她知道这首歌如今已不再是音乐作品,而成了被争议和营销利用的“公共财产”。

于是她选择告别,体面转身,留下一句“感恩”,就像很多人在职场离职时写的告别信,礼貌、克制,却不尽人意。

结语|音乐应归音乐人,经典不该被流量碾碎

曾几何时,《年轮》是一首安静温柔的歌,讲述时光与爱情的辗转,如今却因一场翻唱风波,被推上热搜,被演唱者撕裂,被粉丝误解。

原本是一次“双赢”的合作——男声温柔,女声空灵,共同造就这首OST神曲。

而如今,却因一句“只有一个原唱”,让两位主角都成了“炮灰”。

值得一提的是,风波的引起者网红“旺仔小乔”至今未正面道歉,反而在翻唱作品中继续“表演”,她的演唱会也因此收获了更多关注。

这,或许就是今天流量逻辑的冰冷现实:说真话的要挨骂,沉默的人被吹捧,搞事的人赚走一切。

但我们不该忘记——一首歌的背后,是创作者的夜以继日,是歌者的声线打磨,是团队的每一次试错。

这份坚持和汗水,不是某位网红一句“原唱是谁”就能抹去的。

所以,无论你站在汪苏泷一边,或是支持张碧晨,都请记得,真正让我们泪目、共鸣、回忆涌动的,不是这些争议,而是那一句:

“年轮它一圈圈那么认真,刻下时间对爱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