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英雄并非生来无畏,来听听这些残疾人讲他们的故事

我们常说,英雄并非生来无畏,而是知晓恐惧仍选择前行。同样,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不乏那些看似“英雄时刻”的瞬间。今天,我

我们常说,英雄并非生来无畏,而是知晓恐惧仍选择前行。同样,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不乏那些看似“英雄时刻”的瞬间。

今天,我们汇聚了四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投稿,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共同诠释了“我的英雄时刻”这一主题。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勇气、坚持与成长,更传递了希望、温暖与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向着更好的未来迈进。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我们希望通过揭露残障者生活真实的细节,没有煽情,没有刻意的添加,让大众更加了解、接纳和平视残障群体。

接下来,请听Ta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KK 广东广州

2023年的夏天,我报了杜银玲的手语学习课程。从此走在不断学习手语的路上。

我对杜银玲的关注大概始于2015年,当时我还在国外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社会里,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机会与数量就会井喷式的增多。

一个人跑步、一个人看书、一个人购物、一个人面对很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直到某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不用说话,不必听见,然后也就顺理成章地萌生了想去了解这类人群的想法。

我会一直想:听力障碍者和言语障碍者会怎么看我看到的东西呢?对于同一样东西,他们和我的感受会有不同吗?表达出来又有区别吗?

很幸运,我在微博上“找”到了杜银玲——她的微博ID,开始关注她,直到2023年决定在她的带领下,去领略一下不同的“风景”。

没有学习手语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靠说话、用文字就能吸引和打动很多人的人(这是我赖以生存并可以糊口的技能)。

可是,当我看见杜银玲用双手打出无数我熟悉的事物的时候,看见她打出一句句话、一首首诗、一首首歌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一种简单的美——实际上并不简单,发现了另一种吸引人和打动人的可能。

我甚至发现某些情况下,肢体的描述力远远胜过语言,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达成目的,这本来就是我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可是我忽略了,竟然忘记了。

我终于为自己的疑问找到了答案。不仅如此,在我伸出手的时候,我知道,我又赢了自己一次。

珠江夜景,KK摄

@龚祖行 广西南宁

2025年2月19日,像往常一样走过那个路口。无意间眼光扫过旁边的中国邮政银行,惊喜的发现,那里做好了一条完美的无障碍通道。

就在10天之前。因为要去银行办事,发现那里的通道很陡峭,对于我这个轮椅使用者来说,这是很危险的事。所以我就拨打了12345热线进行了投诉,没想到不到10天的时间,就把一条无障碍通道完美的呈现在我眼前。这样高效的处理结果,真的让我感到一阵的欣喜。

回想我投诉我老家宾阳县城的电信大楼缺乏无障碍通道,前后投诉了差不多10次,周期长达一年,才做好了一条无障碍通道。此刻,我不禁感慨,还是南宁这个大城市对无障碍比较重视。

我之所以对无障碍那么热衷。我想是源于一种本能吧。我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和右手瘫痪,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学校内部的环境对于坐着轮椅的我来说,处处制肘。在上了小学二年级之后,我被劝退了。

想找书来看,但是宾阳县城唯一的图书馆在二楼。没有电梯,那是我高不可攀的地方。就这样,在我求学求知的年纪,却是求学无门,求知无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包括我父母都在说,这是我的问题,谁让我残疾,这就是我的命。无数次我洒泪仰天长叹,难道真的是我的错?

长大后,听到了无障碍这个词。随着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因为无障碍的缺失,无数残障人士在求学、求知、工作、社交、交通等各个方面举步维艰,处处碰壁。

同时,我也认识了很多为无障碍倡导的朋友,而我,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其中的一员,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些看似普通的坡道、盲道、低位设施……,对于我们而言,是通往正常生活的桥梁。

这些年,每看到一个地方缺乏无障碍设施,我都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总是忍不住去投诉。曾经,我们的努力更多是基于道义上的呼吁,而现在,随着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正式颁布实施,一切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如今,我们终于可以以法律的名义,为残障群体争取应有的权益,让每一个残障人士都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自由地奔赴未来。

☜无障碍设施改造前 ☞无障碍设置改造后

@热爱生活的沐沐 北京

我目前在北京三年多,大学毕业至今已经七年多了。

2017 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天津,大四下半学期实习与转正做了一年半的新媒体编辑与人事工作,工作内容很杂,除了需要听力的事之外,能做的事儿都做:人事、新媒体、财务、设计、手语培训、撰写培训资料等。后来回老家做特教临聘教师三年,主要教学初高中计算机和艺术设计,工作之余,尝试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学校的工作固然是安逸的,但总感觉人生缺少些什么,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似乎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正好爱人在北京工作稳定,所以下定决心,结束了我三年的特教生涯,鼓起勇气与爱人踏上了北漂之路。

初到北京,求职不顺,跟不上北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要求,通过找工作海量投递简历,发现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在北京生存与发展,于是捡起了自己从小喜爱的绘画。

有幸遇到了网易课堂的微光计划,免费学习了商业插画课程,也认识了很多残障朋友。为了更好的全面个人提升,报名学习了米你课堂,开启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学习专业的平面设计和商业插画来完善个人设计能力。毕业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多了一份可以求职的技能。

新的一年,我依然不断地学习精进设计技能,距离高级设计能力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在积极找工作的同时,兼职承接一些中级水平的设计项目,在学习过程中边找工作边提升个人能力。

与其抱怨社会如何,不如去适应社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去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一起努力前进!未来无论是继续打工还是创业,又或者是去做别的行业,我想总有一条合适自己的路去走!

沐沐在艺术馆

@韩福江 山东德州

如果有人问我,是否会抱怨生活的不公,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每个人都在经历自己的修炼,而我,通过身体的挑战,找到了更正确的修炼方法。

1980年夏天,我出生在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作为家中的独子,我享受着无尽的宠爱。然而,幸福的童年背后,命运已悄然埋下伏笔。一次普通的打针治疗,竟导致我屁股感染发脓,长时间的往返县城换药,让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上学后,同学们的起哄和外号,让我开始自卑,尽管成绩尚可,但内心的阴影却难以抹去。

进入初中,我因身体原因备受打击,成绩下滑。父母坚持认为读书是唯一出路,将我送入中专学校。然而,随着病情的恶化,我得知自己患上了罕见的渐冻症,无法治愈且会逐渐加重。之后,找工作屡屡碰壁,我经历了人生的低谷。

2003年,我在姐夫的建议下前往济南蓝翔技校学习电视机维修,学成后,我在镇上开了一家简陋的维修店,生活勉强维持。2004年,我进入夏津县福利光明电子厂工作,收入虽稳定但难以支撑家庭开支。此时,我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我的爱人,她的出现给了我新的动力。

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我再次创业,开设电脑维修店,并凭借“电脑急救110”的服务赢得了口碑。在经营过程中,我注意到残疾人的不易,决定长期免费为残疾人维修电脑,这一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随后,我加入政府残疾干事队伍,为更多残疾人朋友服务。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不断拓展业务,从电脑维修到手机维修、开网店、做自媒体,不断适应市场变化。

尽管身体逐渐恶化,但我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帮助了许多处于困境中的人重拾信心。我们都是命运掌纹里的小小褶皱,但心里有光的人,骨头里会长出韧劲。

你看石缝里的小草能顶开砖块,萤火虫的光能在黑夜里照出小路——弱小从来困不住向光而生的力量。这束光既然能牵着我走出迷雾,也一定能为你推开那扇窗。天地或许把我们都捏成尘埃的份量,可心里藏着星辰大海的人,永远不会真正向黑夜投降。

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共鸣,或者你是残疾朋友需要更多帮助,又或者你拥有健康的身体但缺乏力量,欢迎和我成为朋友。同时我也希望得到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提供帮助,如果你愿意伸出你的手,我很希望能和你成为朋友。

韩福江在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