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和镇白莲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乡村振兴有底气!

从田间地头的“四季常青”到厂房车间的“机器轰鸣”清新区太和镇白莲村用一个个实打实的产业成果诠释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发

从田间地头的“四季常青”

到厂房车间的“机器轰鸣”

清新区太和镇白莲村

用一个个实打实的产业成果

诠释着“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发展活力

土地“活”起来,特色种植结出“致富果”

“以前闲置的土地荒着可惜,现在租给企业种特色作物,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白莲村村民的心声,道出了土地整合带来的实惠。近年来,白莲村精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沉睡”的耕地变身“聚宝盆”。

2025年开春,180亩槟榔芋在白莲村蓬勃生长。由清远市农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茂雄实业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这一项目,预计亩产可达2500至3000斤,带动30名村民实现“务工、增收两不误”,成为村里最新的“致富增长点”。

白莲村180亩芋头茁壮成长。

688亩闲置香蕉地焕发新生,广东润满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冬春种蔬菜、夏秋植玉米”的科学轮作模式,实现土壤肥力与作物收益“双提升”。

白莲村蔬菜丰收。

120亩园林地变身恒温大棚,西红柿等高价蔬菜在20亩温室中茁壮成长;清远市泓彦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科技种植”,让土地产值翻倍。

400亩耕地上,优质丝苗米、水果玉米与香瓜实现轮作种植,仅40亩香瓜每年就贡献18万元产值;广州市荟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特色菜单”,进一步丰富了村民增收渠道。

白莲村千亩丝苗米丰收。

粮仓“满”起来,千亩良田筑牢“压舱石”

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白莲村整合1117.58亩连片土地,与清远市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千亩丝苗米种植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作,为农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全链条服务。如今,这片良田不仅让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更带动50名村民稳定就业;金黄的稻浪里洋溢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丰收喜悦。

白莲村早稻机械化收割。

厂房“转”起来,工业赋能拓宽“增收路”

产业振兴不能只靠“一亩三分地”。白莲村同步发力工业领域,让乡村发展既有“田园风光”,也有“工业动能”。清远市宏图助剂有限公司的洗衣液生产线,年产值达5745万元,带动4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广东凤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电力保护管等产品,年产值1785万元,为20名村民提供岗位;清远市远晟家具有限公司的家具制造规模虽不大,却也解决了6人的就业问题。厂房里的机器声,与田间的耕耘声交织成增收致富的“交响乐”。

清远市宏图助剂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线。

钱包“鼓”起来,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百姓富。多产业协同发展的“组合拳”,让白莲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4.85万元。这一数字背后,既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成果,也是企业与村民互利共赢的体现,更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见证。

如今的白莲村,田成方、路相通、业兴旺,芋叶田田映碧波,稻浪滚滚迎丰收,厂房林立促增收。这个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乡村振兴典型村,正以蓬勃的活力在“百千万工程”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篇章。

清新发布编辑部

来源:太和镇人民政府

编辑:邓芷瑜

文章来源:清新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