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在此,友情地向您作出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吃喝拉撒睡”是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

在此,友情地向您作出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吃喝拉撒睡”是每个人生活里再平常不过的几件大事,其中“拉”这一看似司空见惯的小事情,实际却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它。

近年来,多项国际研究都将目光聚焦于此,探索其与长寿之间的奥秘。

那想要健康的身体,我们一天究竟应该排便几次?又该以如何排便,才能延年益寿呢?

一、寿命与大便次数有关?

一提到“大肠、小肠”的作用,首先人们想到的肯定就是消化食物,把营养物质吸收起来供人体长期利用,将代谢废物排泄出体外。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什么作用了,但其实,并不止如此。

它还拥有人体最大的黏膜免疫淋巴群(包括免疫细胞、Peyer's patches、淋巴滤泡、免疫分子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免疫场所。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可以阻挡多数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并通过抗菌肽等物质直接抑制后者的生长。即便是有极个别的病原体可以突破该层,肠道内大量的免疫细胞也会做出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将其击灭,以保证肠道的健康。

同时,肠道内还拥有极其复杂的生态免疫系统,在这其中共生着数以百万亿个微生物。

它们通过影响全身的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在预防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提到,通过对来自日本的近200名长寿者(年龄>100岁)肠道病毒群数据的研究发现,与年轻人(18岁以上)以及普通老年人(60岁以上)相比,这些年过百岁的长寿者,他们肠道里的病毒种类更加丰富多样,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见过的新病毒种类,比如一些和类菌质体有关的病毒。

且这些长寿者肠道里的病毒群落,似乎更倾向于有频繁杀死它们感染的细菌的能力。

尤其是数以万亿计可能影响细菌生长的噬菌体(一种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它们可以吞食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更擅长把甲硫氨酸变成同型半胱氨酸,把硫酸盐和牛磺酸都变成硫化氢( H₂S)。

也就使得这些长寿者肠道内的H₂S含量更高,虽然此类气体闻起来奇臭无比,但在身体里适量存在,却有助于保护肠道的内壁健康,增强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除了病毒之外,肠道中还共生着数千种的细菌菌落,一旦两者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当有害菌过度繁殖时,会引发肠道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中去。就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同时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诱因之一。

而这些促炎因子还会损伤骨骼肌肉组织,增加肌少症、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骨骼肌肉疾病发生风险。

同时,其中的一些微生物还会影响脂肪吸收与代谢,一旦失调就会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尤其是是糖尿病,因为本身菌落失调,就会影响到继发性胆汁酸的分泌。

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抵抗,使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增加患病风险。

而且肠道内代谢产物及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功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广泛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多项国际研究都曾证实,肠道菌落的长期异常会促进结肠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增殖及转移。

也就不难看出,肠道的菌群失调会加速衰老的进程,而拥有健康均衡的肠道菌群,往往意味着更健康,更显年轻化。那又该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呢?

对我们而言,最为直观的便是排便情况。

发表在《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项队列前瞻性研究,共招募来自我国10个不同地区约48.72万参与者,他们的年龄在30至79岁之间,且无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病史。通过对他们的大便次数与健康数据,超平均10年的追踪。

研究发现,和每天一次规律大便的参与者相比,大便频率更高(>1次/天)的参与者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了约约28%,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15%,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12%,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约20%,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了约33%。

同时,大便频率更低(<3次/周)的参与者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同样会增加约20%,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约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约11%,而发生重大心血管急性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增加了约22%。

也就说明,每天大便的次数太多或是太少都会对健康造成威胁,间接的影响了人类的寿命。那到底什么样的大便频率才是最为理想的呢?

二、研究发现: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身体更健康!

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3955名参与者的肠道运动频率(BMF)、基因、血液等数据分析,将参与者分为BMF异常低组(每周少于三次干硬便)、低组(3-6次排便/周)、高组(1-2次排便/天)以及异常高组(每天超过三次水样便)四组。

研究发现,BMF异常高组参与者的肠道内菌落失衡,“好细菌”的种类变得更少,使肠道更容易发炎、感染细菌。而BMF异常低组,大量代谢废物在肠道中长时间的堆积,“坏细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很多有毒废物(这些毒素对肝脏和肾脏尤其不好),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如老年痴呆和慢性肾病)。其是肾病恶化甚至发展到需要透析的危险因素之一,肾病透析患者中便秘者的比例高达71%,远高于普通人群(≈14.5%—33%)。

而最佳的大便次数应该是1次/天,且便型流畅,软硬适中,不需要很用力就可以排出。当然如果达不到1次/天的标准,3-6次排便/周或是1-2次排便/天的频率,也是偏正常的。

同时,建议大家每次在便后冲水前多去闻一闻、看一看。因为除了频率之外,它的气味和状态同样关乎着个体健康。就比如正常情况下会有一定的气味,尤其是经常吃“荤”的人味道更冲一些,但它的质地(硬、稀)通常不会改变。

一旦气味突然改变,如散发浓郁的腥臭味、酸臭味或是恶臭味,并长期存在。那就有可能是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胰腺问题、胆道问题等),或是出现了严重的炎症、感染、出血或是恶性肿瘤(慢性肠炎、重度痢疾、消化道大出血、胰腺癌、结直肠癌等)。

再有,就是看一下它的颜色。正常的,更偏向于香蕉黄或是陶土色。一旦颜色突然改变,如变成黑色、红色或是白色、黄白色、绿色等,都可能意味着可能存在肠道发炎、感染的情况。

尤其是当出现黑色,并带有血红色,表面看起来像有一层粘腻膜一样;就像铅笔一样细细的,有些段还有明显的凹槽;每次感觉很急,但用力拉又拉不出多少,总感觉像是没拉完一样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并且出现了体重骤减、偶有腹部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两次的异常,那不必太过紧张,一些食物(如带色水果、蔬菜等)或是药物(如铁剂等)都有可能短暂的改变它的颜色。

三、如何养成可以长寿的排便好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更利于肠道健康,甚至可以延年益寿。但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在排便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比如在生活快节奏的当下,大家忙于这个忙于那个,很多时候就算有了便意,由于没时间,憋一憋,也就没有那么想上厕所了。

而且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经常性的憋着,那两次大便的间隔会越来越长。

因为人的意愿、动作都受大脑中枢控制,你的潜意识告诉大脑不要排便,自然这个可耐受的阈值就会越来越高。比如本身身体积攒100g的大便就需要排出体外,随着憋的时间延长,可能到500g的时候才排出。

看似可以轻松节省出大量时间用于工作,但千万不要窃喜于此,这样的坏习惯其实是在给身体“埋雷”。那些被憋回去的废物又会重新回到结直肠中,大量堆积,其中的水分会慢慢的被重吸收去,只会变得越来越干。

时间久了,就会滋生各类有害菌,对肠道粘膜造成损害,增加各种炎症、感染的风险。

且当再次排便的时候,由于便便的状态改变,变得坚硬无比。

想要顺利排出显然不太可能,只能用全力使劲拉,先不说这样可能增加肛周粘膜破裂风险。就说一旦用力过猛,在憋气使劲的过程中,腹部的压力会急速升高,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心血管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会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就会增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发生。临床上,约5%的院外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厕所中。

尤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血管状态退化严重的老年人群来说,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的事件。

而且,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习惯性大便半小时以上。

确实是便秘,拉不出来的还有情可原,但多数人甚至还会利用这个间隙刷个手机,没便意硬是坐着/蹲着等着便意的来临。这只会增加静脉曲张、肛周充血、便秘、痔疮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长时间蹲着,猛然一起还极大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晕倒,甚至是脑卒中的风险。

要想长寿,先从摒弃这些不良的排便习惯开始吧。

建议平时一旦有了想要排便的感觉,不要憋着及时的去排便。

与蹲便相比,坐便在排便用力的时候腹部压力相对更小一些,家里有小孩、老年人的尽量选择坐便。当然,不管是哪种也不要太用力的拉,时间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超时还没有拉出来,就不要太勉强。

尤其是有痔疮等问题的人群,排便的时间更应该控制在三五分钟以内。对于一些经常性便秘的老年群体,可以分开时间进行如厕,每次起来的时候一定要缓慢,以防晕倒。

总之,排便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却能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所以每天排便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最理想的就是每天一次,且形态、气味正常。

一旦突然出现改变,并异常症状长期存在就要及时就医,以排除疾病可能性。同时生活中也要谨记,不要憋着、不要太用力以及时间不要太长。

养成科学的排便习惯,呵护肠道健康,才能增加长寿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何方.肠道微生态对健康衰老的调节作用[C]//达能营养中心第二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4.

[2]米斛.百岁老人的健康,衰老与胆汁酸和肠道菌群相关[J].世界科学, 2022(1):19-20.

[3]张亚男,于雪.衰老和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J]. 2020.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4.023.

[4]陈建军.中老年人应重视排便习惯改变[J].健康之家, 2023(16):18-19.

评论列表

涛哥
涛哥 60
2025-06-01 18:49
说了半天就像放个屁一样

用户95xxx10 回复 06-05 11:27
闻一闻,尝一尝,酸酸甜甜的?

嘴里叼把刀钻火圈 回复 06-05 17:23
他的意思就是没有坐在马桶上面一拉一天,啥也不干,可以永生

召竹韵
召竹韵 46
2025-06-01 20:39
有屎就拉有屁就放,哪有那么多事?

用户16xxx60 回复 06-05 09:29
其实排多少,看你吃了多少,不是看小编放什么屁,三天不吃饭,一天一次也拉不了,顿顿大鱼大肉,每顿都得拉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38
2025-06-01 15:46
什么次数作者你放屁

用户10xxx06 回复 06-01 22:57
作者便秘,一个月一次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36
2025-06-01 23:35
完了我一天2次甚至3次,多数是吃饭过后,我是不是要凉了[大哭]

厌恶说假话 回复 06-05 08:27
正常的,主要看便质如何,是否成型等

用户13xxx98 回复 06-04 15:44
是啊,百度百度,癌症起步!

一一
一一 22
2025-06-02 06:28
中国有历史记载的,只要廉颇指数(古代称谓次数),作为英雄排行榜加权最重指标,廉颇还是位一头开花高手,然长寿。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14
2025-06-03 00:19
写的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幸福
幸福 11
2025-06-01 23:42
寿命与诸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是喘气[笑着哭]
划船不用桨
划船不用桨 11
2025-06-05 01:32
小编居然研究拉屎[呲牙笑]
鸟的敌人是弹弓
鸟的敌人是弹弓 9
2025-06-01 23:45
小编,医院当托 教我一下,我也想试试,动动手指码字,就赚钱
    _
_ 8
2025-06-05 13:18
拉不拉都没好,那就想啦就啦
用户10xxx39
用户10xxx39 8
2025-06-02 12:10
西医要你💰,还要你命!别你它,只信中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7
2025-06-02 07:50
那一年一次的什么办?

哆啦囧梦 回复 06-05 00:46
你留着过年吗?[点赞]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5
2025-06-02 16:47
如意小满胜万全
如意小满胜万全 5
2025-06-04 11:39
还是你厉害,居然分析大便次数和长寿的关系
半梦半醒半浮云
半梦半醒半浮云 4
2025-06-05 12:54
嘿嘿,小编只要9天不上大号我肯定你会丝!
神神神
神神神 4
2025-06-05 07:10
软硬适中,香糯可口
Hyundai-mistra
Hyundai-mistra 4
2025-06-05 11:43
一天两次,患有肠易激综合症,这个病吧死不了人,但是总有不尽感,目前无特效药[裂开]
嘻嘻哈哈
嘻嘻哈哈 3
2025-06-02 18:22
窜稀的不算哈[滑稽笑]
用户10xxx03
用户10xxx03 3
2025-06-02 13:01
《参考文献》
4514286
4514286 3
2025-06-05 07:49
寿命与你生辰八字有关!在你落地那刻起,就注定你能活多少年。
鎭嗳鉨鈊
鎭嗳鉨鈊 3
2025-06-05 12:56
真的是瞎扯。我今年82了。65年来每天排便7次,每年体检都达标,如今还不是那么健康 真的是瞎扯
鸿曦公
鸿曦公 3
2025-06-05 12:28
进出口要平衡[呲牙笑]
用户10xxx41
用户10xxx41 2
2025-06-02 23:48
什么鬼东西
用户31xxx21
用户31xxx21 2
2025-06-02 18:19
用户12xxx06
用户12xxx06 2
2025-06-02 20:58
人的命天主定啊
用户38xxx66
用户38xxx66 2
2025-06-05 15:58
每天排一次大的,最健康
牛顿
牛顿 2
2025-06-05 06:42
小编可以写一篇《屎论》
王大嘴口洋
王大嘴口洋 2
2025-06-05 06:44
劳资换地方几天不拉屎怎么回事?

说多了都是泪 回复 06-05 16:24
没事,一切皆由天命![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alanlee126
alanlee126 2
2025-06-05 08:30
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
用户15xxx19
用户15xxx19 1
2025-06-02 15:09
东西方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了,不具备东方参考价值
星仔仔
星仔仔 1
2025-06-03 13:16
我一天拉三次早上吃完饭一次,晚上三4.1次,夜里八9:10点一次

大大安 回复 06-04 15:28
肾亏

FUN
FUN 1
2025-06-05 12:57
这是条有味道的科普
波记
波记 1
2025-06-05 11:14
电瓶寿命和充电次数有关,人寿命和吃饭次数有关
七里香
七里香 1
2025-06-05 09:28
划下重点,建议大家每次在便后冲水前多去闻一闻、看一看。
飞翔鸟
飞翔鸟 1
2025-06-05 12:30
建议大家每次在便后冲水前多去闻一闻、看一看。[病了哦][病了哦][病了哦]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2025-06-05 07:02
老妈半个月才排便一次,己经82岁,这如何解释
干饭飞哥
干饭飞哥 1
2025-06-05 12:48
MD,劳资拉个💩都要小心翼翼的!
碧海云天
碧海云天
2025-06-05 23:36
其实就是一句话:保持一天一次大便就是正常现象!其它的文字都是多余多余多余!希望“小便”以后能够言简意赅,直奔主题,不要浪费广大读者宝贵的时间…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2025-06-06 00:02
说了半天都是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