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接触性皮炎与头发护理

众所周知,护发产品会引发刺激性和(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护发产品还会留下残留物,即使在冲洗掉洗发水和护发素后,这些残留物
众所周知,护发产品会引发刺激性和(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护发产品还会留下残留物,即使在冲洗掉洗发水和护发素后,这些残留物仍会在面部、头皮和背部的皮肤上停留数小时。产品残留物可能在冲洗过程中沉积,从头发转移到皮肤上,或从毛巾或枕套转移到皮肤上。护发产品会对皮肤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其他皮肤问题,包括痤疮、头皮干燥,甚至脱发。 护发产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由刺激物或过敏原导致,且二者可能存在重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更为常见,其特征是首次接触产品时就会出现皮炎。相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需要事先接触过敏原,是一种延迟性的、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 个人护理产品相关的接触性皮炎呈上升趋势。1996 年至 2016 年间,对个人护理产品的斑贴试验阳性率增加了一倍多。北美接触性皮炎小组(NACDG)的斑贴试验数据还显示,2001 年至 2016 年间,38775 名患者中有 9% 对护发产品产生了反应。与接触性皮炎相关的护发产品中最常见的成分是防腐剂、香料、表面活性剂、染料、乳化剂和粘合剂。 在所有个人护理产品中,护发产品是第三大常见的过敏原接触源。洗发水和护发素等护发产品是导致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因素。许多皮肤科医生推荐的非处方和处方去屑洗发水都含有释放甲醛的成分和其他过敏原。 护发产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出现在 “冲洗区域”,如眼睑、颈部和脸部两侧。它也可能出现在头皮、手部或躯干上,或呈全身性分布。护发产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不累及头皮的情况并不少见。红斑、脱屑和瘙痒是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症状,也可能出现烧灼感、不适感和脱发。疼痛和(或)水肿也可能发生。皮炎最有可能出现在与冲洗型护发产品接触的区域,如发际线、颈背、耳朵和眼睑。 由护发成分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出现在头皮上,但仅出现在头皮上的情况并不常见,因为头皮可能相对不易患接触性皮炎。头皮的皮肤较厚,皮脂分泌较多,毛囊周围的调节性 T 细胞数量也较多;这些因素可能使头皮免受接触性皮炎的侵害。 产品测试(RIPT)的重要性 人体重复刺激斑贴试验(RIPT)是指多次将特定成分或最终产品配方涂抹在皮肤上,以评估它们引发刺激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可能性。为了确立 “适合敏感肌肤” 的宣称,传统的 RIPT 测试可以进行调整,纳入一组自认为是敏感肌肤的受试者。个人护理和化妆品公司没有义务对任何产品(包括护发产品)进行 RIPT 测试。 额部纤维化脱发(FFA)是一种瘢痕性脱发,是扁平苔藓样毛囊角化病(LPP)的一种变体。其发病率正在上升,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虽然尚未确定因果关系,但在 FFA 中观察到较高的接触过敏频率。也已确定防晒剂的使用与 FFA 之间存在关联,但这些研究存在局限性,并不具有决定性。FFA 中一些最常见的过敏原包括没食子酸盐、芳樟醇氢过氧化物、香料、蜂胶、金属(包括硫酸镍、氯化钴)、秘鲁香脂(Myroxylon pereirae [MP])、甲基异噻唑啉酮、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甲基二溴戊二腈(MDBGN)和二苯甲酮 - 4。 在一项对 42 名因斑贴试验而转诊的 LPP/FFA 患者的研究中,76.2% 的患者对涂抹在面部和头皮的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临床相关过敏原产生了阳性反应。 避免接触过敏原可能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并改善症状。 在一项为期 6 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中,53 名患有女性型脱发和 LPP 的患者(包括对照组)使用了无香料、不致粉刺的护发方案,该方案避免了许多常见的过敏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脱发明显减少。此外,与基线相比,LPP 患者在 6 个月时的扁平苔藓样毛囊角化病活动指数(LPPAI)评分显著降低,表明 LPP 活动度降低。 职业相关性皮炎 据信,70% 至 90% 的与工作相关的皮肤疾病是由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的,多达 50% 的美发师在开始工作后的 3 年内会患上手部接触性皮炎。与染发后头部、颈部和面部出现皮肤反应的顾客不同,发型师的接触性皮炎通常出现在手上(对于经常洗手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来说,这也是一种风险)。 建议美发师在使用染发剂和直发剂等产品时戴上手套保护皮肤。然而,橡胶乳胶、乙烯基和其他常见材料可能无法消除过敏原导致接触性皮炎的风险。此外,手套本身的成分可能是影响皮肤的另一个过敏原来源。 与接触性皮炎相关的常见成分 防腐剂 防腐剂用于防止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生物生长。根据 NACDG 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在对苯二胺(PPD)之后,护发产品中第二和第三常见的过敏原是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MI)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MCI)。MI 也是洗发水中使用最频繁的防腐剂,因为在多达 51% 的洗发水配方中都发现了 MCI/MI。 许多用于护发的防腐剂已知会释放甲醛。季铵盐 - 15 释放的甲醛比其他一些防腐剂更多,在一项研究中,5% 的患者头皮接触性皮炎可能是由它引起的。释放甲醛的防腐剂 DMDM 乙内酰脲、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和 2 - 溴 - 2 - 硝基丙烷 - 1,3 - 二醇的致敏性比甲醛本身弱,可能是独立于甲醛过敏的接触性皮炎诱发因素。 还值得注意的是,对羟基苯甲酸酯虽然广泛用作护发和其他化妆品中的防腐剂,但引发接触性皮炎的风险非常低。 香料 香料可以是添加到产品中具有宜人气味的任何物质,对于掩蔽香料,其气味可能是中性 / 无气味的。普通人群中有 1% 至 4% 的人对香料过敏,而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中,有 8% 至 15% 的人对香料有反应。 香料常用于护发产品中,甚至在酮康唑等药用洗发水中也能找到。5 香料混合物 1 和香料混合物 2 是接触性皮炎评估中最常用的测试混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 “天然” 香料也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根据 NACDG 斑贴试验数据,芳樟醇和柠檬烯的氢过氧化物是强致敏剂,被认为是一些最常见的过敏原。 二者都在香料混合物 2 中进行测试。标有 “无香” 的产品可能并非真正无香料,通常含有掩蔽香料。 表面活性剂 洗发水和护发素是最常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护发产品。洗发水配方中普遍存在潜在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硫酸盐是最常见的一种。虽然月桂基硫酸钠是一种强刺激物,但该成分不会直接导致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该成分家族的另一个成员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的刺激性可能较小。烷基糖苷与月桂基硫酸钠有关,但属于 “天然” 成分。糖苷是通过将葡萄糖与植物性脂肪醇缩合制成的。最常见的糖苷是癸基糖苷,其次是月桂基糖苷。接触过敏率较低,在 NACDG 系列中,经过 10 年的测试,2% 的受试个体呈阳性。 与硫酸盐相比,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是一种温和的表面活性剂,作为 “无泪” 清洁成分而受到欢迎。由 CAPB 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有所增加,该成分已被发现是洗发水和护发素中第三常见的过敏原。然而,CAPB 本身不是强过敏原。CAPB 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杂质 —— 特别是酰胺胺(AA)和 3 - 二甲基氨基丙胺 —— 可能是许多接触性皮炎病例的原因。 染发剂和其他刺激物 / 过敏原来源染发剂是接触性皮炎的常见原因,也是与头皮 ACD 相关的最常见产品。对苯二胺(PPD)是染发剂导致 ACD 的最常见原因。 其他成分 各种其他成分与头皮的刺激性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关。其中一些包括丙二醇,存在于包括米诺地尔溶液在内的产品中;镍(最常见于发饰中);某些粘合剂;过硫酸铵;以及烫发剂中的巯基乙酸甘油酯。 结论 护发产品是刺激性物质和过敏原的重要来源,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需要注意的是,护发产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出现在冲洗区域和皮肤的其他区域,且可能不累及头皮。对于敏感皮肤或慢性皮炎患者,使用选择不太可能成为过敏原 / 刺激物的成分配制的护发产品可能会有所帮助。 资料来源 1. Rubin IK, Gourion-Arsiquaud S. Deposition and Retention of Hair Care Product Residue Over Time on Specific Skin Areas. J Drugs Dermatol. 2020;19:419-423. 2. Pham CT, Juhasz M, Lin J et al.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of the Scalp Associated With Scalp Applied Produc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opical Allergens. Dermatitis. 2022; 33:235.248. 3. Warshaw EM, Schlarbaum JP, Silverberg JI et al. Contact dermatitis to personal care products is increasing (but different!) in males and females: North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Group data, 1996-2016. J Am Acad Dermatol. 2021;85:1446-1455. 4. Warshaw EM, Ruggiero JL, DeKoven JG, etl. al. Contact Dermatitis Associated With Hair Care Product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act Dermatitis Group Data, 2001-2016. Dermatitis. 2022;33:91-102. 5. Karim M, Klein EJ, Nohria A, et. al. Potential for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in Popular Hair Care Practices and Ingredients. Dermatitis. 2023;34:484-491. 6. Flanagan KE, Pathoulas JT, Walker CJ, et al. Legislative update: Regulating ingredients in personal care products. J Am Acad Dermatol. 2021;84:1780-1781. 7. Fragrance and Perfume Allergy and Eczema FAQ. 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 https://nationaleczema.org/blog/fragrances-perfumes-eczema-allergy. Published May 29, 2013. Updated September 30, 2021. Accessed September 26, 2024. 8. George SE, Rodriguez I, Adeler BL, et al. Tangled Truths: Unraveling the Link Between Frontal Fibrosing Alopecia and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Cutis. 2024;113: 119-122. 9. Prasad S, Marks DH, Burns LJ, et al. Patch testing and contact allergen avoidance in patients with lichen planopilaris and/or front fibrosing alopecia: A cohort study. J Am Acad Dermatol. 2020;83:659-661. 10. Ali S, Collins M, Pupo Wiss I et al. Use of a scalp purifying shampoo in the treatment of lichen planopilaris and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Society for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SID) annual meeting; May 2022; Portland, Oregon; https://www.jidonline. 11. Rashid RB, Shim TN. Contact Dermatitis. BMJ. 2016;353:i3299 12. Worth A, Arshad SH, Sheikh A. Occupational dermatitis in a hairdresser. BMJ. 2007;33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