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纳群岛位于南海南部,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海域,总面积约2110平方公里,人口约9万。现在纳土纳群岛的主体民族是马来人,达到了总人口的85.27%,其次是爪哇人,苏门答腊人和华人,华人占比已经不足5%。而在历史上,纳土纳群岛90%以上是华人,华人完全主宰着纳土纳群岛。那么纳土纳群岛的华人为何越来越少了呢?

第一,华人主宰纳土纳群岛。纳土纳群岛包括272个岛屿,主岛为大纳土纳岛,面积达到了1720平方公里。此外纳土纳岛还包括南纳土纳岛,淡美兰群岛和巴达斯群岛。纳土纳群岛分布范围广阔,散布在南海南部,扼守着南海航运要道。
而且纳土纳群岛是一块宜居之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炎热多雨,适合农业发展。由于纳土纳群岛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是中国人下南洋的中转地,很多下南洋的中国人,会在纳土纳群岛休整,然后乘船前往东南亚其他地区。

中国人经营纳土纳群岛的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关于纳土纳群岛的记录。元朝时期,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也有关于纳土纳群岛的介绍。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明朝船队抵达纳土纳群岛,在主岛大纳土纳岛建设了房屋和仓库,作为船队停靠站。当时明朝将纳土纳岛的主岛称为“万生石塘屿”,后来又称为安不纳岛,意思是当地无需缴纳赋税。
这也意味着当时纳土纳群岛已经有了华人定居,不过主要是渔民,当时人口也非常少。此后直到明末清初时期,纳土纳群岛迎来了人口迁徙的高峰,这是因为清朝入关后,很多中国人为了躲避战乱向东南亚迁徙。一些中国人乘船出海,前往马来群岛地区,都会选择在纳土纳群岛休整。

这样一来,纳土纳群岛的华人开始增多。随着华人的增多,开始在纳土纳群岛开垦土地,建设房屋,形成了城镇,来自广东的中国人张续杰在纳土纳群岛建立了华人政权,华人完全主宰了纳土纳群岛。而马来人的发展水平和造船技术都比不上华人,在华人主宰纳土纳群岛之前,马来人可能都不知道纳土纳群岛的存在。
第二,马来人向纳土纳群岛迁徙。1596年,荷兰人的船队抵达了爪哇岛的万丹,在爪哇岛万丹建立了贸易站,作为荷兰的殖民据点。1619年,荷兰人打败马来人,控制巴达维亚,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作为荷兰人的殖民总部。荷兰人以爪哇岛为基地,不断向周边岛屿扩张,逐渐控制了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中南部地区,建立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

1742年,荷兰殖民者以加里曼丹岛为跳板,侵入纳土纳群岛,荷兰人击败纳土纳群岛的华人政权,将纳土纳群岛并入了荷属东印度殖民地。荷兰人为了抹除中国文化印记,将安不纳群岛改为了纳土纳群岛。为了打压华人,荷兰人不断向纳土纳群岛迁徙马来人,但荷兰人也不愿意让马来人主导纳土纳群岛,而是希望华人和马来人势均力敌,以便互相牵制,以便加强荷兰对纳土纳群岛的统治。
第三,马来人成为主体。1945年,二战结束后,荷属东印度脱离荷兰独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印尼继承了荷兰对纳土纳群岛的控制。印尼独立后,意识到了纳土纳群岛的重要性,制定了所谓“移民垦殖”政策,继续向纳土纳群岛大量迁徙马来人。随着马来人的增多,纳土纳群岛的华人和马来人发生了矛盾,印尼自然支持马来人,打压华人。

印尼独立后,对华人非常不友好,特别是印尼总统苏哈托上台后,印尼各地掀起了排华浪潮。这这一时期,纳土纳群岛的华人也遭到了迫害,纳土纳群岛的华人数量不断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纳土纳群岛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随着资源的开发,迁徙到纳土纳群岛的马来人继续增多,马来人挤压了纳土纳群岛华人的生存空间,再加上语言文化差异,纳土纳群岛的华人不断向海外迁徙。综合这些因素,纳土纳群岛的华人越来越少,华人占比已经不足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