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的气质,从来不单一。

在一些开拓性的工作上,“匪气”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打开局面。但想要走得长远,还是要有“书生气”。话说不管你是什么学历,总归是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那股子书生气,可以说人人都应该有。
“书生气”不是书呆子气,而是专业和靠谱。什么是书呆子?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放不下长衫的面子。津津乐道于“茴”字有几种写法,却不懂得种出一粒豆。结果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还时不时拿腔拿调,以为自己是高贵人类。
职场上“书生气”则不同。不但爱学习爱读书,还能够活学活用。它是一种对专业的敬畏,对规则的遵守,以及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有书生气的人,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扎根很深。而且,不断学习新东西,拓展自己的认知。有真材实料,能做事,也会做事。
在与人沟通上,说话有逻辑,条理清楚。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都能做到井井有条。项目的来龙去脉,已经在了然于胸,讲出来便是明明白白。跟他们沟通起来,能够清楚地感觉到逻辑清晰,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把人讲到云里雾里。
不但如此,书生气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君子气质。为人靠谱,做事有底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有清晰的原则。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胡作非为。
这种专业和靠谱,在职场里千金难买。
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上,书生气尤为可贵。做重大决策时,离不开他们专业的洞察力。其他人看到市场热热闹闹,可能脑子跟着一热,就要上马新项目。这时候就需要有冷静理性的头脑,及时踩一踩刹车。用事实数据说话,帮助团队看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话不一定中听,但在关键的时候,或许能救命。
这种角色,需要平常积累下来的靠谱为背书。不是谁都能担当得了。
但如果“书生气”太重,不懂得变通,也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的技术型同事,过于书生气,过于纠结专业领域的可与不可,在一些项目会议上,特别容易跟人杠起来。揪住一些非核心问题不放,结果就是耽误了整个项目的进度。很多时候,市场行情瞬息万变。耽误一段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芥菜树下看,他们的道理,或许是对的,但做法会导致低效。
之前聊过“匪气”。实际上,就团队而言,一部分人来负责“书生气”,另一部分人负责“匪气”,团队领导则负责掌舵。就个人而言,多跟气质互补的小伙伴搭档。从对方的身上,补上自己的短板。
如果能有“书生气”打底,握紧方向盘,注意踩刹车,同时“匪气”开道,该踩油门时踩油门,那么工作起来,会更有效率。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