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建筑专业已经悄然成为留学爬藤的隐藏捷径!
名校录取率飙升,就业路子“野”到飞起,简直就是“闷声发大财”!今天咱就来扒一扒,建筑专业反向操作到底有多香!
为什么说建筑专业爬藤简单先来看一组美国藤校康奈尔大学的录取数据:
◆ 23fall整体录取率约为7.90%,其建筑、规划艺术学院的录取率约为9.48%;
◆ 24fall整体录取率约为8.41%,其建筑、规划艺术学院的录取率约为9.04%;
◆ 25fall整体录取率约为8.38%,其建筑、规划艺术学院的录取率约为10.44%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学院的录取率在9%-10.44%之间,每10个人报名就有1人拿到offer,对于藤校中的建筑强校,竞争难度竟然如此友善。
除了藤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系的录取率也远高于其它专业,高达30%,反观设计学院录取率仅11%。港大、新国立等院校的建筑专业录取率也接近90%。

图源:卡内基梅隆大学各学院录取率
出现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也不是这些名校集体为建筑专业“放水”,而是从申请时就筛选掉了“无效竞争者”。
几乎所有的建筑专业都要求申请者提供作品集,而藤校对作品集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创意想法要有特点、渲染图和分析图更要精美,并且还要求大家加入新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其它领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与医学、化学、材料学等跨学科的尝试,自然“劝退”了不少凑热闹的。
另外,在很多人印象中冲击藤校没有个985背景可不敢轻易尝试,但汉艺却有很多双非背景的同学上岸哈佛、宾大、康奈尔等藤校的建筑专业。

汉艺国际教育 牙牙同学 双非背景 获 宾大、哥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安娜堡 圣路易斯、南加大 等offer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前几年房地产行业一调整,不少建筑生开始焦虑:“学建筑是不是没前途了?”于是,一大波人“随波逐流”转到其它专业,开辟新赛道。
结果建筑专业这边一片岁月静好,申请人数骤降,名校的录取率也跟着蹭蹭往上涨,双非背景的学生更是有机会考到藤校,这要是在以前可是极小概率事件。
建筑生的就业前景远比你想的要广阔其实也不怪建筑生们焦虑,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建筑生就业不外乎就是找个地方当建筑“牛马”,但真相却是:建筑留学生现在是被大厂、体制内疯抢的“香饽饽”~
建筑生们会建模、能渲染、具备空间思维......这些技能完全击中腾讯、网易、米哈游等游戏大厂的招聘需求,从游戏场景搭建到角色设计,可以说是建筑生与游戏大厂的双向奔赴。

米哈游、网易游戏招聘需求
针对互联网大厂的UI/UX设计岗,建筑生们用起figma来可谓是得心应手,毕竟建筑设计讲究的就是用户体验,跟UI/UX的核心逻辑一脉相承。
另外建筑生还能适配产品经理,因为建筑学习的核心就是规划复杂项目的能力,从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落地执行,这恰好也是产品从0到1搭建的全过程,与“产品思维”的本质不谋而合。

汉艺国际教育 Z同学 本科建筑 获 米理 PSSD和DID双录取、港理、萨凡纳等 offer 获 广汽、Deloitte 实习 offer
如果想要追求稳定的发展,央国企更是为建筑生们敞开怀抱,由于国家正在推进城市更新、双碳目标,所以它们需要不断拓充新鲜血液来维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活力,因此针对建筑生们的岗位众多,竞争也不那么激烈。

汉艺国际教育 24届学员 W同学 顺利保研 浙江大学 博物馆专业 获 2枚国家一等奖、米兰设计周...累计50余枚奖项荣誉
建筑生作为设计专业里,技能点拉满的专业,从技术到管理,从互联网大厂到体制内,走到哪儿都吃香,所以可别再说“建筑凉了”!
有时候抓住风口,逆向选择更轻松现在建筑专业申请处于低竞争窗口期,申请人数少,名校录取率高。比起盲目的随大流转专业,不如先申请QS前50的名校建筑专业,拿到这块金字招牌。
同时,藤校的建筑专业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宽研究的边界,比如康奈尔大学的建筑、艺术和规划(AAP)、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器人和自主系统(MSD-RAS)等都在建筑的基础上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

汉艺国际23届学员Q同学 获 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offer
所以未来无论是进大厂、还是体制内都称得上是加分项,而且还能享受到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校友资源等,哪怕以后打算彻底转行,名校背景也能为你兜底。
虽然藤校建筑爬藤更容易,但并不意味着申请的难度降低了。对于藤校来说,首先考察的就是申请者的建筑设计基本功,所以画图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设计的概念性、落地性、商业性缺一不可。

汉艺国际 D同学 获 哈佛大学 设计研究MDes 宾大 景观建筑MLA 哥大 建筑和城市设计MS+1.8W刀奖学金 offer
比如今年成功拿到康奈尔、UC伯克利的D同学,在作品集项目中展现了扎实的设计能力,并在每个项目中展现了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项目是一个传统的社区绿化改造,主打落地性和功能性,体现了极其扎实的基本功。

汉艺24届学员D同学 获 康奈尔大学 建筑 MArch+$52500奖学金 UC伯克利、UC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等校 offer
第二个项目从现在的技术和实际条件中发散,展现了自身对概念性设计的能力。将背景设定在未来人口经历暴涨又萎缩的情况下,探索如何在城市中心实现新的立体居住模式,而设计的概念性超高层建筑项目,而这种前瞻性和社会职能的思考正是藤校所看重的。

汉艺24届学员D同学 2075年的CBD共居模式项目
总的来说,建筑专业作品集的准备思路和其他专业不太一样,咱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空间创意、项目规划等能力,甚至加入一些跨界尝试,体现你的多元能力,但同时切忌宁缺毋滥。

汉艺建筑学部25fall战绩(部分)
最后,如果你想申请藤校的建筑专业,一定要在作品集中下足功夫,如果你有相关的活动经历、国际竞赛奖项、科研项目傍身,藤校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背景提升、艺术留学、申博、保研、考研、作品集创作等相关问题,欢迎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