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东四环的天际线上,一座钢筋水泥骨架突兀地矗立着 —— 它本该是 468 米高的 “四川第一高楼”,如今却成了网友口中的 “四川最高鬼楼”。成都绿地蜀峰 468,这个耗资 120 亿、承载着城市地标期待的项目,自 2012 年开工至今,烂尾已超十年,裸露的毛坯、积水的工地、锈蚀的施工电梯,诉说着一场从辉煌规划到惨淡现状的崩塌。


然而,这场 “地标梦” 从一开始就步履维艰。2015 年项目曾短暂复工,2019 年勉强实现主楼封顶,可封顶之后,施工却彻底停滞。如今站在工地外围,能清晰看到主楼下半部分仅安装了零星幕墙,往上便是裸露的混凝土墙体,像被剥去外衣的巨人;副塔楼同样停留在毛坯状态,玻璃幕墙的规划沦为泡影。工地内积水成潭,杂草从裂缝中钻出,锈迹斑斑的施工电梯悬在半空,既未修至顶端,也无人维护,随时可能出现零件坠落的风险,成了悬在周边居民头顶的 “安全隐患”。

关于烂尾原因,网络上众说纷纭,但最具说服力的解释,指向了 “区域发展与项目定位的脱节”。蜀峰 468 选址东四环,相较于市中心,这里开发滞后,周边配套迟迟未能落地 —— 学校、医院、商业体等生活设施缺失,交通便利性不足,即便建成,也难以吸引企业和人流入驻。有业内人士分析,2019 年的 “仓促封顶”,更像是为了贴合原计划交付节点的 “表面工程”,实则项目早已因招商困难、运营前景不明陷入停滞。

更令人唏嘘的是,蜀峰 468 的烂尾,成了成都东四环发展的 “尴尬注脚”。项目周边虽已建起不少住宅小区,密密麻麻的高楼勾勒出新城的雏形,但空置的土地、待改造的老城区仍随处可见,与 “四川第一高楼” 的高端定位格格不入。有网友调侃:“本该是城市封面的建筑,现在成了‘最高警示牌’,真是让人始料不及!
你说,这算不算一场昂贵的教训?
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