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文读懂上市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25年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5财年业绩,总营收达9963.5亿元,净利润1301.1亿元,同比增长77%

2025年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5财年业绩,总营收达9963.5亿元,净利润1301.1亿元,同比增长77%。这个中国电商巨头在经历了市场份额被拼多多、抖音电商挤压的阵痛后,正通过"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重焕生机。阿里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这家成立26年的互联网巨头,正站在从电商平台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节点。

破茧之路:从十八罗汉到万亿商业生态的进化密码

1999年,马云在杭州湖畔花园创立阿里巴巴时,可能不会想到这家公司会成长为影响全球商业格局的科技巨头。从最初的B2B业务阿里巴巴国际站,到2003年推出C2C平台淘宝对抗eBay,再到2008年上线B2C平台天猫,阿里巴巴用十年时间构建了中国电商的基础设施。

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当时全球最大IPO纪录。同年,阿里云成为国内首个盈利的云计算服务商,标志着公司从电商向科技领域的拓展。2016年,阿里巴巴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正式启动全球化战略。2023年,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架构改革,将业务拆分为六大集团,为各业务独立发展和融资铺平道路。

截至2025财年,阿里巴巴已形成覆盖电商、云计算、物流、本地生活、数字媒体及娱乐等多元业务的商业生态。蔡崇信和吴泳铭在致股东信中强调:"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量和变量都是以AI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的变革。"

四轮驱动:四大核心业务板块的营收贡献解析

阿里巴巴的业务版图呈现出清晰的"四轮驱动"格局,四大核心板块贡献了超过80%的营收。

淘天集团作为"现金牛"业务,2025财年营收4498.27亿元,占总营收的45.15%,虽然增速仅3%,但5000万88VIP会员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GMV,客单价达普通用户的3倍以上。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成为增长引擎,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29%,占总营收13.28%。其中速卖通在欧洲市场表现亮眼,订单量同比增长70%,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市占率达32%。阿里国际站近7年GMV增长25倍,成为中小企业出海的重要通道。

云智能集团营收1180.28亿元,占总营收11.85%,同比增长11%。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通义千问大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衍生模型超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在Gartner 2024年《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平台魔力象限》中,阿里云跃升至挑战者象限,是唯一入围的亚洲云服务提供者。

菜鸟集团营收1012.72亿元,占总营收10.16%,跨境物流市场份额达28%,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仓面积超1000万㎡。AI分拣系统使效率提升40%,跨境物流时效缩短至3天。

竞争格局:三重挑战下的护城河构建策略

中国电商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根据网经社数据,

2024年淘天集团GMV约8万亿元,市场份额36%;

拼多多GMV 5.2万亿元,份额20.1%;

抖音电商GMV 3.43万亿元,份额18%。

阿里巴巴面临着来自拼多多的低价冲击、抖音电商的内容流量优势以及京东的供应链能力挑战。

拼多多凭借社交电商模式和"百亿补贴"策略,2024年营收达3938亿元,净利润1124.35亿元,同比增长87%,其高增长主要来自下沉市场和农产品上行。

京东以1.16万亿元营收保持稳健,但新业务仍处亏损状态。

抖音电商则通过短视频内容和直播带货,三年时间GMV突破3万亿元,货架场景贡献已超40%。

面对竞争,阿里巴巴构建了三重护城河:

一是生态协同优势,淘宝、天猫、1688、闲鱼等形成电商矩阵,菜鸟物流支撑80%订单72小时达;

二是技术壁垒,阿里云以35%的公有云市占率稳居第一,AI技术已应用于广告投放、智能客服等场景;

三是全球化布局,国际商业收入增速达29%,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建立本地化运营能力。

财务解码:稳健增长与战略投入的平衡艺术

2025财年,阿里巴巴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经调整EBITA达1730.65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稳定在39%,净利率13.0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活动现金流1635.09亿元,为持续投入提供支撑。

资产负债表健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60亿美元,资产负债率41%,低于京东的41.46%和拼多多的37.96%。

2025财年阿里回购119亿美元股份,派发股息46亿美元,股东回报能力增强。

分业务看,淘天集团经调整EBITA 1962亿元,利润率43.6%;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 105.56亿元,同比增长72%;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亏损151亿元,但亏损率同比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过去十年总和。这种高强度投入虽然短期影响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下降53%至738.7亿元),但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战略重构:AI驱动与全球化2.0的新征程

阿里巴巴将AI视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机遇,围绕"AI+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布局呈现"三层次架构":底层是AI基础设施,包括智算中心和算力网络,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中层是基础模型平台,通义千问已开源200余个模型;上层是AI原生应用,如电商领域的"全站推广"工具提升商家广告效率40%,退货率下降18%。

在电商领域,阿里推出"淘宝闪购"切入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优化"全站推广"工具,中小商家使用率达60%;88VIP会员超5000万,贡献GMV 25%。这些举措推动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2%,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

全球化2.0战略取得突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29%。速卖通在欧洲市场订单增长70%,Lazada在东南亚市场份额32%,Trendyol在土耳其市场份额22%。通过"八先过海"计划,欧洲核心六国市场投入翻倍,美国市场提供智能履约方案。

组织架构上,阿里整合国内外电商业务成立电商事业群,由蒋凡担任CEO,形成"集中目标、统一作战"的集团军模式。同时出售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聚焦电商、AI+云两大主线。

未来图景:科技与零售深度融合的新范式

阿里巴巴正从电商平台向科技零售服务商转型,这种转变折射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深层变革。IDC预测,到2027年全球电商软件市场规模将达1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其中SaaS应用软件增速达18.8%。阿里巴巴通过"AI+云+电商"的协同,有望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挑战依然存在:国内电商市场增速放缓至10%,国际市场面临地缘政治风险,AI投入回报周期不确定。但阿里的优势在于生态协同和技术积累,88VIP会员、菜鸟物流、阿里云形成的"铁三角",以及5000万中小企业客户基础,构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蔡崇信和吴泳铭在致股东信中表示:"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今天的阿里巴巴,正在以创业者的姿态,开启面向AI时代的全新征程。"对于投资者而言,阿里巴巴的价值重估取决于三个关键指标:云业务利润率能否提升至20%以上,国际业务何时实现盈亏平衡,AI技术能否转化为电商的实际GMV增长。

在这场科技与零售的深度融合中,阿里巴巴既是参与者,也是定义者。它的转型之路,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