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参考来源,请知悉。
好莱坞电影接连两年未在国内市场推出票房破 10 亿的影片.
如今,《铁血战士:杀戮之地》突然宣布引进内地,且将与北美同步上映。是诚意还是为应对当下局面所采取的“拯救市场”的行为呢?

10 月 17 日,二十世纪影业官宣这部由艾丽·范宁主演的科幻惊悚大片确认引进中国内地,将与 11 月 7 日的北美档期同步。消息一出,观众反应却两极分化。有人兴奋于终于等到同步上映,也有人冷嘲:现在知道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了?
关键是这种“同步”背后有多少真诚呢?
根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4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显示,好莱坞票房与疫情前比较,已经减少了超百亿元。已经连续两年没有票房超过 10 亿[1]。

对比之下,中国 2024 年电影总票房达 425.02 亿元,观影人次突破 10 亿[1],稳稳居于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24 年,仅有《沙丘 2》,以及《死侍与金刚狼》等寥寥几部影片的主创奔赴中国进行宣传,其余的多数,便选择通过首映连线这种方式敷衍对待。像《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还有《角斗士 2》等影片甚至在中国大陆基本上处于“零宣传”的状态。

这种冷处理,立刻在票房上体现出了相应的结果。《哥斯拉大战金刚 2:帝国崛起》,作为 2024 年的进口片票房冠军,却仅仅收获了 9.57 亿元,在年度榜单中,排在第九位。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的前作《铁血战士:狩猎》,2022 年,在流媒体 Hulu 上线之后,创造了平台电影首映观看量的纪录,烂番茄新鲜度更是达到了 92%[2],被称赞为系列最佳之作。

导演丹·特拉亨伯格此次回归执导,首次从铁血战士的视角进行叙事,设定于未来的时空,试图为这个经典 IP 注入新的活力。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虽打出“全新独立故事”的旗号,但其本质上仍为系列第七部作品,观众对于续集、重启、翻拍所产生的审美疲劳,并非一个“同步上映”就能够予以解决的。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的选择,与北美同步上映,这从表面上来看,是对中国市场的一种重视之举;不过,从更深层次去看,更像是因迫于形势而做出的举动。
2024 年,北美市场票房,同比下滑了 11%,好莱坞迫切地寻求海外市场的支撑与助力。这个时候,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分量不可小觑,任何重量级大片,都不会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视而不见。

问题在于,中国观众,还会为这份“姗姗来迟的尊重”买单吗?
片方特别提示,“影片含有惊悚元素,部分观众,需谨慎观影”。但相较对惊悚程度的担忧,观众更为关注的是:故事到底讲得如何?除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之外,还能给予我们些什么?
艾丽·范宁所饰演的角色,据称是韦兰-尤坦尼集团的仿生人,这是《异形》系列的元素,时隔 18 年之后,再次出现在铁血战士电影中。这种联动设定,会成为亮点呢,还是噱头呢?取决于剧情逻辑能否自圆其说。毕竟中国观众经历过太多“生硬联动”而导致的翻车状况。

从市场策略方面来看,同步上映,确实是好莱坞的一次“姿态调整”。以前北美上映好几个月后才到中国的那种傲慢做法,在流媒体时代,没法再继续维持了。盗版资源四处皆是,话题热度早已降低,观众又怎会愿意花钱进入影院去观看已经不热门的电影呢?
但姿态归姿态,诚意是另一回事。如果《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主创团队不来华宣传,不做本土化营销,只是把同步上映当成一个噱头,那中国观众凭什么给面子?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倘若仅仅摆出“铁血战士遭遇生存危机”这样一种陈旧套路,再加上经过升级的特效,在中国市场很难激起波澜观众所见过的宏大场面实在是太多啦,像《流浪地球 2》《封神第一部》这般的国产工业化大片,其视觉效果丝毫不会逊色于好莱坞的,而情感内核反倒更为扎实。
时间会给出答案。11 月 7 日,北美上映之后,中国具体档期将择日公布。到那之时,市场会用真金白银来投票,告知好莱坞:同步上映,是不是一张有效的诚意之牌。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国观众早已不是那群"有大片就激动"的消费者了。他们更理性,更挑剔也更懂得用脚投票。好莱坞如果还停留在"我来了你就该感恩"的心态注定会在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持续失意。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的命运,或许便是好莱坞在中国市场未来走向的一个小小缩影,是真心诚意地拥抱变化呢,还是依旧顽固地吃老本?答案既在 121 分钟的片长之中,也在每一张电影票的选择之上。

参考资料:
[1]《2024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发布:进口影片票房连续三年小幅回升·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02 16:57
[2]《铁血战士:杀戮之地》最新预告公布:11 月全球上映·来源:游侠资讯 2025-07-22 14:22:02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好莱坞大片#艾丽·范宁#票房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