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鼎文是蒋介石手下“五虎将”之一,但被很多人认为徒有虚名,他在中原大战时勇猛无比,被时人称之为“飞将军”,军旅生涯达到高峰,却也是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抗战时期,蒋鼎文在豫湘桂战役中丢尽了脸,一个多月失地千里,连丢38城,把“五虎将”的威名按在地上摩擦,蒋介石都觉得脸红。
蒋鼎文之所以堕落得这么快,不是因为他不会打仗了,而是他的人生目标发生了转变,他的心思已经不在打仗上了。
早在蒋鼎文主政西北期间,他就大发国难财,成为西北地区的首富,并且他生活奢侈,好色成性,结果染了花柳病,身边长期养了个军医帮他治病,日本人在攻打河南的时候,就绘制了他一手抱美人,一手提钞票的宣传画,一时成为笑谈。
豫湘桂战役后,蒋鼎文被蒋介石免职,他干脆弃官从商,做起了生意,一不小心就积累了万贯家财,逃到台湾后一度成为首富,日子过得相当潇洒。
01,五虎上将蒋鼎文是浙江诸暨人,与蒋介石算是半个老乡,两人虽然都姓蒋,但不是一家人。
1911年,蒋鼎文投笔从戎,参加了学生军,此后长期在浙江、福建军中任职,1917年到广州追随孙中山,一路得到升迁,做到了上校参谋。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蒋鼎文做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即自降四级,到黄埔军校担任第一期第二学生队队长,不久任军事教官。
我们都知道,黄埔一期素有“天子门生”之称,正是因为蒋介石是校长,蒋鼎文作为教官,许多学生都喊他老师,在资历上他就占据了优势。
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蒋鼎文军事素质过硬,苏联顾问加伦将军对他很欣赏,便对蒋介石说,“此人可以重用!”

蒋介石其实早就知道蒋鼎文,因为两人都有早期的习惯,经常在学校碰面,加之两人是同乡,他便对蒋鼎文很有好感。
在得到加仑将军的推荐后,蒋鼎文先后跟随蒋介石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及东征陈炯明,因作战勇敢而得到蒋介石赏识,一路做到了团长。
1926年,蒋介石发起北伐,蒋鼎文得到重用,担任总司令部直属伤兵团少将团长,因在战争中立下战功而升任师长。
中原大战是蒋鼎文的高光时刻,他率领的部队行动迅捷,飘忽不定,百战百胜,最终帮助蒋介石获胜,蒋介石自此对他十分喜爱,他也自此成为“五虎将”之一。
中原大战后,蒋鼎文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全程参与了“围剿”红军的战斗,屡有战功,并在1935年晋升为二级上将军衔。
真正确定蒋鼎文在蒋介石心中地位的事件是西安事变,当时他也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在张学良的委托下,他充当了西安方面与南京的联络员,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保护蒋介石的生命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事件结束后,蒋鼎文又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表达了对蒋介石的一片忠心,蒋介石对他赞不绝口,此后两人关系形同兄弟。

经历了西安事变后,蒋鼎文在国民党内部声名大噪,加之他居功自傲,四处演讲吹嘘,他的声望得以急剧增长,一时风头无二。
在蒋介石心中,蒋鼎文的地位一直很高,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的堕落也是蒋介石纵容的结果。
我举个例子说,蒋鼎文家族好赌,他的父亲蒋子朗就是因为嗜赌如命才导致家族衰落的,他则完美继承了父亲的基因。
1930年,时任师长的蒋鼎文在郑州与顾祝同、上官云相相遇了,三人闲来无事,便聚众豪赌,他竟然一夜之间输光了全师三个月的军饷,而这批军饷刚从中央拨下来。
到了发军饷的日子,蒋鼎文着急上火,生怕军队哗变,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要他索回输掉的钱,但顾祝同和上官云相却说钱已经花光了,蒋介石无奈只得给了他一张五万元的支票,帮他渡过难关。
这种事要是发生在红军当中,肯定要遭受严惩,蒋介石为了笼络蒋鼎文,竟然助纣为虐,此后蒋鼎文死性不改,甚至衍生出了其他不良嗜好,一个赫赫威名的上将逐渐陨落。
02,彻底堕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积极抗战,蒋介石却玩起了小心思,将蒋鼎文任命为西安行营主任兼第十战区司令长官,与副司令胡宗南一起镇守西北。
蒋介石认为,有蒋鼎文和胡宗南两人坐镇西北,必能遏制延安方面的发展,必要的时候还能用武力解决问题。

蒋介石算盘打得精,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蒋鼎文竟然与胡宗南不和。
原来,第十战区部队都是胡宗南的部下,原本他当司令长官最合适不过,但蒋介石偏偏空降一个蒋鼎文,胡宗南便很生气,表面上称呼蒋鼎文为“老师”,暗地里却处处针对蒋鼎文,直至将蒋鼎文架空。
蒋鼎文也很郁闷,他想对付八路军,奈何调不动军队,每次给胡宗南下达指令,胡宗南又都阳奉阴违,这让他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有一次,蒋鼎文与刘峙会面,倒起了苦水:
不要说让胡宗南服从我们,就是我们想服从他,也摸不清他鬼头鬼脑的意图,真伤脑筋。
因为有胡宗南掣肘,所以蒋鼎文只能拉拢马家军,而他主政西北期间,作为也不是很大,只是将主动来投的张国焘送到武汉。
后来,蒋鼎文也看穿了,既然无法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何不为个人谋求一点福祉,也不枉到西北走一遭。
蒋鼎文从军这么多年,对蒋介石的为人十分了解,深知蒋介石“只准腐化,不准恶化”,只要对蒋介石忠心,蒋介石不在乎手下人是否洁身自好。
于是,蒋鼎文便利用职权大发国难财,他捞钱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横征暴敛,投机经商,总之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很快他就成了有名的“腐化将军”。

胡宗南见蒋鼎文只顾贪财,不管军事,也乐见其成,两人的关系甚至得到改善。
蒋介石其实也知道这事,但他对蒋鼎文寄予厚望,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蒋鼎文听话,随便怎么折腾。
蒋鼎文见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管,别人也不敢管,胆子就更大了,到处置办私产,钱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蒋鼎文到底有多少钱,他的私人账房先生陆怡霖曾说:
西北最大的资本家毛虞琴、古凤翔的财产,只不过蒋鼎文的零头数。
在《中华民国人物传》中,记载了蒋鼎文敛财的一些手段。
蒋鼎文为了捞钱,竟然让陕西银行两次发行550万元货币占为己有,结果陕西物价直线暴涨,货币疯狂贬值;他还让人在重庆设立办事处,购买美金和黄金,再拿到陕西高价出售,获取高利。
为了捞钱,蒋鼎文不顾百姓死活,摊派了各种苛捐杂税,百姓深受其害,纷纷嘲讽他说,“可怜民已无多肉,便作羹汤有几餐”。
有了钱之后,蒋鼎文的私生活也开始混乱起来,他原本有一妻两妾,竟然还霸占了西安京剧名角粉牡丹,他尤感到不满足,经常到青楼鬼混。

因为私生活太混乱,蒋鼎文染上了严重的花柳病,为此他聘请治疗花柳病的专家杨槐堂当私人医生,长期为他调理,因为效果不错,杨槐堂也得到升迁,一路做到了军医处长。
蒋鼎文患病之事在当时不是什么秘密,一时传为笑谈,就连日军都听说了,便对他极尽嘲讽,把他气得不行。
03,弃官从商1941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在中山条战役中遭遇失利,加之他与八路军走得太近,最终被蒋介石免去职务。
蒋介石为了确保河南安全,便将蒋鼎文调到第一战区当司令长官,兼任冀察战区司令。
这一次,蒋鼎文依然没有掌握实权,因为军队都被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掌控,二人明争暗斗,内部也分成两个派系,但他粉碎了日军进犯太行山的企图,蒋介石对依然他信心十足。
蒋介石不知道的是,蒋鼎文的心思压根不在军事上,而是继续捞钱,沉迷享乐。
1944年春,日本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了豫湘桂战役,于3月向河南发起猛烈进攻,蒋鼎文召开了一次会议,众将到齐后才发现,会议讨论的不是军事部署,而是研究家属、物资和文件后撤的计划,众人闻言大失所望。
日军渡过黄河后,蒋鼎文不做计划,而是整日宴乐,尽管洛阳地势有利,又有40万守军,而日军则只有12万,但他毫无进取心,一心想着跑路。
当然了,蒋鼎文不作为,跟汤恩伯的不合作有关,他根本指挥不动军队,汤恩伯也一心自保,所以逃跑符合各自利益,苦的当然是百姓了。

5月6日,日军抵达洛阳以南20里之龙门,蒋鼎文下令撤退,为此还炸掉了洛阳周边的桥梁,以此迟滞日军,为逃跑争取时间。
此后,蒋鼎文一路撤退,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失地千里,连丢38座城池,遭遇了一场大溃败。
中原丢失之后,全国震惊,舆论哗然,蒋介石也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将蒋鼎文免职,汤恩伯也被撤职留用。
这件事之后,蒋鼎文便坐了冷板凳,蒋介石对他十分失望,只让他担任一些闲散职务,抗战胜利后他迁居上海。
此次事件对蒋鼎文的触动很大,曾说这是他“治军从政40年来最大挫折”,当然他没有把挫折归咎于自身原因,而是认为蒋介石过河拆桥,因此怨气很大,便决定退出军政界。
在上海的时候,蒋鼎文怀揣巨额赃款,便开始做生意,他在南京和平门外创办宏业砖瓦厂,在上海创办轮船公司,在老家诸暨建了个公立医院,另与友人一起合资创办美亚钢管厂,所涉及的产业都是当时最赚钱的生意,最终大获成功,他在悄无声息之中成为巨富。
1947年,蒋鼎文携家眷游历美国,历时九个月,这一次名为游玩,实际上是在考察产业,为将来的发展布局,他隐约觉得国民党守不住大陆,迟早要败,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回国后,有人劝蒋鼎文重返军界,他却说,“兜里揣着钱,当什么鸟官!”
1948年,徐州“剿总”司令长官人选未定,蒋介石思考再三,打算让蒋鼎文接任,可见他还是念旧情的,当然也是现实需要,毕竟徐州“剿总”关系重大,需要一个镇得住场子的自己人担任。
蒋介石点名让蒋鼎文出山,可蒋鼎文小日子过得舒坦,已无心军事,便淡淡回复说,“徐州缺的是枪支弹药,不是我这把老骨头”,气得蒋介石大骂娘希匹,刘峙回忆这事时说,“蒋鼎文若来,可能多撑几个月,但结局大体无异。”
蒋鼎文事后也有些害怕,蒋介石一向记仇,可不能这么得罪。
04,安享晚年1949年春,渡江战役爆发前,国民党江南半壁江山岌岌可危,蒋鼎文深感大势已去,不可能留在大陆了,便返回老家诸暨扫墓,临走前拿出大把银元发给乡邻。
不久,蒋鼎文便迁居台湾,他在大陆各地的产业,带不走的通通变卖,能带走的则用两条轮船拉到台湾,同时带去了几千吨钢材,他由此成为台湾国军将领中国少有的大资本家。
蒋鼎文迁居台湾后,开始布局家族产业,除了在台湾开公司、办工厂之外,又让爱妾蔡文援去美国管理橡胶园,让弟弟蒋鼎五在香港开设振华公司,从而分散产业,以立于不败之地。
1949年7月,南方战事吃紧,蒋介石再次让蒋鼎文出山,这一次他不敢拒绝,被任命为“国防部”东南区点检整编委员会上将主任,专门负责整编撤退到福建的军队,使之能投入作战。
蒋鼎文知道福建守不住,便出工不出力,当解放军攻入福建时,他第一个逃跑,跟着撤退的部队回到台湾。

一个上将,打仗只知道逃跑,也真是够滑稽的 ,蒋介石信任的都是这样的人,焉能不败?
回到台湾后不久,蒋介石就复职“总统”了,“国防部”参谋总长一职空缺,很多人挤破脑袋想当,但蒋介石信得过且能用的人太少,思前想去,他决定让蒋鼎文当。
蒋鼎文何等精明,国民党大势已去,参谋部长就是个烫手山芋,搞不好万劫不复,便婉拒说,“能力有限,不能胜任”。
蒋介石自知与蒋鼎文渐行渐远,兄弟之情早已淡化,便不再坚持,而是启用了周至柔,以吴石中将辅佐之。
没几个月,国民党就彻底丢失了大陆,蒋鼎文庆幸不已,大呼自己躲过了一场官灾。
此后,蒋鼎文低调做人,靠做生意又赚了不少钱,有人甚至说他是当时的台湾首富。
蒋鼎文是不是首富,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钱多得花不完,生活也过得奢靡无比,国民党诸将无不眼红。
蒋鼎文晚点住在台北天母自称为“余园”的豪宅里,他是个家乡情结很重的人,经常在家祭祖,还在台创办了诸暨同乡会,并设立了基金会,对台湾的诸暨同胞做了很大的贡献,曾一次捐出2万新台币巨款,引起了台湾各界震动,纷纷议论他有多少钱。

蒋鼎文在自家后院种了很多江南桂花,闲来无事就与胡宗南一起下棋、谈论“国事”,他经常感叹大陆那么大,竟然回不去了,胡宗南也跟着唉声叹气。
想当初,胡宗南在西北与蒋鼎文斗得不可开交,战败逃台后竟也坐了冷板凳,与蒋鼎文成了“难兄难弟”,才知当初自己没看穿,若能向蒋鼎文学习,也可成商界巨擘。
1973年冬,蒋鼎文旧疾复发,蒋经国去看他,他却说:
我们浙江人还是做生意好。做官,嘿嘿,连我们最厉害的蒋中正先生都......
这话虽是实话,但蒋经国听了尴尬不已,然而当时老一代的人大多不在,他事后也没追究什么。
1974年1月,蒋鼎文在台北荣民医院因病去世,死时79岁,一个得了花柳病的人能活这么久,不得不说是奇迹。
蒋鼎文临终前留下遗言,一是棺椁要朝诸暨方向,二是后人不要从政,好好做生意,有钱比什么都强。
蒋鼎文的后人谨遵教诲,低调当富豪,很少抛头露面,倒也相安无事。
蒋介石得知“好兄弟”蒋鼎文去世,悲伤到流下眼泪,下令追认其为一级上将,颁发“旌忠状”,为其举行隆重葬礼仪式,军政要员尽数出席,葬在阳明山第一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