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是麻生太郎的傀儡?高市早苗首相任命有变数,在野党联合发起挑战

高市早苗现在情况不容乐观。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还没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被指控是麻生太郎的傀儡,跟公明党还闹掰了

高市早苗现在情况不容乐观。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还没高兴几天,麻烦就来了,被指控是麻生太郎的傀儡,跟公明党还闹掰了。7个在野党看到了机会,联合在一起准备推出一个首相候选人,挑战高市早苗,那么她还能坐上首相位置吗?

实际上,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充满了矛盾与争议,她出身草根家庭,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是警察。年少时喜欢骑摩托车、听重金属音乐,崇拜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在1993年正式进入政坛后,高市早苗在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两次入阁,出任总务大臣等职务。她以极端保守立场著称,主张修宪、强化国防,延续“安倍经济学”框架,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华对韩言论偏激,因此被称为“女版安倍”。

石破茂下台的很大原因就是“黑金丑闻”。

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她三次向总裁之位发起冲击,前两次分别输给岸田文雄和石破茂,这次终于如愿以偿,而她这次能赢的关键就是麻生太郎。所以高市早苗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麻生太郎为副总裁,任命麻生的妻弟铃木俊一为干事长,自民党高层的合影被日本媒体称作“麻生家族合照”,评论一片讥讽。

日本《产经新闻》甚至直言,这看起来就是“第二次麻生政权”,从干事长到政调会长,核心位置几乎都被麻生系人马占据。党内其他派阀的人自然不满,立宪民主党更是直接批评:“高市早苗就是麻生太郎的傀儡。”

至于高市是否真的是麻生太郎的傀儡,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从她的行动、用人、政策调整来看,她的确被深度捆绑。麻生太郎不仅掌握党内资金流,还控制着国会关键议员网络。高市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这套系统。

更别说,她本人一向被视为极右翼代表人物,她在多次公开演讲中强调“日本需要恢复军事实力”,还公开为安倍晋三辩护,称“修宪是日本的历史使命”。她在竞选期间宣称,如果当选,将“重新审视和平宪法的束缚”,并推动政府正式设立“国防军”。这样的主张在保守派内部赢得掌声,但在公明党和在野党看来,就是危险的信号。

10月10日,高市与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再次会面,双方直接谈崩了。据富士新闻网报道,高市早苗指出,当天与公明党的会谈中,公明党明确要求自民党表态政治资金规正法修正案的立场,但自民党方面无法在当场立即作出回应,希望能留出时间继续磋商。然而,公明党随后单方面传达退出执政联盟的决定,这一结果出乎自民党预料,也意味着日本执政联盟的格局发生了突变。

值得一提的是,高市早苗此前为了稳住公明党,暂时取消了17日的“拜鬼”行程,这一时间立刻引发右翼阵营的不满。她原本宣称“绝不妥协”,如今却“低头避事”,让支持她的保守派议员觉得被背叛。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离不开麻生太郎的支持。

可以说,高市上任后第一步就踩进了雷区,既得罪右翼,又没留住联合伙伴。更糟的是,政治丑闻的阴影还在拖她后腿。自民党多年来被金权问题困扰,麻生、安倍、甘利等人都被指通过派阀收取企业捐款。公明党要求彻查,建议限制政治捐款来源,只允许党总部和地方支部接受企业资金。但自民党担心“钱袋子被掐”,始终不肯答应。

结果,现在公明党退出执政联盟,让原定于15日召开的首相指名投票不得不推迟,自民党甚至考虑把临时国会延后到20日,意味着日本将在至少两周内出现“有总裁无首相”的罕见局面。

与此同时,在野党也闻到了机会的味道。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七个党派召开联席会议,商讨是否推出统一候选人挑战自民党。立宪民主党甚至放出信号,愿意与公明党合作。因为在野党清楚,公明党脱离自民党阵营,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就要被截断了。

目前自民党已经透露将于20日召开临时国会。

从现在情况来看,高市早苗处境不妙,她一方面要安抚麻生太郎,另一方面要找新盟友,还得防备在野党临时合纵。她既不能表现得太强硬,也不能太软弱。结果就是现在这样:左右为难,四面受压。

尽管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的可能性在下降,但万一出现变数,她真的当上首相,那么会对中日关系产生什么影响?从表面上看,她过去的对华立场极为强硬——支持台湾、鼓吹“经济安全”和鼓动围堵中国技术产业。但现实中,她一旦上任,情况可能并不会更糟。

第一,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国,中国仍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制造业从零部件到原材料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任何试图切断经济合作的政策,最终都会反噬日本自身。

第二,华盛顿固然希望东京在安全问题上“更积极”,但并不希望日本在区域外交上冒进。因此,即便高市有心推动军事扩张,美国也会在背后设限。

日本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

第三,日本当前正经历经济停滞、物价上涨和政治丑闻,日本社会对“右翼冒进”越来越厌倦。

换句话说,高市上台后的对华政策,大概率是“嘴上强硬,手上谨慎”。她可能继续强调对华强硬,也可能在外交场合释放象征性信号,但真正的政策会趋向务实。尤其在中日韩高层接触恢复、经贸合作重新启动的大背景下,日本不敢再轻易挑衅。她若想在首相任内取得一点政绩,反而必须与中国维持稳定关系。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首先要看清,高市早苗代表的并不是日本社会的全部声音。她更像是政治派阀妥协下的产物。其次,中方要区分日本的象征性政治动作与实质政策。例如,参拜靖国与否,是日本国内政治的指标,但并不决定实际对华合作。最后中国应当在重大关切上坚定立场,同时在经贸、环保、科技等领域继续保持务实接触。这种“硬中带稳”的策略,反而能让日本政界在长期博弈中慢慢回到现实。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现在的日本局势:这是一个表面更替、实质僵化的政治循环,高市早苗不是日本政治的新起点,而是旧结构的延续。她上不去,是体制的必然;她即便上去了,也很难改变什么。如古人所言“形势造英雄,非英雄造形势。”高市早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盟友。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