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四首荷花诗词,写尽红尘爱恋:妾心恰似莲心苦,郎心不似藕丝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世间繁花无数,或许只有荷花能从枝枝叶叶到根根茎茎,给人带来如此丰富的实用价值与美学功能。荷花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世间繁花无数,或许只有荷花能从枝枝叶叶到根根茎茎,给人带来如此丰富的实用价值与美学功能。

荷花可观赏,荷叶可避雨,莲子、莲心可入药,莲藕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家常菜。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出,更是将其“花之君子”的高洁意蕴给一语定评,惹得千古风流说到今。

其实,荷花不只传递高情远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可以充满人间烟火气,传递红尘男女最为欲罢不能的爱恨情愁。

从莲子到怜君,从莲心到芳心,从藕丝到情丝,句句不提爱,句句不言思,却处处落满情爱相思,将中国人的含蓄深情展现到极致。

1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南朝·佚名《西洲曲》(节选)

老祖宗最懂浪漫,莲子,怜子也;芙蓉,夫容也。

《古诗十九首》里的思妇想到漂泊在外的夫君,便涉江采芙蓉,每采一朵,思念就加深一层,仿佛每一个花瓣都隐藏着丈夫的英俊面容。

这首乐府民歌《西洲曲》里的江南少女,也在思念自己的情郎,从初春到深秋,一直在等待,一直在期盼。

可他却迟迟没有出现,少女便乘着秋风到南塘折荷赠远,莲花已经高过人头,莲子已经长在莲蓬。

她低头默默采摘着莲子,莲子如水晶莹。她小心地掬于怀中,莲心一片通红。

诗人写得多么深婉别致,不言采摘荷花,只言“低头弄莲子”,表面上在抚弄莲子,实则在深情将君思念爱怜。

这爱意是“莲子清如水”,怜你似水纯真缠绵;也是“莲心彻底红”,想你如花浓烈欲燃。从清如水到彻底红,思念不断加深,情感愈发浓烈。

还有这一“弄”一“置”,仿佛拥入怀中的不是莲花,也不是莲子,而是日思夜想的情郎,念念不忘的情爱。

这种对美好爱情的思念向往,还如南北朝诗人鲍令晖所言:

青荷盖绿水,芙蓉发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生同心莲。

2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莲子二首•其二》

皇甫松笔下的采莲少女,写出了情窦初开的纯真与羞涩。

她撑着船篙漫溯在湖光潋滟的秋水荷塘里,贪婪地望着风流俊朗的少年,任凭扁舟随水流动,任意东西。

看到忘情之处,竟然无端抓起一把莲子,隔着秋水向少年大胆抛去。没想到被远处行人看到,她回过神来又是满脸羞涩窘迫。

诗人依然延续了“莲子”谐音“怜子”的美好寓意,但运用得极为新颖别致。通过少女“无端隔水抛莲子”这一动作,将少女内心难掩的情意和盘托出。

“贪看年少信船流”,已足见大胆痴憨。忘情之处还隔水抛掷莲子,更觉古代女子少有的热烈率真,是少女时代才会有的无邪纯真。

她这一抛,寻求的是关注爱怜,抛满对爱情的向往追求。情到深处难自已,莫不如是。

但少女毕竟是少女,当她发现被行人看到后又深感羞涩。可抛掷莲子的动作可以紧急撤回,这份纯真浓烈的爱意岂能撤回,早被识破。

这种以动作传递内心汹涌爱意的写法,还如白居易笔下的采莲女看到情郎,“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宋·辛弃疾《卜算子·为人赋荷花》

世间有一种相思,叫做心如莲子苦,情似藕丝长。

藕丝,偶思也,具有藕断丝连的物理特性,象征男女情丝颇为贴切。而莲心本就味苦,像极了相思愁苦。

稼轩笔下的荷花,人花合一,不知佳人为谁相思为谁愁苦。

一场风雨过后,如梳洗凝妆后的美人,粉黛玉颜,在翠盖下低吟垂首。它不与群芳争春,独自盛放在盛夏六月天,占尽天下凉意,享尽鸳鸯浦的风月无边。

只是无人知晓那埋藏于根底的藕丝绵长不断,掩映在荷花里的莲心苦味连连。当初就是因为太过妩媚风流,才被要求步步生莲花,惹出如许愁。

稼轩在末尾还灵活化用了“步步生莲”的历史典故,南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荒淫无度,命令宠妃潘玉儿不着鞋袜而赤脚行于凿成莲花形状的地板上。

只为了满足自己“恋足癖”的私欲,还美其名曰“天外飞仙过,步步生莲花。”

此时辛弃疾无奈闲居带湖,或许心中愁苦就像眼前红粉翠盖的荷花美人,如藕丝缠绵不断,如莲心孤寂苦涩。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对荷花美人满含悲悯同情,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隐匿着冷嘲暗讽。

其实不管男欢女爱,还是君臣关系,最怕“妾心恰似莲心苦,郎心不似藕丝长”,所爱不得,所有深情皆被辜负。

4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唐·李商隐《赠荷花》

以荷花写爱恋,最深情莫过于李义山所写。

世人爱花赏花,大都是红花为主,绿叶为配。鲜花精心栽培在金盆里,却任由绿叶在盆外零落成泥,碾作尘土。

只有芙蓉不同,花叶同生同长,菡萏映日红,莲叶接天碧。没有主次之分,没有高下之别,共同舒卷开合,一派自然天真。

只愿荷花荷叶永远交相辉映,同生共存。莫让秋风起,衰老了绿叶,残败了红花,看了愁断心肠。

李义山此诗写得颇为深情大气,句句不提情爱,却句句指向情爱,是在新婚燕尔时写给结发妻子王晏镁的最美告白诗。

他用“此花此叶常相映”来传达自己“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爱恋追求,用“卷舒开合任天真”来寄托“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的婚恋誓言。

可惜人世无常,红颜埋骨黄土之下,“翠减红衰愁杀人”的悲剧早早来袭。他只余生只能在“留得枯荷听雨声”里把亡妻深深想念。

此后再看到荷花尽是断肠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几百年以后,晏殊在义山的基础上,借助荷花道出自己的一生所求,“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而这,何尝不是大部分人的此生所求呢。莲心太苦,藕丝太长,只愿此花此叶常相映,卷舒开合任天真。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