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访问的日本外交官,匆匆离开中国外交部,全程一言不发。中日这次谈的怎么样?中方用一句话表明态度。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图片源自央视新闻)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外务省官员金井正彰在11月18日来到中国外交部,跟我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进行了会面,当天下午2点左右,金井正彰就离开了外交部大楼,匆匆返回。
面对媒体现场提问,他仍旧跟来时一样,全程一言不发、沉默以对,头也不回地钻进车里匆匆离去。
而从现场公布的画面来看,中国外交官身着一身利落的中山装,双手插兜、神情严肃,目光斜视日本外交官。
而金井正彰站在一旁,身体微微前倾,神情复杂,颇有一副“老实听训”的感觉。
从这处细节来看,金井正彰这趟访华,并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反而还被中方当面“上了一课”。

金井正彰(图左)神情复杂
金井正彰此行,说白了就是给高市早苗“收拾烂摊子”。11月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一出,中方第一时间就提出反对,层层递进向日方严正交涉。
日方心知事情闹大,不得不派官员来解释。
日方这边,算盘打得挺精:一是想“和稀泥”,反复说“首相的话没改变我们一贯立场”,试图把错误言论说成“个人见解”;
二是想“保利益”,一个劲的说“别因为这点分歧,影响两边人来人往、生意合作”,说白了就是怕中方的旅游预警、经贸限制再升级。
但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介绍当天的磋商内容时就指出,中方已当面向日方再度提出严正交涉,指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基于此,毛宁强调,中方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纠偏认错、不要再制造事端。
可以说,中方已经对日方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么收回错误言论,要么用实际行动认错,否则这事没那么容易算了。
全程下来,日方没敢接“收回言论”这个核心要求,中方也没松一丝口。
这场磋商没达成任何共识,最后就只剩下金井正彰沉默离场的尴尬画面,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从高市早苗仍然嘴硬“不同意撤回发言”,以及日媒曝光的“她可能在12月底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就能看出来,日方根本毫无悔过之心。
之所以派人访华,想跟中方缓和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上扛不住压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在中方发布旅游预警、暂缓日本影片在国内上映,这一系列实质性的反制动作落下后,日本赖以生存的旅游业、影视业,陷入一片焦虑。
而这种焦虑情绪,直接传递到了日本内阁,转化为高市早苗的执政压力,迫使日方不得不采取措施,避免影响进一步扩大化。
而金井正彰的沉默以对,本质上就是本届日本政府对华态度的一个缩影:既想占着中方的利益,又不想承担犯错的代价。
对于这次高市早苗捅出来的篓子,日本官方层面,从头到尾都在“敷衍”。
派个局级官员来对接,看似重视,实则是想“低成本灭火”。涉及中日关系根基的大事,本该更高层级出面表态,却让中层官员来“传话”,根本没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中日关系
而中方这边,已经将底线划得明明白白,日方必须收回错误言论,给中国人民一个明确的交代。
要是日方还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继续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挑事,只会让两国关系越走越远,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将由日方全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