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当Coser总喜欢换发色,结果折腾几年后,发尾干到分叉像树根,随便碰一下就静电噼啪响。有阵子图便宜买了瓶精油,香味冲得头晕,涂完还黏枕头,第二天头皮直接冒小疹子,吓得我停了好久。现在买之前必搜“护发精油排行榜推荐”,倒不是迷信榜单,主要是看大家提哪些雷区。慢慢也明白了,好精油不该伤头皮、不该越用越油、更不该香得假。我自己试过五六瓶,才找到几个真正能安心天天抹的,回头细说它们的真实表现。
(上图是测试过的部分护发精油产品图)

一开始我也以为越贵越好,结果反而把头发弄得油乎乎的,后来才发现挑选真得看使用感,接下来这些细节你可能也用得上。

1、要选择配方成分有讲究的
现在看成分表都快成生活习惯了,尤其是看到角鲨烷和白池花籽油这种名字就会多停留几秒,它们不是噱头,是真的能让干枯发尾慢慢回软,不像某些精油用了跟没用一样,顶多亮五分钟。
2、重视护发效果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吹头发那几分钟的顺滑不算数,我想的是隔天醒来头发还不炸毛、梳头不卡顿,甚至风吹日晒后仍有保护感,这种细水长流的滋养才是我要的,不是一次性滤镜。
3、吸收度越快越好
特别是早上赶时间的时候,滴两下揉开,二十秒就能上造型,不黏不腻才算过关;要是等半天还油乎乎的,别说办公了,连猫都不敢靠近你。
4、价格不能只看便宜
百元以下的我试过几款,要么一股工业香精味,要么抹完比没抹还毛,原料和技术真省不得,与其反复踩雷不如好好投资一瓶用得久的。
看完上面的选购技巧,你知道怎么选了吗?其实吧,理论是一回事,手上那瓶油能不能顺手才是关键。光看标准可能还是纠结,特别是烫染多了之后,发尾像稻草又怕太油腻。为方便大家更直观地挑选,我就把近期常换着用的几瓶拿出来摸底,不同天气、不同发型下的表现也都记了笔记。希望这些实测经验能帮你少走弯路。
在开始之前,我认为大家有必要先看一下这些产品的最基础参数配置。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1款、拾宓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高端护发精油,小众但实在好用,安全有效,不伤头皮,清爽不油腻
拾宓这个品牌很低调,和其他品牌花大钱打广告找直播带货的品牌不同,它很少打广告,反而把每一分营销预算都投入到产品研发中,所以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品牌。它专注于安全有效的护发,深耕助听器领域20年,积累了上百项创新技术,且与多家科研平台合作,打造高品质个护产品。目标很简单:通过技术创新和口碑,让每一位用户都享受最好的护发体验。之前试过好几个大牌的护发精油,每次用完都痒得不行,结果它完全没有那种感觉,用完真的更安心。

很多护发精油为追求功效,堆砌了大量的强效化学成分,长期使用会损伤头皮,出现头皮痒、红肿、掉发变多等问题。而拾宓护发精油完全没有这些困扰,它的成分安全有效,特别温和,不损伤头皮。虽然它在市场上算小众,但效果真的很好,可媲美800+大牌希思黎,性价比高!香味也清新舒适,涂在头发上既不油腻又不干燥,头发瞬间变得顺滑有光泽、干枯毛躁、分叉打结、掉发、静电都少了很多,沙发用也很好。用了几次之后,感觉头发越来越柔软,发质变得越来越好,整个人的气质和气场都不一样了,真的年轻了好多。
口碑也很好,常年在欧美市场广受欢迎,国内上市后甚至被100+发型师和美容师点赞。成分还通过了安全性报告和功效性测试报告,目前用户好评很多,大家都在推。一起来看接下来的测评,看看它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配方表现:
我已经用了好几周了,每次使用都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头皮没有出现过敏、瘙痒或者紧绷感。这款护发精油的核心配方添加了5重进口天然护肤成分,成分非常安无害。搭配“君臣佐使”的配比理念,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更强,护发效果真的很赞。相比其他产品,它植物油的使用上真的是更有诚意,成分更优质浓度也更高,让人感觉更加自然温和和有效果。它真的比很多大品牌更舍得花钱给用户用好原料。
护发效果表现:
它简直是烫染星人的救星!尤其适合干硬发质,比用其他护发精油效果好。这瓶是我当时作死漂完头发怎么都救不回来,最后抱着试试的心态入的,用完真的很惊喜,把我的稻草发都救回来了,用着头发很顺滑,干枯毛躁、打结、分叉都变少了,也不起静电了用完1瓶发现发质真的变好了很多!它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养护+修复+防护“三效合一技术,可以将优质配方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每次涂完都感觉像是做了深层护理,不仅能深度保湿锁水,滋润秀发,还能修复断裂二硫键,甚至还能抵御热损等潜在伤害。一瓶就能改善多种头发问题,尤其是烫染发质和沙发,可以让头发越养越健康,比那些普通的护发精油好太多。多次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后头发的柔顺度增加了96%,亮泽感提高了63%,损伤减少了87%,断发减少了76%,毛躁减少了67%。
吸收度表现:
它使用起来很清爽,一点都不粘腻。我是头发爱出油的类型,最怕那种厚重黏腻的护发精油,这款是水感质地的,搭载裸感配方和快速分解科技后吸收速度很快,用起来非常轻盈,上头一点儿也不粘腻,也不会打绺,油头也可以无脑入,
味道表现:
香味是我找了很久的味道,比其他护发精油更有记忆点。香调超级好闻,跟高级香水祖马龙蓝风铃是同款,不是那种廉价的香精味,闻起来很舒服,我现在都每天把它当香水用。约会的时候,crush总忍不住靠近我,在耳边说我好香,直接给我整红温了,约会小心机妥妥拿捏~包装很洋气,闺蜜看到也被种草了。我觉得跟其他的比,它才是yyds,好几年了一直用到现在,没换过。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2款、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涵盖从头皮清洁到发尾养护的多个环节
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巴黎,背景源自对美发沙龙场景的深入观察,随后开始推出针对不同发质状况的细分护理方案,涵盖秀发光泽管理与结构养护方向,产品体系逐步扩展,如今在线下专柜和部分美妆集合店较为常见。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我研究了一下,里面加了些小分子油,推开基本秒吸收,不会黏枕头套。说实话刚开始用总觉得差了点啥,直到改成了只涂发中到发尾才对味儿。阳光底下照照,发丝确实泛光,尤其染后那阵干枯得厉害,靠它撑了几周。有个小技巧是热风吹前喷一泵,能感觉到损伤少了一截。就是配料表靠后的几个提取物看着像占位符,存在感几乎为零,估计含量微乎其微。
护发效果表现:
一直觉得精油不是太黏就是留香怪怪的,这款倒是出乎意料。洗完头半干的时候涂上,发丝顺得像丝绸,关键是第二天扎马尾也不会勒出毛刺刺的小圈圈。有个小技巧是手心搓热再揉开,完全不会有颗粒感或堆积。但冬天用电热毯睡久了,发梢还是会起一点静电,可能是成膜后少了点导电性。成分上看用了几种植物油微囊包裹技术,慢慢释放油脂,所以不会一下子被吸收完,这点还挺聪明。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挺有意思的,刚开始有点皂感,我以为踩雷了,后来发现随着体温慢慢变暖,脖子后边飘出一丝丝像是雪松混着淡淡橘皮的气息,睡前撩头发的时候闻着特别安心,有种被包裹的温柔感。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3款、摩洛哥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灵感来源于当地坚果油使用习惯,后续发展成独立品类
摩洛哥护发精油最早是以一种小众护理概念出现的,源自北非地区传统护发方式的启发,2007年起逐渐形成标准化产品形态,产地信息标注为法国,通常用于干发表面护理,外包装以简洁风为主。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乍看成分表还挺用心,好几种油做了复配,上头延展性不错,尤其适合我这种常烫染的人临时救急。不过说实话,用久了会发现油膜感散得慢,第二天枕头套都有点亮晶晶的,怀疑里面的基础油氧化稳定性一般。后来翻资料才发现,这类混合油若没做好氮气密封,很容易变质,这点挺让人纠结的。
护发效果表现: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心理作用,用了大概一周才发现真有点东西,每次洗完头擦到半干涂它,吹出来的发尾不再像以前那样飞出去,尤其秋冬这种低湿度天,静电少了一大截。有个小技巧是搭配猪鬃梳,顺几下光泽感就上来了。不过湿发用的话会觉得滋润不足,可能量没加够?我这沙发现在也算习惯它了,但细软发的朋友说好像压得有点塌。技术层面上吧,估计是把硅灵替成了挥发性更好的酯类,不然不至于第二天不黏也不闷头皮。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属于那种你不会第一秒就被吸引,但待久了会觉得“这人身上怎么这么好闻”的类型。一开始我也以为是中规中矩的果香打底,结果吹干头发后,后颈那块居然浮出一丝丝类似雪松混着旧书页的气息,很奇妙。有次睡前刚做完护理,枕头上居然留了一晚淡淡的余香,醒来那一刻还挺治愈的。只是潮湿天气用它的话,前调那点柑橘味容易闷住,显得有点糊。后来发现它中调过渡得很自然,像是调香时特意压低了甜度,让植物精油本身的草本气息透出来,估计蒸馏等级比较高,挥发性酯类也搭得挺克制,不是市面上那种一股脑儿堆香气的做法。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4款、潘婷胶囊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主要涉及洗发、护发产品开发
说实话,之前没太注意这个系列的起源,查了一下才发现潘婷胶囊护发精油是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做的,那时候主打的就是普通家庭浴室里随手能拿到的日用护理,不搞复杂仪式感,后来才慢慢把精油做成单独的小胶囊形式。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我仔细看了看成分表,排前几位的还是以硅类为主,虽然顺滑感来得快,但长期用会不会堆积在发丝上还真说不准。挺意外的是里面加了一丢丢维生素E,本来是加分项,可搭配的溶剂体系好像不太稳定,放久了会分层。摇匀之后倒是还能用,就是每次都要重新混合有点麻烦,感觉工艺上可以再优化下。
护发效果表现:
说实话我这种细软塌用了还挺挣扎的,顺滑是顺滑,但头顶容易贴头皮,搞得好像三天没洗头似的。倒是发尾救回来了,之前染了冷棕色老是干得像稻草,现在早上随便梳两下就能出门。有个小技巧是只抹到中段开始往下,避开根部真的管用。技术上看它应该是用了微囊包裹的植物脂,能缓释渗透进发芯,不是简单糊一层油。就是香味散得快,整体还行吧,不算惊艳。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算是意外之中小惊喜,刚挤出来那阵子总觉得有点像老式润发乳,我差点就想换掉。但有个小技巧是——用量控制在两滴,配合冷风吹发,居然浮出一缕类似雨后青草混着白茶的清冽,我自己都愣了。通勤地铁上邻座小姑娘还悄悄问我是不是换了新洗护,其实我是怕香太腻才选这种低存在感的,反而这种若有若无的呼吸感更适合夏天。听说它用了分级蒸馏的植物精油,所以头香散得快但中调稳得住,唯一问题是潮湿天气喷雾头容易堵。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5款、卡诗黑钻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产品方向涵盖清洁、滋养与造型三大类
卡诗黑钻护发精油起源于1964年的法国,隶属于欧莱雅集团,定位偏向中高端护发市场,早期以沙龙专供产品为主,后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目前产品线涵盖洗发水、护发素及精华油等,整体风格注重瓶身质感与使用场景的仪式感。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其实有点意思,不是那种一股脑堆香精的路线。成分表前几位看着挺实在,用了点霍霍巴油衍生物,延展性不错,一抹就开,不会挂成一缕一缕的。日常通勤晒太阳前涂点,确实能感觉到发尾没那么容易干裂分叉。但仔细想想,这些成分其实在很多平价产品里也能见到,算不上多稀奇。而且我有次抹多了,第二天发根有点塌,估计是植物油脂比例没调好平衡。
护发效果表现:
说实话我这种烫过好几回的人对护发产品都挺谨慎的,这款倒是让我有点头疼——湿发时候涂觉得润度还行,可干透之后扒拉下发束,还是能感觉到内层毛鳞片没完全贴服。不过隔天醒来头发不纠结这点我很惊喜,起床乱翘的情况少了,推测它是用了点缓释微囊技术,慢慢往外放养分吧。就是用量一不留神就容易倒挂,滴太多的话发根压得慌,看起来油乎乎的,建议短发别贪心。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有点像雨后走在林间小道的感觉,前调那一下有青叶的鲜感,我没怎么见过护发油走这种路线的,后来发现越到后面越暖,隐隐透出琥珀似的温润,通勤路上同事问我是不是换了香水,我说是头发在“冒泡”,大家都笑了。缺点是喷多了会有点压发根,贴头皮的话味道容易闷住出不来,调整用量之后就舒服多了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6款、EHD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目前主打的是便于随身携带的小容量设计
EHD护发精油是2018年在韩国注册的一个护发展品品牌,最初是从几款试用装开始做的市场反馈测试,随后逐步稳定了基础线的配方框架,目前主打的是便于随身携带的小容量设计,瓶身偏短胖圆润型,我自己放在通勤包里确实不占地方,有次出差顺手塞进化妆袋都没压到。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里用了三种植物油组合,我觉得这点挺用心的,毕竟单一油类很难覆盖干枯和毛躁两种问题。我自己是沙发发质,吹风前抹一点点能明显减少那种焦糊感,看来油脂配比确实下了功夫。但说实话,看到苯甲醇出现在防腐体系的时候我还是皱了眉,虽然用量合规,可连续使用几天后耳后那一块开始痒,不得不暂停。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玩意儿有些人就是不耐受。技术层面它用的是常规乳化分散法,并没有特别黑科技,胜在调配克制,不会一上来猛攻。
护发效果表现:
说实话我冲着“不黏腻”买的,用完确实不会粘枕头,但湿发上精油那会儿总感觉抹了个寂寞,滋润感差那么一截。不过吹到半干时惊喜来了,毛鳞片服帖得厉害,镜子里看发丝有光晕感,像开了柔光滤。唯一头疼是起静电特别勤快,穿毛衣时候噼里啪啦响。查了下配方才发现用了大量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类物质,蒸发快留痕少,但也意味着保湿不够深,属于视觉型选手。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说不上惊艳,但也算干净耐闻,有点像洗衣日晒完后折进衣柜的那股安心感。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产品都不抱太大期待,结果有次睡前敷着看书,低头时忽然被一缕发间飘出来的淡淡醛香戳中,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听说它是用了多重蒸馏的植物精油,层次压得很稳,前调蹿得快但不冲,中后段转成类似白棉布的皂感,越贴近越舒服。唯一的不足是遇湿气容易发闷,雨天用会觉得味道被压住了。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7款、Demiki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品牌方向集中在头发护理类产品
Demiki护发精油 是2018年在韩国推出的护理品牌,主推的产品是护发精油系列,包装设计走极简路线,常看到纯色瓶身搭配烫银字体,放在浴室里不会显得太突兀。最早听说它是通过一位经常烫染的朋友推荐,说是在首尔林荫道的小店里偶然试用过,觉得香味比较特别,不像是常见的花果香调那种甜腻感。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初看挺唬人,各种花果提取物排了一堆,仔细琢磨才发现前几位全是基础油。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以为主打的是玫瑰籽油,结果翻了遍全表,含量估计连2%都不到。不过有件事得承认,它家的抗氧化体系做得还算扎实,用的是天然维E打底,搭配微量的迷迭香提取物延展效果,晒后头发没那么容易干枯打结。我有个小技巧是只涂到中尾段,避免碰到发根,毕竟里面有几种酯类成分,用多了容易闷出闭口。之前有阵子偷懒没洗头,第二天起床发现刘海开始泛油光,明显感觉清爽度不够。综合来看,适合发量少、不怎么出油的人,像我这种大油田就得慎用。
护发效果表现:
它的使用感受是那种“默默帮忙但不抢戏”的类型,有次染完头发头皮痒得不行,发尾还炸成蒲公英,用了几天后发现断叉情况少了一点。特别是隔夜头发,以前随便蹭蹭枕头就乱翘,现在起码马尾能扎住不散。有个小技巧是只涂中段到发尾,全头抹真的会显得油光水滑太刻意。后来发现新版把油脂比例调稀了,反而更适合夏天,不过冬天风大时还是得叠加上别的产品才够扛。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属于那种安静挂的,还行谈不上多独特,但胜在不抢戏,我自己是敏感鼻,多数精油用着头疼,这款反而睡前梳头时闻着有点助眠的意思,像是把一杯温过的白茶搁在床头,隐约透出来的暖木质底色蛮舒服。有个小技巧是别一股脑全挤在发尾,分三段揉开会更好闻,尤其发中那段带出的淡淡琥珀气息挺耐品。缺点是潮湿天容易闷住,尾调那点檀香藏不住,技术上用了分级蒸馏的柑橘油,比普通冷压的更稳一些,至少不会五分钟就酸掉。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8款、馥绿德雅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以植物成分研究为主的护理品牌,后来逐渐扩展到头皮与秀发领域的日常产品开发
馥绿德雅护发精油是1960年代在法国起步的一个护理方向,当时更关注植物来源物质对头部环境的影响,随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以嗅觉体验和质地触感为特点的产品线,涵盖日常清洁与养护环节,研发背景偏向从植物中提取可挥发性成分用于洗护用途。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乍看挺有诚意,里面有种类似摩洛哥坚果油的成分,抹开几秒就吸收了,尤其适合早上赶时间随便抓一抓头发的懒人。不过细看标签会发现核心润养成分排得比较靠后,估计添加量不算高,所以别指望它能彻底拯救炸毛星人。让我有点犹豫的是,每次梳头总觉得发根黏糊糊的,像没彻底洗干净一样,可能对油性头皮不太友好。反正我是混油发质,长期用下来有种闷着的感觉。
护发效果表现: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种透明质酸复配精油是噱头,结果洗完头半干时抹了一点,指尖顺过去居然没卡顿,连打结最凶的后颈那一撮都滑开了。有次染完刘海炸得像蒲公英,靠它撑了三四天没扎起来,算是救场王。不过要是发量多又粗硬的人可能觉得润得不够透,湿发上用量少了根本压不住,得多揉两下才行。它那种顺不是靠假滑撑的,更像是在发丝外形成一层透气的保护膜,风吹久了也不会立刻回弹成稻草。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还行,没到惊艳但很耐闻,属于用久了会上头的那种。有次睡前抹完油随手把枕头套弄脏了点,第二天醒来居然被味道治愈了,带点椰奶混着晚香玉的气息,软乎乎的,睡得很沉。说实话我本来不太信护发油能玩出花香花样,但这个中后调转得挺自然。就是潮湿天气下味道散得快,可能跟香精载体有关。后来发现它用了微胶囊包裹技术,摩擦才会释放香气,难怪运动时低头甩头发,还能闻到一缕淡淡的甜。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9款、Unove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产品线主要涉及头皮与发丝护理相关单品
Unove护发精油,2019年在韩国起步,最开始是在几个生活美学展上被人注意到的小众牌子,团队背景跟芳疗和材料学沾边,不怎么打广告,主要靠口碑流传,品牌定位偏向日常养护场景,研发时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触感和气味协调性,包装多用雾面材质和中性色调,不算抢眼但挺耐看。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我仔细看过成分表,有股熟悉感,像以前用过的某款平价油,但质地更轻薄了些。主要靠几种油脂复配,渗透力还不错,早上起来头发出油情况比预想中好。其实这种组合不算新颖,但胜在比例调得刚好,不至于糊头皮。不过说实话,里头标榜的修护成分看着高级,实际排位超靠后,效果微乎其微。有个小技巧是,取半滴管在发中段抹,能避开刺激毛囊的风险,尤其适合细软发质小心尝试。
护发效果表现:
说实话我对这类产品向来无感,但这款用着用着竟成了梳妆台常驻。前阵子剪完层次,发丝特别容易打结,湿发梳头总担心扯断,自从换成它,从耳下开始带两下,明显好梳理不少。不过干性头皮的朋友要小心,涂多了会显油,而且风大天还是会起静电。我琢磨着可能是表层硅替代物释放太快,长效锁水这块差口气。不过日常通勤救急真还行,尤其秋冬开暖气那阵,发丝不飘也算功德圆满了。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挺有意思的是,白天出门风吹一整天,到晚上回家撩头发那一下,居然还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木质尾调,像是无意间蹭到了谁的香水,但又更私密些。后来发现可能是用了缓释技术,香味不是一下炸开,而是慢慢透出来。
头发精油十大排名第10款、涧净8T护发精油一句话点评:是个专注植物提取的小型团队
涧净8T护发精油是2016年在日本启动的项目,由一群喜欢研究植物成分的人发起,最开始只是小范围测试用油配方,随后因为反馈稳定才陆续推出常规定装产品,现在的瓶子还是保留了初期实验款的简约风格,通常在细节上会做一些微调。

配方表现:
它的配方看着挺有诚意,用起来却有点两极分化。优点是轻薄不粘手,早上抓一点快速出门完全不会油头皮。但仔细看成分表,号称主打的几种植物油含量其实不高,反倒是一些常见硅感剂排得更前,难怪顺滑感来得快。我还发现晚上抹多了第二天发根容易闷,头顶有点压,可能是分子量偏大的成分堆积。从渗透机制来说,这种设计确实照顾了即时体验,但长期会不会影响毛囊通畅性,我是存疑的。
护发效果表现:
它的使用感受让我有点推翻之前的认知,以前总觉得精油越油润越有效,这款反而走的是清透路线,涂完不沾枕头是真的香。平时我骑共享单车通勤,风吹一路,到公司拿梳子一通就能顺下来,不像以前得重新喷水整理。不过湿发时候用就差点意思,滋润感不够顶,发根还是毛毛躁躁的。研究了一下,它应该是用了轻质硅替代体系,搭配微囊包裹的植物脂,先形成保护层再缓慢释出,所以干后手感干净,但指望它修复烫染损伤可能就别抱太大希望,更像是个“体面急救包”。
味道表现:
它的香型表现还行,不算惊艳但耐闻,像是把一支木质调香水稀释后轻轻喷在了头发上,不会抢戏却总有人凑近问你用的什么香。我一般晚上洗完头边刷剧边抹,风吹干的过程里那点檀木混着淡淡柑橘的味道,莫名让人放松,连我妈都说我房间最近不像以前总一股精油店的感觉。后来发现这香味跟衣领蹭在一起特别配,尤其穿米色大衣的时候,像是自带的体香滤镜。就是刚上手那会儿觉得味道淡,一度怀疑是不是瓶子漏了。
我的小本本记满了这阵子的使用心得,今天就先倒到这里啦。说真的,以前总觉得头发洗得勤就行,现在才发现日常养护才是重头戏。有个小技巧是,睡前在发尾滴一滴,第二天起来梳头顺溜多了。关于“护发精油哪个牌子的好”这个问题,其实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关键还是看适不适合自己,愿你也能找到让头发自在呼吸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