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2.68 万买增程 SUV,AION i60用细节征服精打细算的家用车用户

作为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选车时我一直卡在 “预算” 和 “需求” 之间:想要长续航不焦虑,又怕纯电补能麻烦;想买混动车型

作为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选车时我一直卡在 “预算” 和 “需求” 之间:想要长续航不焦虑,又怕纯电补能麻烦;想买混动车型,又担心亏电后油耗高、加速肉。直到在 4S 店试驾 AION i60 增程版(预售 12.68 万起),这台埃安首款增程车型,用 “星源增程” 技术解决了我对亏电的所有顾虑,还藏着 20 万级车型才有的配置质感。接下来半个月,我从市区通勤、跨省长途到家庭露营,累计行驶 1200 公里,把它的核心优势摸得明明白白。今天不聊参数表,只说真实感受:这台增程 SUV 如何做到 “低价不减配,亏电不将就”?

AION i60

一、星源增程:终结亏电痛点的核心实力(占比 6 成)

增程车型的 “痛点” 我早有耳闻:不少车型纯电模式下表现尚可,一旦亏电就 “判若两车”—— 油耗飙升、加速乏力、噪音明显。但 AION i60(读测评) 增程版的星源增程系统,却在实际体验中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从亏电油耗、加速响应到行驶噪音,每一项都让我觉得 “超出预期”。

(一)亏电油耗:通勤 + 长途,每公里成本比地铁还低

我试驾的车型搭载 1.5L 增程专用发动机,匹配 28.4kWh 电池组,CLTC 纯电续航 110km,综合续航 1032km。最让我惊喜的是亏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为了测准数据,我特意做了两组实测:

市区通勤实测(亏电状态)

每天上下班往返 52km,早高峰拥堵 + 晚高峰畅通各占一半,亏电时(电量低于 20%)发动机启动发电,全程开空调(24℃)、听音乐。一周下来,累计行驶 364km,消耗油量 18.2L,折算百公里油耗 5.0L。按当前 92 号油价 8.3 元 / L 计算,每公里成本 0.415 元,比我每天坐地铁(往返 10 元)还省 —— 之前开燃油 SUV 通勤,百公里油耗 8.5L,每公里成本 0.7 元,两者相差近 40%。

长途高速实测(亏电状态)

周末带家人去邻市景区,单程 230km,出发前特意把电量耗至 15%(亏电状态),全程保持时速 110km/h 巡航,开空调、载 4 人 + 2 个 24 寸行李箱。到达目的地时,行驶 230km,消耗油量 12.1L,百公里油耗 5.26L,加 200 元油能跑 450km,比朋友的某款增程 SUV(亏电高速油耗 7.8L)省了不少。返程时我尝试用 “强制保电” 模式(保电 70%),油耗略有上升至 5.5L/100km,但全程用电比例提高,高速超车时动力更足,两种模式按需切换,能兼顾油耗与动力。

更实用的是 “智能保电” 功能,它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保电策略:比如导航显示前方 10km 有拥堵路段,系统会提前把电量从 30% 充至 40%,进入拥堵路段后用纯电模式行驶,避免拥堵时发动机频繁启动增加油耗。上周在环线遇到堵车,这个功能帮我多省了 0.3L/100km,细节处见用心。

(二)亏电加速:超车不肉,高速并线有信心

很多增程车型亏电后会 “加速乏力”,但 AION i60(用车口碑) 增程版的表现却很 “稳”。它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 150kW,峰值扭矩 225N・m,即使亏电时,电机仍能直接驱动车轮,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会出现 “动力断层”。

市区超车实测

在市区环路行驶,亏电状态下(电量 18%),从 60km/h 加速至 100km/h,踩下油门后动力响应很及时,没有明显延迟,车身平稳提速,不会有 “窜” 或 “肉” 的感觉。有次遇到前方货车低速行驶,我打转向灯后深踩油门,车辆迅速提速超车,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会像有些车型那样 “踩下油门等半秒才有反应”。

高速再加速实测

高速上时速 110km/h 巡航,亏电时想要超车,从 110km/h 加速至 130km/h,动力储备依然充足,踩下油门后车速稳步上升,没有 “后继无力” 的情况。同行的朋友开燃油车,我在亏电状态下仍能轻松跟上他的车速,甚至在超车时略快于他,完全看不出是 “亏电状态”。

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这台增程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 40.1%,发电效率更高,能持续为电机提供稳定电能,避免亏电时电机功率下降。而且电机与车轮直接连接,没有变速箱传动损耗,动力传递更直接,这也是亏电加速不肉的关键原因。

(三)亏电噪音:车内交谈不用刻意提高音量

亏电时发动机启动发电,噪音控制是 “老大难” 问题,但 AION i60 增程版的表现却很 “安静”。我特意在亏电状态下做了噪音测试:

市区低速(40km/h)

发动机启动时,车内噪音约 52 分贝,只有仔细听才能听到轻微的发动机运转声,不会干扰车内交谈,孩子在后排说话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对比之前试驾的某款增程车型,亏电时发动机噪音明显,甚至会有轻微震动传递到方向盘,AION i60 增程版的表现更像纯电车。

高速巡航(110km/h)

亏电高速巡航时,车内噪音约 62 分贝,风噪和胎噪是主要来源,发动机噪音被很好地隔绝,打开音乐(中等音量)后,几乎听不到发动机声音。我和家人在车内聊天,正常语速就能听清,不用像以前那样 “扯着嗓子说话”。

这种安静的体验,源于两方面设计:一是增程发动机采用 “深度米勒循环”,运转时更平顺,噪音本身就比传统燃油机小;二是车身用了大量隔音材料,发动机舱、车门、底盘都有隔音棉,甚至在发动机与座舱之间加了隔音屏障,能有效隔绝噪音。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二、外观与内饰:国泰民安脸 + 家乡色温,每一处都藏着亲切感(占比 2 成)

AION i60 增程版的外观设计没有走 “夸张运动” 路线,而是用 “国泰民安脸”“家乡色温” 这些贴近生活的设计语言,让我觉得 “亲切不陌生”。从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实车,到后来日常停车、出游,每次看到它都觉得 “顺眼又耐看”。

(一)外观:豪华 SUV 比例,家乡色温车漆显质感

前脸:国泰民安脸,大气不张扬

前脸采用 “星舰式” 设计,封闭式格栅搭配横向镀铬饰条,看起来很舒展,没有多余的复杂线条。最有辨识度的是 “星眸” LED 大灯,灯组内部用了细碎的 “星点” 设计,点亮时像星星一样柔和,不会像有些车型的大灯那样 “刺眼”。雾灯区域的造型很圆润,搭配下方的银色护板,整体给人一种 “稳重又亲切” 的感觉,朋友说 “这前脸看着就舒服,像邻居家的车”。

车身比例:越级尺寸,看着比同级别大一圈

它的车身尺寸为 4655×1885×1680mm,轴距 2750mm,属于 A 级 SUV,但从侧面看,车身比例很协调,车顶线条从 B 柱开始缓慢下滑,不会像溜背 SUV 那样压缩后排头部空间,反而显得车身更修长。18 英寸轮毂用了 “星芒” 造型,银色轮毂搭配黑色轮胎,视觉效果很精致,不会显得廉价。我特意和小区里的同级别 SUV 对比,AION i60 增程版看起来更宽、更长,停在一起有种 “越级” 的视觉感受。

车漆:家乡色温,不同光线下有惊喜

我选的 “田野绿” 车漆,属于官方所说的 “家乡色温” 系列,这种颜色不是鲜艳的亮绿,而是像春天田野里的浅绿,带着自然的质感。阳光下看,车漆会泛出细微的珠光,不张扬但有光泽;阴天时,颜色会略深一些,显得沉稳;晚上路灯照下来,车漆又会呈现出淡淡的暖绿色,比普通单色漆更有层次感。

最让我满意的是车漆的质感,摸上去很光滑,销售说用了 “双层喷涂工艺”,第一层是底漆,第二层是色漆 + 清漆,不仅显质感,还能减少细小划痕。提车两周后,我不小心蹭到路边的灌木,下车查看时发现只有轻微的划痕,用牙膏擦拭后几乎看不出来,比之前的车(普通车漆)耐刮不少。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二)内饰:软质包裹 + 实用布局,家用感拉满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 “温馨实用”,没有堆砌花哨的设计,每一处都为家用考虑。

材质:软质包裹占比高,摸着手感舒服

中控台、门板内侧、扶手箱都是软质材料包裹,用手按压能感觉到弹性,不会像硬塑料那样生硬。方向盘是皮质包裹,握感很舒服,粗细刚好,长时间开车不会觉得手累。座椅用的是 “仿麂皮 + 织物” 拼接材质,夏天坐上去不闷汗,冬天摸上去不凉,比全皮质座椅更实用 —— 之前开全皮质座椅的车,夏天暴晒后坐上去像 “铁板烧”,冬天又像 “冷板凳”,这款拼接座椅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配色:浅色系显宽敞,家庭氛围浓

我选的 “奶茶棕” 内饰配色,浅色系让车内显得更宽敞,即使在阴天,车内也不会觉得压抑。座椅、门板上的缝线是浅灰色,和棕色搭配很和谐,不会显得杂乱。中控台的饰板是 “木纹 + 金属” 拼接,木纹是浅色系,不会像深色木纹那样老气,金属饰条很细,点缀得恰到好处,提升了内饰的精致感。

布局:按键顺手,储物空间够多

中控屏是 10.25 英寸悬浮屏,位置稍微偏向驾驶位,开车时看屏幕不用大幅度转头,很安全。屏幕下方是实体按键,包括空调开关、风量调节、音量调节,盲操作也能精准按到,比全触控按键更实用 —— 之前开全触控按键的车,开车时调空调总怕按错,这款实体按键让我更安心。

车内的储物空间很丰富:门板储物格能放下 4 瓶 500ml 矿泉水 + 一把折叠伞;中控台下的储物格能放手机、钥匙、充电线,还带无线充电(15W),手机放上去就能充电,不用插线;中央扶手箱很深,能放 6 瓶矿泉水,还能分层收纳,上层放纸巾,下层放零食,拿取方便;后排中央扶手有两个杯架,还能放手机,孩子坐在后排喝水、放平板都很方便。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三、其他配置:电池、辅助驾驶、空间,每一项都够家用(占比 1 成)

除了增程技术和外观,AION i60 增程版的其他配置也很 “家用友好”,电池续航、辅助驾驶功能、空间装载,每一项都能满足日常需求,没有 “花里胡哨” 的噱头,都是实实在在的实用功能。

(一)电池:续航扎实,低温表现不缩水

它的电池组是 28.4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110km,我实测纯电模式下(市区通勤),实际续航能到 102km,续航达成率 92.7%,比有些车型(纯电续航达成率 80%)扎实。周末带孩子去市区游乐场,来回 30km,纯电模式下消耗电量 28%,剩余电量还够下周前两次通勤,一周充一次电的节奏很省心。

低温表现也让我放心,上周降温到 5℃左右,纯电续航衰减只有 7%,实际续航 93km,比朋友的某款纯电车(衰减 15%)控制得好。充电速度方面,用快充从 30% 充到 80% 需要 45 分钟,用家用慢充(220V)从 0 充到 100% 需要 8 小时,晚上睡前插上,早上起来满电,很方便。

(二)辅助驾驶功能:基础辅助,长途开车更轻松

它的辅助驾驶功能以 “实用基础款” 为主,包括 ACC 自适应巡航、LCC 车道居中、AEB 自动紧急制动,虽然没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但日常通勤和长途足够用。

ACC 自适应巡航

高速上开启 ACC 后,能设置跟车距离(3 档可调),车辆会自动跟上前车速度,前车减速它减速,前车加速它加速,不用频繁踩油门刹车。上周跑长途,2 小时的路程,开了 ACC 后,脚不用一直放在踏板上,疲劳感减轻了不少。

LCC 车道居中

开启 LCC 后,车辆能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不会左右偏移,遇到轻微弯道也能自动修正方向,不用频繁调整方向盘。但遇到急弯时,系统会提示 “请接管方向盘”,需要手动操作,这点很安全,不会让人过度依赖辅助功能。

AEB 自动紧急制动

有次在市区跟车,前车突然急刹,我还没反应过来,车辆就自动刹车,避免了追尾 —— 后来看行车记录仪,当时距离前车只有 3 米,幸好有 AEB 功能,不然肯定会撞上。这个功能在市区拥堵路段很实用,能避免分心时的突发情况。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三)空间:5 人 8 箱无压力,露营能当 “移动仓库”

作为家庭用户,空间是 “硬需求”,AION i60 增程版的空间表现让我满意:

乘员空间

我身高 180cm,坐在驾驶位,头部有一拳两指余量,腿部能轻松伸直,不会顶到方向盘下方。副驾调整好座椅后,头部有一拳余量,腿部空间也很宽敞,媳妇坐副驾能轻松跷二郎腿。后排坐 3 个成年人(身高 175cm 左右),中间的人腿部有一拳余量,头部有一拳余量,不会觉得挤,中间地台凸起不高(约 3 指),脚能自然放在上面,不会蜷腿。

储物空间

后备箱常规容积 380L,我放了 2 个 28 寸行李箱 + 3 个 24 寸行李箱 + 1 个婴儿车,居然还有余量,完全满足 “5 人 8 箱” 的需求 —— 之前开紧凑型轿车,后备箱只能放 2 个 24 寸行李箱,现在换了 AION i60 增程版,全家出游再也不用 “精简行李” 了。

后排座椅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后后备箱容积扩展到 850L,上周带家人去露营,我放倒一侧座椅,塞进了帐篷、睡袋、折叠桌椅、电煮锅,还有孩子的玩具,空间完全够用。更实用的是后备箱有 12V 电源接口,能给露营灯、相机充电,户外用电不用慌。

(四)户外移动 IMAX:露营时的 “娱乐神器”

它的车机支持 “户外模式”,连接蓝牙音箱后,能播放电影、音乐,后备箱打开后,能当 “临时观影区”。上周露营时,我把平板放在后备箱的置物架上,连接车机播放动画片,孩子和小伙伴坐在折叠椅上看,像个 “移动 IMAX”,其他露营的家庭都羡慕不已。车机还支持对外放电(220V/1.5kW),能给电煮锅、投影仪供电,露营时煮火锅、看电影都很方便,比带发电机省事多了。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AION i60

(一)价格对比:比同配置车型省 3-5 万

我对比了同级别、同配置的增程 SUV,某款车型(纯电续航 100km、1.5L 增程、基础辅助驾驶)起售价 15.98 万,比 AION i60 增程版(12.68 万)贵 3.3 万;另一款车型(纯电续航 120km、1.5T 增程、无无线充电)起售价 16.58 万,比 AION i60 增程版贵 3.9 万。如果算上配置差异(AION i60 增程版有无线充电、皮质方向盘,而竞品需要加钱选装),实际差价能到 4-5 万,相当于省了一年的油费 + 保养费。

AION i60

AION i60

五、客观不足:真实体验后的小遗憾

AION i60 增程版在试驾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虽然不影响核心体验,但还是想提出来,给想买的朋友做参考:

车机反应偶尔会慢半拍,比如打开导航时需要等 1-2 秒,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后排没有 USB 接口,三个朋友坐后排时,手机充电要轮流来,多一个接口会更方便;

高速时速超过 120km/h 时,风噪会比低速时明显一些,打开音乐后能缓解,但追求极致静谧性的用户可能会觉得有点吵;

座椅按摩功能只有顶配才有,中低配车型没有,长途开车时腰会有点酸,希望中配能增加这个功能。

不过这些不足在 12-15 万级车型里,算是可以接受的 —— 毕竟核心的增程技术、空间、配置都做到了位,小遗憾不会影响日常使用。

AION i60

六、选车建议:谁适合这台增程 SUV?

深度体验下来,AION i60 增程版适合两类用户:

一类是市区通勤 + 周末短途出游的家庭用户

纯电续航 110km 够一周通勤,不用频繁充电;亏电油耗 5L 左右,长途成本低;大空间能装下全家行李,户外功能满足露营需求,12.68 万的价格也在家庭预算内。

另一类是预算有限但想 “低价享高配” 的用户

它有 20 万级车型才有的增程技术、外观质感、实用配置,却卖 12.68 万起,比同配置竞品省 3-5 万,性价比突出,适合想花小钱买好车的用户。

试驾的时候建议重点体验这几点:

把电量耗至亏电状态(低于 20%),体验发动机启动后的噪音、加速响应和油耗;

全家都坐进车内,感受各排空间是否宽敞,尤其是后排中间乘客的腿部空间;

试一下辅助驾驶功能(ACC+LCC),看看是否符合日常驾驶习惯;

装几个行李箱,体验后备箱的装载能力,放倒后排座椅看看空间扩展性。

AION i60

七、结尾:12.68 万,买一台 “不将就” 的家用增程 SUV

作为家庭用户,我选车的核心需求很简单:省油、好开、空间大、价格省。AION i60 增程版用星源增程技术解决了亏电痛点,用大空间满足了家庭出行,用 12.68 万的价格降低了购车门槛,每一项都踩中了我的需求点。

如果你也在找一台 “不将就” 的家用增程 SUV,不想为了预算妥协配置,不想为了亏电焦虑油耗,不妨去 4S 店试试 AION i60 增程版 —— 它可能没有那么多 “黑科技” 噱头,却能在日常使用的每一个细节里,让你觉得 “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