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演员白百何一句“还能这么操作…”的微博,配以捂眼、捂耳、捂嘴的表情包,瞬间将东京国际电影节推上舆论风口浪尖。这条仅七字的动态在发布一小时内阅读量破亿,网友纷纷猜测这位一向敢言的女演员所指何事,一场关于奖项公正性的争议就此拉开序幕。

随后,网络流传出疑似白百何朋友圈的截图,内容为成语“得鱼忘筌”(意为成功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人或事物)和“过河拆桥”漫画。这两条隐晦动态迅速被网友与电影《春树》在东京电影节的奖项争议联系起来,引发各种猜测。这部由白百何挑大梁的女性题材作品,本是她在经历事业低谷后重返国际舞台的关键之作,却因一场尚未公布的奖项结果陷入舆论漩涡,令人唏嘘不已。

争议核心直指奖项分配机制。匿名爆料称,本届东京电影节评委、华语导演文晏疑似受到“沪圈资本”施压,要求将最佳男主角奖授予《春树》中戏份不足40分钟的王传君,否则将切断对其未来电影项目的投资。爆料还称,资方以“一部电影不能同时获得男女主角奖”为由,暗示作为绝对女主角的白百何可能因此被“牺牲”。这一说法引发舆论哗然,在《春树》这部以女主角命名、白百何戏份占比超70%的影片中,王传君的角色被部分网友戏称为“挂件男主”。

然而,东京电影节官网明确显示,竞赛规则从未禁止同一影片同时获得男女主角奖。历史上,《观音山》等影片曾有同时获得表演类奖项的先例。所谓“潜规则”在事实面前显得不攻自破。截至11月4日,电影节官方尚未公布获奖名单,所有“王传君已获奖”的说法均属网络传言。

这场风波折射出内地影视圈的两个现实:一方面是资本力量对艺术领域的渗透引发担忧;另一方面是女演员在行业中的艰难处境。当一部聚焦女性故事的作品,可能因奖项分配机制使男性角色获得更多关注时,这种反差无疑令人深思。对于白百何而言,《春树》远不止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自经历婚变风波后,她急需一部国际认可的作品重回巅峰。片中她为角色暴瘦、深入体验生活,几乎押上事业全部筹码。而王传君则陷入微妙处境:若获奖,可能被质疑为“水帝”;若落选,则可能被嘲讽为“资本捧杀”,进退维谷。

这场争议也引发了对评奖标准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奖项应基于表演质量而非戏份时长,正如热依扎在《山海情》中凭少量戏份斩获白玉兰视后。然而,如果奖项果真靠资本运作,则是对艺术公正性的践踏。11月5日的颁奖典礼将成为关键节点。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超越个人得失,引发公众对电影节评奖机制、资本干预艺术等深层问题的关注。在等待官方结果的同时,人们期待一个更公平、透明的艺术评价环境,让优秀的表演能够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