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个钥匙、修个拉链,磨磨菜刀、修修鞋子等这些与百姓最息息相关的针头线脑的事,有的老人非常清楚,包括过去的修缸修盆、自行车充气等。如今这方面的需求好像不多了,动不动就换新的,不习惯于修修补补了。

不习惯了,是不是意味着老百姓就不需要这些了。其实不然,就像我们穿的鞋、用的伞,包括家中的钥匙等,难免需要修理,家中的菜刀也需要磨一磨,生活中这些针头线脑的事可不少,别以为什么都不需要了。
过去,出门就能碰到这些,特别是在农村,经常有下乡干这些事情的,特别方便,经济也实惠,有的稍微一修,都能多用好几年,还能省下一笔钱。一个缸用个十年八年的都很正常,一双鞋修修补补的也能穿个三五年,家里配个钥匙,自行车充个气啥的都很方便。在城市的小区也见过干这行业的,但不多,主要是活少。
到过一些修鞋店,店主也说现在这方面的活不好干,前来修修补补得少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都不让摆摊,嫌我们影响市容,到处打游击,想找个固定摊位太难了,城管、执法等管理部门太多了,都是小本生意,罚来罚去赚不到钱,谁还愿意干,现在的年轻人更没谁愿意干这活。
这是实话,不是没有需求,是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难以安身,租固定的摊位舍不得,不租固定的摊位又难以经营,总是偷偷摸摸的,见城管就跑,如此这样肯定不好干,有些客户对此也不信任了。比如上午放这里的鞋,下午来取时找不到人了,这种现象时常发生。
老百姓针头线脑的事最需要关注,也最需要做好,不是大家没需求,有需求的有很多。就像个人前段时间有双鞋,就急需修理,如果修理一下还能穿几年,不修理千把钱就完了,所以说现在这方面的活还是有的,重要的是为他们找个合适的地方,让他们长期扎根,这样对于从业者和老百姓来说都方便了。
有个地方就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专门在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划出一块区域成为这个行业的服务区,成本很低,就叫服务百姓摊位。观察了几次,各摊位都很忙活,有这种需求的太多了,别以为年轻人不需要,其实年轻人更需要,一些高端品质的鞋、包包等都需要来维护,来修理等。

说白了还是服务理念问题,真的想到老百姓,什么事都好做,也都能做成。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可转发,可在下面留言、探讨、讨论与点评。谢谢!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