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是“冲突”吗?以伊之战是“冲突”吗?
我之所以会专门做这样一期节目,是因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把俄乌战争和以伊战争说成是“俄乌冲突”和“以伊冲突”,这是对军事学说的不尊重,这会混淆未来的军事理论研究,也会混淆我国军事学术界对世界战争史的记载。
对于刚发生的以伊之战,对于已经持续了三年零四个月的俄乌之战,我要再次郑重地强调,这不是冲突,而是战争。

希望有关机构和媒体纠正错误的说法,纠正错误的定义,不要再用自己的话语权去误导大众。
自从俄乌之战开打后,由于有的人搞不懂“战争”与“冲突”的区别,或者是为了一厢情愿地淡化严峻的国际形势,一开始就把俄乌战争说成是“俄乌冲突”。
但这个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要知道,俄罗斯军队一开战,就是数万大军直逼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且还有十多万军队同时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大举进攻,战线长达2000公里。
连俄罗斯自己都把行动称之为“特别军事行动”,这已经是远超“冲突”的名称定义。

回想一下二战时期,1941年6月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也有一个名称叫做“巴巴罗萨计划”。我们能够将其叫做“冲突”吗?
但有人却故意去淡化这场战争,故意将其说成是“冲突”。这又不是我们自己参与的战争,有必要如此一厢情愿地去淡化吗?我们淡化得了吗?
更严重的问题是,他们要坚持把错误进行到底,似乎要永远把战争改为“冲突”。如果俄乌之间是“冲突”,这次以伊之间也是“冲突”的话,那么他们需要改写世界战争的史料和教科书了。比如第三次中东战争,被称之为“6日战争”,他们应该改为“第三次中东冲突”了。
什么是“冲突”?什么是“战争”?这是基于参与军事行动的兵力规模和装备数量、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和战场的区域大小来定性的。
对于那种几十、几百人、短时间甚至几十分钟几小时的军事行动,比如柬埔寨与泰国5月28日早间在边境地区发生了几分钟交火,造成柬方一名士兵死亡的事件,我们可以叫冲突。但面对俄乌两国打了三年多、战线长达2000公里、交战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今天还坚持称之为“冲突”,实在是荒唐无比。
再比如,以伊之间持续了12天,以方先是动用了200余架战机突入伊朗领空大规模轰炸,给伊朗核设施和上百个军事基地造成严重损毁,“斩首”了20余名伊朗高级将领。而伊朗对以色列20波近千枚的导弹打击,致使以色列蒙受了从1948年建国以来的最大损失。双方的伤亡总数其实不低于万人。这还是“冲突”吗?

如果我们把“外交”称之为“交际”,能行吗?是不是很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