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冬季天然气需求高峰,华北油田储气库群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攻关,以同比增长22.1%的注气量为京津冀地区能源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截至2025年8月18日,华北油田储气库群本周期累计注气量已突破20亿立方米,最高日注气量超过19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2.1%。
这一数据标志着华北油田储气库群达到历年同期最高投运规模,为今冬明春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保供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储气库规模与地位
华北油田储气库群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境内,由苏桥、京58和文23三座储气库(群)组成。
设计总库容近百亿立方米,是我国埋藏最深、压力等级最高的储气库群。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调峰基地,该库群所采天然气两小时内即可到达北京城区,在区域能源供应格局中发挥着应急冲“峰”的重要作用。
自2010年首轮采气至今,华北油田储气库群累计采气已超138亿立方米,与同等燃烧值的煤炭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20100余亩。
02 创新驱动与技术突破
华北油田以管理创新为引擎,全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多周期注采规律分析,创新采用“双线并进”生产管理模式,将间开间注与多库合注相结合。
这一模式优化了单井注气策略,提高了压缩机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通过深入挖掘在役库群潜能,华北油田落实“一库一策”、“差异化注气”运行策略,根据各库不同压力等级、吸气能力、压缩机工况,推行“强驱、平压、缓注”六字方针,持续提高注气效率。
针对底水潜山气藏型储气库的地质特点,华北油田多管齐下:优化单井配产,研究降低气窜与气水互锁损害产能的对策;制定精细注气法,提升气水过渡带含气饱和度;应用带水采气技术,提高库容动用效率。
03 绿色智能与未来规划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华北油田把清洁生产融入储气库运营全链条。国内首台兆瓦级压差发电项目在苏桥储气库投运后,已累计发电逾8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4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8000吨。
华北油田持续打造智能气库示范工程,建立“透明气藏、精细气藏、密封性全面监测、风险评估预警”为一体的地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体系,实现3座储气库生产集中远传调控和科学决策。
下半年,华北油田将持续开展苏桥、文23钻井及配套注采完井、地面工程等建设,进一步为京津冀地区能源安全提供更强保障。
华北油田采用钻井双机运行、注采地面同步施工、物资采购全方位联动模式,加快扩容达产与新库建设,锚定“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
华北油田储气库群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天然气调峰基地,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突破,实现了注气效率的显著提升。
本周期注气量突破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1%,创下历史同期最高记录。
随着储气库群扩容建设和新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华北油田将为京津冀地区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区域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