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晋南藏瑰宝:解码千年古刹广胜寺的“琉璃与壁画”之旅

在山西临汾洪洞县的霍山南麓,一座隐于太岳余脉间的千年古刹——广胜寺,正以“中国琉璃艺术巅峰”与“元明壁画活化石”的双重身

在山西临汾洪洞县的霍山南麓,一座隐于太岳余脉间的千年古刹——广胜寺,正以“中国琉璃艺术巅峰”与“元明壁画活化石”的双重身份,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目光。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的古寺,历经1900余年风雨,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脉络,更以“飞虹塔”和“水陆庵壁画”两颗明珠,成为晋南文化旅游的“顶流”目的地。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广胜寺,为游客梳理一份“沉浸式”旅游攻略。

交通指南:如何抵达“琉璃古寺”?

广胜寺地处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脚下,交通网络便捷,适合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游客规划一日或两日游。

自驾路线:从太原出发,沿京昆高速(G5)向南行驶约350公里,至洪洞出口下高速,按路标行驶5公里即达;西安方向可经京昆高速转包茂高速(G65),全程约300公里,车程4小时。景区停车场免费开放,节假日建议早到(8:00前)以避免拥堵。

公共交通:太原武宿机场/太原南站可乘高铁至临汾西站(约2小时),转乘直达洪洞的旅游专线(约1.5小时);西安北客站至洪洞西站每日有8趟动车(约2小时),出站后打车10分钟即达景区。

本地交通:洪洞县城内可乘坐101路公交(票价2元),直达广胜寺景区。

游览路线:一天读懂“上下寺”的千年密码

广胜寺分“上寺”与“下寺”两部分,上寺坐落在霍山之巅,下寺位于山脚霍泉之畔,两地相距约500米。建议安排4-6小时游览,优先打卡核心景点。

上午:登霍山·赏“中国第一琉璃塔”——飞虹塔

9:00前抵达上寺,此时游客较少,山间空气清冽,最适合感受古寺的禅意。上寺的核心建筑是飞虹塔,高47.63米,共13层,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历时12年建成。全塔覆盖8600余块琉璃砖,塔身饰以莲花、龙凤、仙人、瑞兽等图案,色彩以黄、绿、蓝为主,阳光下流光溢彩,被誉为“中国琉璃艺术的天花板”。

记者在现场看到,塔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端庄慈祥,而最震撼的是塔身的“佛像砖”——每一块砖上都雕刻着不同的佛像,线条流畅如工笔,历经500余年仍色泽鲜艳。“飞虹塔的琉璃工艺代表了明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其用料之考究、工艺之精巧,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景区讲解员王敏介绍,“2018年,塔内还发现了明代工匠题刻的‘修塔记’,为研究古代建筑史提供了珍贵实物。”

中午:霍泉畔·寻味“千年泉眼”

下寺毗邻霍泉,这处被《水经注》记载的“神泉”,至今仍以每秒3立方米左右的流量涌出清澈泉水。中午时分,可在下寺旁的“霍泉茶社”小憩,品尝当地特色的“霍泉水豆腐”——用泉水点制的豆腐口感滑嫩,搭配洪洞酥肉、过油肉等晋菜,人均消费约40元。若时间充裕,还可参观泉边的“分水亭”,这座明代建筑见证了晋南各县千年以来“分霍泉之水灌溉农田”的历史。

下午:探壁画·触摸元明“佛国天宫”

下寺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与水陆殿,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水陆殿内壁画。这座仅存殿基的元代建筑(原殿顶已毁),却因四周墙壁上的130平方米水陆壁画成为“无梁殿里的艺术殿堂”。壁画创作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描绘了“水陆法会”的宏大场景——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与人间帝王、孝子贤孙、饿鬼畜生共处一图,人物造型生动,设色以青绿为主,间以朱红、赭石,虽历经700年仍色泽饱满。

“这些壁画的绘制技法融合了唐代的富丽与宋代的严谨,尤其是‘沥粉堆金’工艺,让衣纹、璎珞呈现出立体质感。”王敏指着壁画中一位手持琵琶的天女说,“她的服饰纹样与山西永乐宫壁画有相似之处,但更显灵动,是研究元代民间宗教艺术的‘活标本’。”

实用贴士:让旅行更有温度

门票与开放时间:全票55元(含上、下寺),半价票27元(学生、60-65岁老人),免票群体(65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军人等)需持有效证件登记。开放时间:8:00-18:00(旺季4-10月),8:30-17:30(淡季11-3月)。

讲解服务:景区提供人工讲解(100元/团,限10人以内)与电子导览器租赁(20元/台),建议选择人工讲解,能更深入理解壁画与塔体的历史细节。

拍照打卡:飞虹塔的最佳拍摄点在塔前广场(仰拍展现高度)与霍山步道(俯拍呈现全貌);水陆殿壁画建议在上午10点后拍摄(光线柔和,避免反光),穿浅色衣物更出片。

周边联动:若时间充裕,可将广胜寺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距30公里)、苏三监狱(距15公里)串联,感受“根祖文化”与“戏曲文化”的魅力。

游客说:“这里比想象中更震撼”

“我专门从上海飞过来看飞虹塔!”游客陈女士举着相机感叹,“以前只在纪录片里见过,现场看琉璃的光泽真的会‘发光’,连塔角的铜铃都挂着几百年的包浆。”来自太原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则表示:“水陆殿的壁画太有故事感了,每一处细节都能讲出一段历史,我蹲拍了两个小时,连保安都夸我‘专业’。”

从东汉的晨钟到明代的琉璃,从元人的壁画到今人的惊叹,广胜寺用1900余年的时光,将信仰、艺术与生活熔铸成一颗“晋南明珠”。正如一位老僧在采访中所言:“寺不在大,有宝则名;游不在远,有魂则灵。”这个秋天,不妨放慢脚步,来广胜寺赴一场“琉璃与壁画”的千年之约。

(注:景区政策可能动态调整,出行前建议通过“广胜寺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