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十支军队的目光像星光一样聚焦在中国的背后,仿佛一场无形的围堵正在上演,却又让人忍不住怀疑,这到底是现实还是幻觉
最新的军力指数把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英国、法国、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列为全球前十强,每个国家的指数都在0.07到0.22之间波动,形成了一个“多极化”的格局

而中国的现役兵力约为225万,居全球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142万和印度的141万,兵力差距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悬殊
从地理上看,这十国中只有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和日本与中国有直接的海陆接壤或近海交锋,其余英国、法国、土耳其、意大利则更多是远距离的战略投射,真正的“围堵”并不完整
美国的压力更多体现在其遍布亚洲的军事基地——日本、菲律宾、关岛等地的舰机随时可以投射力量,这种“远程围堵”让中国在海上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俄罗斯凭借着与中国的陆地边界以及在中亚所具备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传统的陆上威慑;而印度在边境的对峙情况,更犹如两国在陆地上展开的拉锯战一般,双方皆在奋力争夺高原的战略高地。
日本和韩国的海军力量虽不及美俄,但在东海和黄海的频繁巡航、舰机演练,使得中国的海上通道面临多层次的监视与拦截,这种“海上围堵”同样不容小觑

不过真正的压力并非单纯的兵力数字,而是高技术武器、信息化作战和海上资源的竞争。美国的高超音速、俄罗斯的核潜艇、印度的航母计划,都在抢占未来战场的制高点,这才是中国必须正视的核心挑战
所以与其沉浸于“十国围堵”这样的噱头当中,不如将目光投向技术创新以及海上合作方面。唯有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并且经由多边海上治理构建起共赢的格局,中国才能够将所谓的围堵转变为合作的契机,切实地掌握自身的安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