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已经看过了。

有的读者认为,元春只给宝钗宝玉两人赐了红麝串,甚至有人认为只给了宝钗。由此还引出“麝香避孕,元春为啥要给宝钗?难道要她绝育吗?”的问题。其实呢,“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宫扇和红麝香珠,是钗黛三春和宝玉都有的。甚至,“老太太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只多着一个如意。”贾母贾政王夫人薛姨妈也有宝玉宝钗这四样,当然包括红麝串。

宝玉也有红麝串,为什么要看宝钗的?
宝玉这个人,最喜欢“在内帏厮混”,对女孩子脂粉首饰都感兴趣。红麝串是用麝香腺中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颗粒。既然是天然产物、加工而成,在颜色、形制、大小方面,不免略有差异。宝玉看了自己的红麝串,当然可能好奇别人的是什么样,就不免要求去看。
那么,宝玉为什么不看黛玉的红麝串呢?唉,不是不看,而是作品没写。

口说无凭,我们来参考另一个例子。黛玉进贾府的当天晚上,就向袭人提及:“究竟不知那玉,是怎么个来历?上头还有字迹?”这么问了,当然是好奇。可是等袭人说要取来给她看,她又忙拒绝了:“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
第二天就写“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没写黛玉看玉。后来又大张旗鼓地写了宝钗看玉、北静王看玉、袭人表姊妹看玉,始终没写黛玉看玉。难道黛玉就一直没看过宝玉的玉?

怎么可能!别的不说,第二十九回宝黛争吵,袭人劝解,就说了“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穗子都穿上了,黛玉怎么可能没见过宝玉的玉?
文学作品不是流水账,更不是会议纪要,不需要有闻必录,而讲究剪裁得当。宝玉看宝钗的红麝串,引出对“雪白一段酥臂”的羡慕,所以要写;宝玉看黛玉的红麝串,是他们的日常,没有什么特别,所以作品不加描写。

不写就是没有?那你也太不会读书了。